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12|回复: 2

石榴之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1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bsp; 石榴之谜<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江户川乱步<br/><br/>   <br/>一<br/><br/>  我住的翠峦山庄是S温泉仅有的一家象样的旅馆。说其庄严,<br/>也只不过是名声而已。旅馆面积确实不小,建筑也颇为古老,七<br/>拼八凑起来的过于短小的出租浴衣,倒真有一种远离都市的风味。<br/><br/>  就是这样一个场所,盛夏以来旅游的客人们十有八九在这里<br/>投宿。其中一多半是从东京、名古屋等大城市来的。我在这里认<br/>识的姓猪股的人。就是从东京来的股票商。<br/><br/>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我特别爱读侦探小说。也正是由于对这<br/>类小说和犯罪案件感兴趣,我这个普通刑事警察。才得以离开地<br/>方警察局。在警视厅搜查科度过了半辈子的破案生涯。按理说,<br/>一个侦探若有机会到温泉之类的地方休假。出于职业习惯,也应<br/>该留意住宿旅客中是否有可疑的人。可我不是这样,而是用大量<br/>的时间去寻找侦探小说迷,或是能与我谈论侦探小说的人。<br/><br/>  如今的日本,尽管侦探小说非常流行。可大部分人却只不过<br/>是阅读一些娱乐杂志上的东西。真正如饥似渴地读正式侦探小说<br/>的人却少得可怜。对此,我总是失望。这次,在翠峦山庄投宿的<br/>当天,竟意外地发现了猪股这位求之不得的意中人。<br/><br/>  猪股看上去很年轻,后来才知道他比我还大五岁,已经四十<br/>四岁了。他的皮包里尽是些侦探小说,大部分是英文版,真是位<br/>不可多得的小说迷。猪股当时坐在二楼套廊的藤椅上在看一本侦<br/>探小说,见此情景,我便想方设法同他接近,我们俩已成了情投<br/>意合的好朋友。<br/><br/>  猪股的音容笑貌对我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象鸡蛋似的秃了<br/>顶的亮脑袋,淡而秀气的蓬篷眉,透过无边黄色镜片可看见的双<br/>眼皮的大眼睛,还有高鼻梁、短胡须,以及从鬓角到下巴修整得<br/>十分漂亮的连鬓胡,很难说他是不是个日本人。<br/><br/>  猪股作风正派,生活也很勤俭,旅馆的衣服穿到身上小得很,<br/>可他总是风纪严谨,那风度,让人想到威严的大学教授。<br/><br/>  在接触中我了解到,猪股不久前才死了夫人。从他那苍白秀<br/>气的眉宇间流露出来的哀伤,可以想象到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妻子。<br/>猪股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屋里读侦探小说。看来,无论怎样吸引人<br/>的小说也不能减轻他的悲伤。他动不动就把看到一半的书扔到榻<br/>榻米上,双手撑着脸颊,出神地凝视着套廊对面的墨绿色山峰,<br/>显得很凄楚。<br/><br/>  到翠峦山庄的第三天。午饭后,我打算散散步,就穿着浴衣。<br/>踏拉著有旅馆印记的拖鞋,从后门进入了翠峦园的杂树林。突然,<br/>我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穿着浴衣的猪股正靠在树杆上聚精会神<br/>地看一本书。大概又是什么侦探小说吧!<br/><br/>  我好奇地朝他走去。<br/><br/>  听见我打招呼,猪股猛地抬起头朝我笑了笑,随后便把捧在<br/>手里的黑色封皮小说扣过来,让我看背面的金字——《最后的案<br/>件》,这是用粗体铅字印刷的。<br/><br/>  “你一定读过这本书吧?我这是看第五遍了。你瞧,已脏得<br/>不成样子了。我认为这本书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作之一。”猪<br/>股把书折上角,合起来放在手里。<br/><br/>  “是《最后的案件》吗?我以前读过,可是具体内容已记不<br/>清了,记得某个杂志上有过评论。”<br/><br/>  “这本书同库劳费斯的《木桶》齐名,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br/>两本侦探小说。”<br/><br/>  我俩就国内外的侦探小说大发议论,最后,猪股话题一转,<br/>说,“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你一定处理过许多离奇的案件。我常<br/>把报纸上大肆宣扬过的案件做成剪影进行推理,觉得没意思。也<br/>许我太外行,不过我想那些外人不知的小案子对我一定会妙趣横<br/>生。怎么样,你审理过的刑事案件中,一定会有稀奇古怪的吧?<br/>当然,新的案例出于保密可能不便讲,即使是过时的,无价值的<br/>也行。