patti smith(派蒂-史密斯) ——怎样描叙我的音乐?三和弦摇滚加上文字的力量。 简介: 
1946年, Patti Smith出生在新泽西州的Pitman。在她的音乐生涯中,她曾受过无数人的影响,如她的偶像Jim Morrison、Bob Dylan、Jimi Hendrix、TheRolling Stones、Lou Reed等。长大后,她的最大志愿就是去纽约实现她的艺术之梦,因为当时的纽约是前卫艺术的大本营,所以她千方百计打工攒钱以筹齐去纽约的路费。
一到纽约她马上就沉浸到了这个城市的艺术氛围中,在那儿她遇见了前卫摄影家Robert Mapplethorpe和音乐人John Cale(前“地下丝绒”成员)等人。初到纽约时她靠在书店打工维生,空闲时替“Cream”、“Rock”等杂志写一些演出方面的追踪报导。她那本著名的诗集“Cowboy Mouth”就成形于那时。
当时曼哈顿的音乐风景已从六十年代的激进摇滚转换方向,其中的先锋人物是一支著名的华丽摇滚乐队New York Dools。Mercer艺术中心不仅是当时摇滚乐队玩纯摇滚的天堂,而且还是文人墨客小聚的乐园。艺术中心在1974年关闭后,在Bowery一个叫CBGB的小酒吧成了新的前卫艺术俱乐部。
此时,Patti招募到了吉他手Lenny Kaye、键盘手Richard Sohl、贝司兼吉他Ivan Kral和鼓手Jay Dee Daugherty组成了一支乐队, 并遇上出品人Jane Friedman。Friedman建议PattiSmith开口歌唱,而不要只是吟诵她的诗。他后来成为她的经纪人。乐队很快就动手录制作品,Television的主音吉他Tom Verlaine也拨刀助阵,他们录制的第一张细碟“Hey Joe/Piss Factory”很快卖了1600张,这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Hey Joe”是一首车库摇滚作品,“Piss Factory”则以Patti当年在新泽西一家工厂做工时的生产线经历为背景。
这次成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1975年,乐队成了曼哈顿第一支签约主流唱片公司的的地下摇滚乐队。他们在CBGB一次演出引起了Columbia唱片公司老板,曾经发掘Laura Nyro和Janis Joplin的Clive Davis的注意。 Patti签了Davis新开的公司Arista。1975年5月,她的首张专辑“Horses”出版了,在摇滚乐界引起了广泛的轰动。 此专辑由John Cale制作。那一年,大野洋子和约翰·列侬刚刚从歌坛引退。 Patti Smith在70年代早期是一个教徒,曾在一个唱诗班作过领唱。她的音乐直接师承Lou Reed的风格。Patti Smith的词作触及了女同性恋、自杀和不明物等问题。作品首次实现了摇滚与诗歌的结合。
Patti Smith最初引起关注是在70年代的CBGB俱乐部——美国朋克的大本营。最初她经常朗诵一些另类的诗歌。1974年,Patti Smith开始从事摇滚乐,在吉他手、摇滚评论家Lenny Kaye的帮助下,发行了第一首单曲“Piss Factory”。
1975年,开始在CBGB俱乐部登台演出,不久后签约Arista唱片公司,完成了著名专辑《Horses》。Patti Smith在此张专辑中将诗人气质和史诗般的宏大作品完美的结合起来,“Gloria”也由此成为著名的热门歌曲,经久不衰。
1978年的专辑《Easter》更加体现出商业化倾向,不仅作品更加纯熟,而且Patti Smith还和著名摇滚男艺人Bruce Springsteen合作了一曲热门单曲“Because the Night”。此张专辑的出版标志着Patti Smith的事业达到了巅峰。
1979年,Patti Smith推出了专辑《Wave》后和MC5的吉他手Fred “Sonic” Smith结婚,淡出乐坛。九年后,Patti Smith推出专辑“Dream of Life”重返乐坛。1995年,Patti Smith的丈夫去世。一年后,她重新开始演绎生涯,并在1996年,发行专辑《due》。同年推出专辑《Peace and Noise》。2000年春天,专辑《Gung Ho》上市。推荐的这首歌选自Patti Smith2004年的最新专集《Trampi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19:25: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