请讲一个吧!”<br/><br/>  这是我早已预料到的。凡是同我刚一接触的侦探小说迷,几<br/>乎都提出过这个要求,就象是法定的一样。<br/><br/>  “这个吗,我经手的刑事案都作有记录,报上也有过登载,<br/>早已不稀奇了。”我这样回答着。眼睛却没有离开过他手中的书。<br/>不知怎的,那个“硫酸杀人案”就象穿过薄云的十五的月亮,浮<br/>现到我的脑海,此案发生在本署,东京、大阪等报纸都有报道。<br/><br/>  “我可以讲一个。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就边想边讲,如<br/>何?”<br/><br/>  “这太好了!请尽量讲详细些。”猪股象孩子似的向我投来<br/>期待的目光,接着又说:“你最好讲慢点。站着讲不方便,旅馆<br/>里又嘈杂,这样吧,到瀑布那边去怎么样?那里有个理想的地<br/>方。”<br/><br/>  我们在杂草横生、弯弯的坡路上攀登了二百米左右,走在前<br/>面的猪股停了下来——的确是个好地方!这里,一面是树木茂密<br/>的陡峭山腰,一面是鸟瞰峡谷的数丈悬崖,寂静的谷底是紫黑色<br/>的万丈深渊。道旁,一块大岩石象厢房似地忐视谷底,岩石上有<br/>一块几平方米大小的平坦地方。<br/><br/>  “听你讲刑事案,在这个悬崖峭壁上,真是个再好不过白断<br/>在,稍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正好体现出刑事案例的魅力。”<br/>猪股得意洋洋地说着。登上岩顶,他一屁股坐到岩石边上。<br/><br/>  “这个地方令人不寒而栗,假如你是罪犯,我是无论如何也<br/>不会坐上去的。”我笑着在猪股身旁坐了下来。<br/><br/>  天空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薄云。气候闷热,气温却很低,对<br/>面山上阴森森的,不见一点生气,就连平时烦人的乌鸦叫声也静<br/>息了,只有不见源头的瀑布声,伴随着微弱的地音震荡着幽静的<br/>山谷。<br/><br/>  我就在这里打开了“硫酸杀人案”的话匣子。<br/><br/>   <br/>二<br/><br/>  大正某年的秋天,在名古屋郊外G新住宅镇上发生了一起杀<br/>人案。<br/><br/>  G镇如今和市内一样,住宅和商店鳞次栉比,可是十年前却<br/>是稀稀落落的几处楼房,是一个十分荒凉的地带。夜里见不到灯<br/>光,走夜路的人也只有借助灯笼。<br/><br/>  一天夜里,该地警察署的一位警官在G镇的一条僻静的大路<br/>上巡逻时,发现从一所空房子里露出了微弱的光亮。这所房子,<br/>孤零零地坐落在空地中央,破旧得东倒西歪、窗户能有一年多没<br/>有打开过,房主人也没有马上搬来的意思。这么一所空房子,怎<br/>么会出现幽暗的红光?而光亮中好象还有什么在晃动!有光,就<br/>意味著有人,那么,是谁打开门侵入到空房子里去了呢?警官感<br/>到奇怪。<br/><br/>  来到空房子跟前,警官从半开着的木板门缝向里窥视。<br/><br/>  落满灰尘的地板上有一个破旧不堪的箱子,箱子上燃着一支<br/>蜡烛。紧靠箱子有一个模糊不清的东西,象梯子一样叉开双脚立<br/>着。近看,有人影在晃动!定睛一看,立着的东西原来是个画架,<br/>上面挂有画布,一个长发青年正不停地挥动着画笔。<br/><br/>  擅自闯入别人房里写生,就算是美术青年好事,也未兔有点<br/>太不象话。再说,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利用蜡蚀的暗光在画什<br/>么呢?警官注意到了箱子对面的模特儿。<br/><br/>  模特儿倒在地板上显得很长,又是在箱子的背影处,不易看<br/>清。曹官索性把头探了进去。模特儿似乎是个人,身上穿着衣服。<br/>可脸部却又不是人样,警官说那象个熟裂的石榴。我后来看完了<br/>也不由得想到了石榴。实际上,这是个人头,一个伤痕累累、血<br/>肉模糊的人头。<br/><br/>  据警官说,他当时误认为是一个化妆成妖魔鬼怪的男模特儿。<br/>这是从写生青年悠然、兴奋的情态中感觉到的。另外,警官知遭,<br/>美术学生为了提高绘画水平是能干出这种事来的。<br/><br/>  可是化妆的模特儿怎么能纹丝不动呢?警官百思不解,便突<br/>然破门而入,进行盘查。青年并不惊慌,相反却埋怨警官不该在<br/>他绘画时进去打搅,进来影响了他的写生情绪。<br/><br/>  警官不理这些,径自走到“怪物”面前。这哪是什么模特儿,<br/>分明是个死人,一个可怕的死人!<br/><br/>  警官意识到这是一起重大的杀人案。他好象碰到了一件梦寐<br/>以求的宝贝,异常激动,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青年带到了就近派<br/>出所,用电话向本署作了报告。<br/><br/>  我当时还在老家名古屋,是M警察署的一名新侦探。那天晚<br/>上值勤。接到电话已是九点钟了。署里除值班的外。其余的都回<br/>家了,费了好大劲才向检察院和警察局作了报告。<br/><br/>  最后,署长亲自出马。由我和另一名有经验的老侦探陪着到<br/>了现场。<br/><br/>  经法医检查,死者是中年男子,约在三十四、五岁上下,中<br/>等身材,不胖不瘦,没有什么特征,上面套着一件旧夹袄,系着<br/>一条带斑点的绸带子,带子破旧不堪,可以想象死者不是一个官<br/>户人家。<br/><br/>  死者的手脚都被粗草绳捆着,脑部和胳膊上留有明显的抓伤<br/>痕迹。由此可见,死者曾做过极力对抗,这里也曾发生过一场殊<br/>死大搏斗。至于无人察觉,大概是远离人家的缘故。<br/><br/>  从表面上看,罪犯是先捆上死者的手脚,然后往脸上洒硫酸。<br/>问题是,仅仅洒到脸上的硫酸是不会致人于死地的。是否在这以<br/>前有过殴打或扼勒呢?查来查去,除了搔伤外,别无其它伤痕。<br/><br/>  过了不久,法医发现了一个新线索。他告诉我们,往死者脸<br/>上洒硫酸不是犯人的目的。这只不过是一个偶然现象。他用摄子<br/>撬开死者的嘴,口腔内同脸面一样皮肉糜烂。法医又说,死者象<br/>是吐了许多,都渗到地板里去了。这绝不是洒到脸上的硫酸进入<br/>口中流到胃里的。而是硬灌进去的。<br/><br/>  如此犯罪行为,真是骇人听闻。尸体第二天进行了解剖,其<br/>结果同法医说的完全吻合。往嘴里灌硫酸杀人,简直是灭绝人性,<br/>除了疯子,就是冤家对头。只有丧尽天良、死有余辜的人,才干<br/>得出这种兽行。被害人死的时间搞不准确,法医判断,大约在当<br/>天下午4点到6点之间。<br/><br/>  杀人手段是清楚了。可是,“又是谁呢?”“为了什么?”<br/>“被杀的人又是谁?”这一连串的问题却毫无头绪。不用说,那<br/>位青年被拘留在警察署受审。审问结果,青年人一口咬定自己不<br/>是犯人,也不认识被害人。<br/><br/>  青年住在出事地点临街的一间出租房屋里,是一家较大的西<br/>洋画私塾的走读生,名字叫赤池。你发现了尸体为什么不报告?<br/>你如此镇静自若地写生血淋淋的人头说明了什么?说你是犯罪难<br/>道还有什么可辩解的?”对于上面的审问,赤池的回答是:<br/><br/>  “我很早就对那所鬼巢似的空房子感兴趣,曾进去过好多次。<br/>我害欢在房间里静心冥想,消磨时光。今天晚上。我同往常一样<br/>若无其事的进了空房,竟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尸体,用火柴一照,<br/>死者的脸就象是一株鲜红的花朵,可称得上是件失去双眼的血的<br/>艺术品。我兴奋极了!因为我很早就开始物色这样一个模特儿。<br/>我立即跑回住地取来了画架、画笔和蜡烛,直到这位讨厌的警官<br/>先生来到之前,都在全神贯注地写生。”<br/><br/>  赤池的话充满了疯狂的情感,我好象在听魔鬼吟诗。他不是<br/>个疯子也是个狂人。对这种人不能用一般的法律对待。装成一副<br/>菩萨面目,实际上用谎话骗人也不是没有的。能写生满脸血污的<br/>人头,就能杀人。大家都这样认为。尤其是署长,断定青年就是<br/>杀人凶手。所以。青年的辩解就算成立,也不能放他回去,继续<br/>关在拘留室进一步审讯。<br/><br/>  我们对空房子又作了进一步检查,既没有找到硫酸容器,也<br/>没有发现脚印和指纹。还是一无所获。询问附近居民也是白费力<br/>气,因为最近的一家也相距一百多米。另一方面。对仅有的一个<br/>怀疑对象赤池施行疲劳战术。审问了一个晚上。<br/><br/>  到头来,非但没有效果,相反,赤池的回答越来越让人费解。<br/><br/>  说来说去。最大的问题是死者身分不明,面目无法辨认,体<br/>型也无特征。只有衣服可作破案的依据。于是。请来租给赤池房<br/>屋的理发店老板来辩认,又给附近的人看,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br/>复。侦破工作陷入了困境。<br/><br/>  可是,案发的第三天,死者的身分竟意外地搞清楚了。<br/><br/>  他原来是现已破产的羊肉包子铺老板。那是一个相传数代,<br/>曾一度颇有名气的店铺。<br/><br/>   <br/>三<br/><br/>  那天晚上因为研究案件,我便留在了警察署。8点钟左右,<br/>一个叫谷村娟代的女人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br/>要面告我,让马上去,还声称这事与闹得满城风雨的硫酸杀人案<br/>有关。并一再要求见面之前不要告诉署里其他人。<br/><br/>  从声音里可以听出,娟代很激动,也很焦急。<br/><br/>  谷村是名古屋有名的羊肉包子铺老板的姓。当地无人不晓,<br/>这家店铺是从旧幕府时代传下来的老包子铺。店名有些古怪。里<br/>面却有许多言过其实的传说。<br/><br/>  我同这家包子铺的主人谷村万右卫门是老相识,万右卫门很<br/>有威严。他当时只有三十多岁,上过大学,是位很懂事理的人。<br/>他爱好文学,我们常在一起谈论侦探小说。刚才说的谷村娟代,<br/>就是谷村万右卫门年轻美貌的夫人。我接到她的电话后,随便找<br/>了个借口,离开了会议室。<br/><br/>  羊肉包子铺设在名古屋的丁町大街上,具有古老风格。<br/><br/>  这个店铺在本街上名气很大,住宅都在M警察署管辖的范围。<br/><br/>  从警察署到谷村娟代家不算远。我走在昏暗的路上,忽然意<br/>识到,谷村万右卫门的住宅与出事地点近在咫尺,最多四、五百<br/>米,从地理位置看,谷村娟代的电话是有来头的。<br/><br/>  见到娟代后,我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平时,娟代的脸总是<br/>红润润的,今天却一反常态,苍白得如同白纸。一见到我就紧张<br/>起来,显得不知所措。经询问才知道,她丈夫谷村万右卫门失踪<br/>了,时间正是在硫酸杀人案发生后的翌日凌晨。<br/><br/>  原来,万右卫门在精心筹备创立一个生产点心的股份有限公<br/>司。那一天为了一件要事须与东京的一家M制糖公司的董事长会<br/>面。便乘凌晨四时零几分的火车进京了。当时还没有特快列车,<br/>要在午前赶到东京,必须坐凌晨这趟车,出发地点是同娟代共同<br/>居住的郊外住宅。据说谷村万右卫门在头天为了创立公司的事,<br/>在书房里一直忙到深夜。可是到了当天傍晚东京制糖公司给娟代<br/>打来了加急电话,询问谷村万右卫门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没有按<br/>时赴约。可能是事情急迫,对方等得不耐烦了。这个意外的电话<br/>如晴天霹霹,使谷村娟代大吃一惊。当对方得知谷村万右卫门已<br/>坐车直接上东京后,便又打电话同提前为谷村万右卫门预约的旅<br/>馆联系,结果还是没有消息。谷村万右卫门按理说是不会到别的<br/>旅馆住宿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来呢?东京方面也一筹莫展,糊里<br/>糊涂地挂上了电话。<br/><br/>  第二天从早到晚,谷村娟代给东京的制糖公司、东京旅馆、<br/>静冈交易所,凡能想到的地方都去过多次电话,仍然音讯全无。<br/>娟代诚惶诚恐地说,这要是在平时也不以为然了,可一想到头天<br/>晚上发生了那件可怕的杀人案,我就沉不住气了。<br/><br/>  可怕的杀人案自然是“硫酸杀人案”。那么,谷村万右卫门<br/>与此案有何关系,娟代认识被杀人吗?。我顿时紧张起来,忐忑<br/>不安地提出了问题。<br/><br/>  “其实,那天晚上看到晚报时,我就知道死者是谁了,只是<br/>出于害怕,没有报告警察局。”娟代结结巴巴地回答。<br/><br/>  “那个空房子里被杀的人是谁?”我迫不及待地追问。<br/><br/>  “是长期以来与我们家竞争的商业对头,另一家羊肉包子铺<br/>的主人琴野宗一。晚报上印的衣物和他穿的一模一样。另外,还<br/>有二个证据……”<br/><br/>  我明白了,谷村娟代知情不报的原因,是怕受牵连。<br/><br/>  当初,在名古屋开羊肉包子铺的有两家,并排在热闹的丁町<br/>大街上。一家是我的老相识谷村万右卫门,娟代的丈夫,另一家<br/>是琴野宗一,就是娟代说的被杀者。两家都是数代相传的老铺子。<br/>究竟哪个是正宗,我也不清楚。反正两家互不相让。为了竟争,<br/>两家都挂出了引人注目的“元祖羊肉包子铺”的大招牌。那势头<br/>不亚于东京K街上两家民间药铺。<br/><br/>  商业的竞争必然导致关系紧张。多少年来,两家都明争暗斗,<br/>出现过不少纠纷,仟么琴野宗一家的店伙计潜入谷村家的厨房往<br/>包子馅里掺砂子啦,什么谷村家雇巫师祈咒琴野家破产啦,还有<br/>两家伙计在大街上大打出手的事。万右卫门的曾祖父和琴野家的<br/>主人曾象武士一样拔刀相斗等等,举不胜举。几代人积怨的种子,<br/>深深地埋在谷村万右卫门和琴野宗一的心里。<br/><br/>  谷村万右卫门和琴野宗一少年时代就是同一学校的上下级学<br/>生。在校园里或上下学的路上,俩人一碰面就殴斗,常常是头破<br/>血流。争斗,随着年龄的增长,形式、手段也千变万化。最后,<br/>这两个不幸的对头在恋爱问题上也相互倾轧,为了争夺一个美丽<br/>的姑娘而豁上一切。<br/><br/>  直到姑娘倾心于谷村万右卫门,争斗也就以谷村万右卫门取<br/>胜而告终。在硫酸杀人案的头三年,谷村万右卫门举行了隆重的<br/>结婚仪式,那位姑娘就是谷村娟代。<br/><br/>  这次败北,成了琴野宗一家破产的开始。真心爱着娟代的琴<br/>野宗一,由于失恋自暴自弃起来,他整天不理商事,出没于花柳<br/>界,加上大规摸的制点心公司的挤压,已经不景气的店业急速破<br/>落。从旧幕府传下来的家业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转到了他人手里。<br/><br/>  店业倒闭的前夕,琴野宗一的父母也相继去世了。没有妻小,<br/>琴野宗一完全成了独身汉,只得靠亲戚的帮助勉强度日。到了后<br/>来,琴野宗一不顾人言,伙同过去的同业人三天两头到谷村万右<br/>卫门家里乞讨一顿晚饭。起初,谷村万右卫门看到琴野宗一的可<br/>怜相曾一度笑脸相迎,以友相待过。可时间一长,察觉到琴野宗<br/>一来的目的是在打谷村娟代的主意。谷村夫妇很担心。娟代再三<br/>让万右卫门想办法阻止琴野宗一再来。于是,有一天,谷村万右<br/>卫门和琴野宗一大吵了一场,琴野宗一也就从此不再登门了。<br/><br/>  谷村家表面安静了,可是琴野宗一在这同时却四处诽谤谷村<br/>万右卫门,散布些无中生有的沉言,说谷村娟代不贞洁,自己曾<br/>与娟代有过不正当关系等等。<br/><br/>  谷村万右卫门明知道这些都是诽谤,但难听的话一再流传,<br/>他就不由得不怀疑起来。因为我妻子同娟代很要好,常去玩要得<br/>到许多照顾,诸如此类的事也就可以听到许多。妻子告诉我,谷<br/>村夫妇近来关系反常,动不动就争吵。娟代很可怜。<br/><br/>  谷村万右卫门和琴野宗一的关系急剧恶化,渐渐地琴野宗一<br/>充满仇恨的挑战书象雪片一样飞到谷村万右卫门的手里。<br/><br/>  谷村万右卫门虽说是个知情达理的人,一旦失去理智,便会<br/>象恶魔一样凶残狂暴。这也许是祖传的好斗性格在作怪吧。<br/><br/>  硫酸杀人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琴野宗一被害的第二<br/>天凌晨,谷村便乘车失踪了。所以说,谷村娟代的担心是可以理<br/>解的。<br/><br/>  谷村娟代说的另一个证据是一张叠得很细的纸头。展开一看,<br/>里面写的好象一封信,大体意思是:“某月某日下午四时,我在<br/>以往的空房里恭候。请务必来。我打算在那里了结我们之间的世<br/>仇。你见到这封信不会胆怯逃避吧?!”<br/><br/>  这封装腔作势的信无疑是琴野宗一写的。落款用的是琴野家<br/>以前的标记。<br/><br/>  “你丈夫这期间去过空房吗?”我感到很震惊,因为谷村万<br/>右卫门一冲动是会干出杀人蠢事的。<br/><br/>  “这没说的,我丈夫看完信后脸色铁青,你是知道的,他一<br/>激动起来,太阳穴就会青筋暴露。我很担心,苦苦劝他不要同那<br/>个疯子一般见识。”<br/><br/>  谷村娟代前面说过,那天,谷村万右卫门为了写带到东京去<br/>的公司计划书,在书房里忙到深夜。娟代也就放心了。<br/><br/>  现在看来,谷村万右卫门事先把去处告知家里人,出走后又<br/>两天下落不明,头一天又在书房里呆到半夜,这一切不会是谷村<br/>万右卫门有意麻痹娟代的一个圈套吗?谷村万右卫门的书房是面<br/>朝廷院的日本房,下了套廓,打开木板折叠门,到附近的G街,<br/>然后又无声无息地返回书房,也不是不可能的。万右卫门绝不会<br/>抱着杀人动机进入空房。不顾门面,舍弃妻子,同一个丧家犬对<br/>命是毫无价值的。谷村万右卫门到空房去,只能是当面责骂琴野<br/>宗一的卑鄙、无耻,或是揍他一顿。而琴野宗一呢,这个无赖汉<br/>是什么阴谋都会想到的。<br/><br/>  他可以提前准备好硫酸,待谷村万右卫门进屋后,便甩到他<br/>脸上。对琴野宗一来说,让情敌成为麻疯病人似的丑八怪。是最<br/>称心的报复。这样,不仅可使情敌陷入残废一样的绝境,也可使<br/>娟代永远侍侯这个丑八怪,可谓是一举两得。进入房间的谷村万<br/>右卫门如果觉察到了琴野宗一的诡计,一定会勃然大怒,埋在心<br/>底的仇恨会燃烧起来,燃得他失去理智,随后,两人之间的一场<br/>恶斗是不难想象的。<br/><br/>  这是谷村娟代的猜想。昨夜她一宿没眨眼,这种可怕的想法<br/>时刻都在折磨着她。实在承受不住了,就打电话把我这个常客叫<br/>来,端出了压在她胸中的疑团。<br/><br/>  “可是夫人,你可能不知道,琴野宗一并非死于脸上的硫酸,<br/>而是被人灌入口腔,流入胃中而死的。据说过去有一种残酷的刑<br/>罚,把犯人的背脊割开注入热铅水。可这次犯罪手段的残忍性是<br/>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就算是你丈夫感情冲动,会干出这种事吗?”<br/><br/>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娟代不自然地看了我一眼,顿时面红<br/>耳赤。我立即领悟到,谷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心狠手毒的。<br/><br/>  那是前些日子的事,我妻子和娟代到笠置温泉去游玩,发现<br/>娟代满身通红,伤痕累累,是谷村干的。刚才,娟代一定是想起<br/>这件事,才脸红的。<br/><br/>  我装着没注意又安慰了她一番:“您不要自寻苦恼,您丈夫<br/>外出才两天,究竟怎么回事还不清楚。再说,死者就算是琴野宗<br/>一,还有一个从现场抓到的赤池,只有举不出什么证据来,就可<br/>以认为他是凶手。能把一个死人头当做艺术品来写生,就有可能<br/>往人嘴里灌硫酸。”<br/><br/>  我说了许多宽心话,娟代却似懂非懂,没有任何反应。<br/><br/>  最后我说,不管怎样讲,我只当什么也没听见,再等两天,<br/>也许什么时候您丈夫就回来了。不必担心。就这样,我离开了谷<br/>村娟代家。<br/><br/>  我打算马上就死者是琴野这一新发现,到出租房屋的主人那<br/>里去调查,弄清楚琴野的下落。可是回到署里一看,在我离开期<br/>间好象发生了什么事,署内喊喊喳喳,一片嘈杂,我正要发问,<br/>担任司法主任的齐藤副警部(他是全省屈指可数的名侦探之一)。<br/>拍着我的肩膀说,死者查清了。<br/><br/>  原来,在我离开不久,有一个点心铺老板领着两个人来要求<br/>看一下死者的衣物。恰巧,衣物仍在署内,两个人看过后相互对<br/>视一下,便很有把捏地说,衣物是原羊肉包子铺老板琴野的,一<br/>点没错。前些天他还穿着这件衣服到我屋里去玩过,肯定没错。<br/>事后,署里又派人到琴野宗一的住处去查实,结果证明,琴野从<br/>前天外出,至今未归。<br/><br/>  已经真相大白了,被害人就是琴野。至少娟代的感觉是正确<br/>的。这样看来,杀人凶手也可能象她说的一样。我不知怎的,有<br/>一种不祥的感觉。<br/><br/>  “搞清了死者是琴野,就有必要调查另一家羊肉包子铺,无<br/>论如何,两家是出了名的冤家对头。对啦。另一家的主人是谷村,<br/>和您还是老相识,让你去不会有麻烦吧?”司法主任试探着对我<br/>说。<br/><br/>  “是老相识就不便出面,了?我只好亲自去了。”<br/><br/>  司法主任自问自答,还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br/><br/>   <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 石榴之谜<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江户川乱步<br/><br/>   <br/>一<br/><br/>  我住的翠峦山庄是S温泉仅有的一家象样的旅馆。说其庄严,<br/>也只不过是名声而已。旅馆面积确实不小,建筑也颇为古老,七<br/>拼八凑起来的过于短小的出租浴衣,倒真有一种远离都市的风味。<br/><br/>  就是这样一个场所,盛夏以来旅游的客人们十有八九在这里<br/>投宿。其中一多半是从东京、名古屋等大城市来的。我在这里认<br/>识的姓猪股的人。就是从东京来的股票商。<br/><br/>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我特别爱读侦探小说。也正是由于对这<br/>类小说和犯罪案件感兴趣,我这个普通刑事警察。才得以离开地<br/>方警察局。在警视厅搜查科度过了半辈子的破案生涯。按理说,<br/>一个侦探若有机会到温泉之类的地方休假。出于职业习惯,也应<br/>该留意住宿旅客中是否有可疑的人。可我不是这样,而是用大量<br/>的时间去寻找侦探小说迷,或是能与我谈论侦探小说的人。<br/><br/>  如今的日本,尽管侦探小说非常流行。可大部分人却只不过<br/>是阅读一些娱乐杂志上的东西。真正如饥似渴地读正式侦探小说<br/>的人却少得可怜。对此,我总是失望。这次,在翠峦山庄投宿的<br/>当天,竟意外地发现了猪股这位求之不得的意中人。<br/><br/>  猪股看上去很年轻,后来才知道他比我还大五岁,已经四十<br/>四岁了。他的皮包里尽是些侦探小说,大部分是英文版,真是位<br/>不可多得的小说迷。猪股当时坐在二楼套廊的藤椅上在看一本侦<br/>探小说,见此情景,我便想方设法同他接近,我们俩已成了情投<br/>意合的好朋友。<br/><br/>  猪股的音容笑貌对我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象鸡蛋似的秃了<br/>顶的亮脑袋,淡而秀气的蓬篷眉,透过无边黄色镜片可看见的双<br/>眼皮的大眼睛,还有高鼻梁、短胡须,以及从鬓角到下巴修整得<br/>十分漂亮的连鬓胡,很难说他是不是个日本人。<br/><br/>  猪股作风正派,生活也很勤俭,旅馆的衣服穿到身上小得很,<br/>可他总是风纪严谨,那风度,让人想到威严的大学教授。<br/><br/>  在接触中我了解到,猪股不久前才死了夫人。从他那苍白秀<br/>气的眉宇间流露出来的哀伤,可以想象到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妻子。<br/>猪股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屋里读侦探小说。看来,无论怎样吸引人<br/>的小说也不能减轻他的悲伤。他动不动就把看到一半的书扔到榻<br/>榻米上,双手撑着脸颊,出神地凝视着套廊对面的墨绿色山峰,<br/>显得很凄楚。<br/><br/>  到翠峦山庄的第三天。午饭后,我打算散散步,就穿着浴衣。<br/>踏拉著有旅馆印记的拖鞋,从后门进入了翠峦园的杂树林。突然,<br/>我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穿着浴衣的猪股正靠在树杆上聚精会神<br/>地看一本书。大概又是什么侦探小说吧!<br/><br/>  我好奇地朝他走去。<br/><br/>  听见我打招呼,猪股猛地抬起头朝我笑了笑,随后便把捧在<br/>手里的黑色封皮小说扣过来,让我看背面的金字——《最后的案<br/>件》,这是用粗体铅字印刷的。<br/><br/>  “你一定读过这本书吧?我这是看第五遍了。你瞧,已脏得<br/>不成样子了。我认为这本书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作之一。”猪<br/>股把书折上角,合起来放在手里。<br/><br/>  “是《最后的案件》吗?我以前读过,可是具体内容已记不<br/>清了,记得某个杂志上有过评论。”<br/><br/>  “这本书同库劳费斯的《木桶》齐名,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br/>两本侦探小说。”<br/><br/>  我俩就国内外的侦探小说大发议论,最后,猪股话题一转,<br/>说,“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你一定处理过许多离奇的案件。我常<br/>把报纸上大肆宣扬过的案件做成剪影进行推理,觉得没意思。也<br/>许我太外行,不过我想那些外人不知的小案子对我一定会妙趣横<br/>生。怎么样,你审理过的刑事案件中,一定会有稀奇古怪的吧?<br/>当然,新的案例出于保密可能不便讲,即使是过时的,无价值的<br/>也行。请讲一个吧!”<br/><br/>  这是我早已预料到的。凡是同我刚一接触的侦探小说迷,几<br/>乎都提出过这个要求,就象是法定的一样。<br/><br/>  “这个吗,我经手的刑事案都作有记录,报上也有过登载,<br/>早已不稀奇了。”我这样回答着。眼睛却没有离开过他手中的书。<br/>不知怎的,那个“硫酸杀人案”就象穿过薄云的十五的月亮,浮<br/>现到我的脑海,此案发生在本署,东京、大阪等报纸都有报道。<br/><br/>  “我可以讲一个。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就边想边讲,如<br/>何?”<br/><br/>  “这太好了!请尽量讲详细些。”猪股象孩子似的向我投来<br/>期待的目光,接着又说:“你最好讲慢点。站着讲不方便,旅馆<br/>里又嘈杂,这样吧,到瀑布那边去怎么样?那里有个理想的地<br/>方。”<br/><br/>  我们在杂草横生、弯弯的坡路上攀登了二百米左右,走在前<br/>面的猪股停了下来——的确是个好地方!这里,一面是树木茂密<br/>的陡峭山腰,一面是鸟瞰峡谷的数丈悬崖,寂静的谷底是紫黑色<br/>的万丈深渊。道旁,一块大岩石象厢房似地忐视谷底,岩石上有<br/>一块几平方米大小的平坦地方。<br/><br/>  “听你讲刑事案,在这个悬崖峭壁上,真是个再好不过白断<br/>在,稍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正好体现出刑事案例的魅力。”<br/>猪股得意洋洋地说着。登上岩顶,他一屁股坐到岩石边上。<br/><br/>  “这个地方令人不寒而栗,假如你是罪犯,我是无论如何也<br/>不会坐上去的。”我笑着在猪股身旁坐了下来。<br/><br/>  天空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薄云。气候闷热,气温却很低,对<br/>面山上阴森森的,不见一点生气,就连平时烦人的乌鸦叫声也静<br/>息了,只有不见源头的瀑布声,伴随着微弱的地音震荡着幽静的<br/>山谷。<br/><br/>  我就在这里打开了“硫酸杀人案”的话匣子。<br/><br/>   <br/>二<br/><br/>  大正某年的秋天,在名古屋郊外G新住宅镇上发生了一起杀<br/>人案。<br/><br/>  G镇如今和市内一样,住宅和商店鳞次栉比,可是十年前却<br/>是稀稀落落的几处楼房,是一个十分荒凉的地带。夜里见不到灯<br/>光,走夜路的人也只有借助灯笼。<br/><br/>  一天夜里,该地警察署的一位警官在G镇的一条僻静的大路<br/>上巡逻时,发现从一所空房子里露出了微弱的光亮。这所房子,<br/>孤零零地坐落在空地中央,破旧得东倒西歪、窗户能有一年多没<br/>有打开过,房主人也没有马上搬来的意思。这么一所空房子,怎<br/>么会出现幽暗的红光?而光亮中好象还有什么在晃动!有光,就<br/>意味著有人,那么,是谁打开门侵入到空房子里去了呢?警官感<br/>到奇怪。<br/><br/>  来到空房子跟前,警官从半开着的木板门缝向里窥视。<br/><br/>  落满灰尘的地板上有一个破旧不堪的箱子,箱子上燃着一支<br/>蜡烛。紧靠箱子有一个模糊不清的东西,象梯子一样叉开双脚立<br/>着。近看,有人影在晃动!定睛一看,立着的东西原来是个画架,<br/>上面挂有画布,一个长发青年正不停地挥动着画笔。<br/><br/>  擅自闯入别人房里写生,就算是美术青年好事,也未兔有点<br/>太不象话。再说,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利用蜡蚀的暗光在画什<br/>么呢?警官注意到了箱子对面的模特儿。<br/><br/>  模特儿倒在地板上显得很长,又是在箱子的背影处,不易看<br/>清。曹官索性把头探了进去。模特儿似乎是个人,身上穿着衣服。<br/>可脸部却又不是人样,警官说那象个熟裂的石榴。我后来看完了<br/>也不由得想到了石榴。实际上,这是个人头,一个伤痕累累、血<br/>肉模糊的人头。<br/><br/>  据警官说,他当时误认为是一个化妆成妖魔鬼怪的男模特儿。<br/>这是从写生青年悠然、兴奋的情态中感觉到的。另外,警官知遭,<br/>美术学生为了提高绘画水平是能干出这种事来的。<br/><br/>  可是化妆的模特儿怎么能纹丝不动呢?警官百思不解,便突<br/>然破门而入,进行盘查。青年并不惊慌,相反却埋怨警官不该在<br/>他绘画时进去打搅,进来影响了他的写生情绪。<br/><br/>  警官不理这些,径自走到“怪物”面前。这哪是什么模特儿,<br/>分明是个死人,一个可怕的死人!<br/><br/>  警官意识到这是一起重大的杀人案。他好象碰到了一件梦寐<br/>以求的宝贝,异常激动,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青年带到了就近派<br/>出所,用电话向本署作了报告。<br/><br/>  我当时还在老家名古屋,是M警察署的一名新侦探。那天晚<br/>上值勤。接到电话已是九点钟了。署里除值班的外。其余的都回<br/>家了,费了好大劲才向检察院和警察局作了报告。<br/><br/>  最后,署长亲自出马。由我和另一名有经验的老侦探陪着到<br/>了现场。<br/><br/>  经法医检查,死者是中年男子,约在三十四、五岁上下,中<br/>等身材,不胖不瘦,没有什么特征,上面套着一件旧夹袄,系着<br/>一条带斑点的绸带子,带子破旧不堪,可以想象死者不是一个官<br/>户人家。<br/><br/>  死者的手脚都被粗草绳捆着,脑部和胳膊上留有明显的抓伤<br/>痕迹。由此可见,死者曾做过极力对抗,这里也曾发生过一场殊<br/>死大搏斗。至于无人察觉,大概是远离人家的缘故。<br/><br/>  从表面上看,罪犯是先捆上死者的手脚,然后往脸上洒硫酸。<br/>问题是,仅仅洒到脸上的硫酸是不会致人于死地的。是否在这以<br/>前有过殴打或扼勒呢?查来查去,除了搔伤外,别无其它伤痕。<br/><br/>  过了不久,法医发现了一个新线索。他告诉我们,往死者脸<br/>上洒硫酸不是犯人的目的。这只不过是一个偶然现象。他用摄子<br/>撬开死者的嘴,口腔内同脸面一样皮肉糜烂。法医又说,死者象<br/>是吐了许多,都渗到地板里去了。这绝不是洒到脸上的硫酸进入<br/>口中流到胃里的。而是硬灌进去的。<br/><br/>  如此犯罪行为,真是骇人听闻。尸体第二天进行了解剖,其<br/>结果同法医说的完全吻合。往嘴里灌硫酸杀人,简直是灭绝人性,<br/>除了疯子,就是冤家对头。只有丧尽天良、死有余辜的人,才干<br/>得出这种兽行。被害人死的时间搞不准确,法医判断,大约在当<br/>天下午4点到6点之间。<br/><br/>  杀人手段是清楚了。可是,“又是谁呢?”“为了什么?”<br/>“被杀的人又是谁?”这一连串的问题却毫无头绪。不用说,那<br/>位青年被拘留在警察署受审。审问结果,青年人一口咬定自己不<br/>是犯人,也不认识被害人。<br/><br/>  青年住在出事地点临街的一间出租房屋里,是一家较大的西<br/>洋画私塾的走读生,名字叫赤池。你发现了尸体为什么不报告?<br/>你如此镇静自若地写生血淋淋的人头说明了什么?说你是犯罪难<br/>道还有什么可辩解的?”对于上面的审问,赤池的回答是:<br/><br/>  “我很早就对那所鬼巢似的空房子感兴趣,曾进去过好多次。<br/>我害欢在房间里静心冥想,消磨时光。今天晚上。我同往常一样<br/>若无其事的进了空房,竟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尸体,用火柴一照,<br/>死者的脸就象是一株鲜红的花朵,可称得上是件失去双眼的血的<br/>艺术品。我兴奋极了!因为我很早就开始物色这样一个模特儿。<br/>我立即跑回住地取来了画架、画笔和蜡烛,直到这位讨厌的警官<br/>先生来到之前,都在全神贯注地写生。”<br/><br/>  赤池的话充满了疯狂的情感,我好象在听魔鬼吟诗。他不是<br/>个疯子也是个狂人。对这种人不能用一般的法律对待。装成一副<br/>菩萨面目,实际上用谎话骗人也不是没有的。能写生满脸血污的<br/>人头,就能杀人。大家都这样认为。尤其是署长,断定青年就是<br/>杀人凶手。所以。青年的辩解就算成立,也不能放他回去,继续<br/>关在拘留室进一步审讯。<br/><br/>  我们对空房子又作了进一步检查,既没有找到硫酸容器,也<br/>没有发现脚印和指纹。还是一无所获。询问附近居民也是白费力<br/>气,因为最近的一家也相距一百多米。另一方面。对仅有的一个<br/>怀疑对象赤池施行疲劳战术。审问了一个晚上。<br/><br/>  到头来,非但没有效果,相反,赤池的回答越来越让人费解。<br/><br/>  说来说去。最大的问题是死者身分不明,面目无法辨认,体<br/>型也无特征。只有衣服可作破案的依据。于是。请来租给赤池房<br/>屋的理发店老板来辩认,又给附近的人看,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br/>复。侦破工作陷入了困境。<br/><br/>  可是,案发的第三天,死者的身分竟意外地搞清楚了。<br/><br/>  他原来是现已破产的羊肉包子铺老板。那是一个相传数代,<br/>曾一度颇有名气的店铺。<br/><br/>   <br/>三<br/><br/>  那天晚上因为研究案件,我便留在了警察署。8点钟左右,<br/>一个叫谷村娟代的女人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br/>要面告我,让马上去,还声称这事与闹得满城风雨的硫酸杀人案<br/>有关。并一再要求见面之前不要告诉署里其他人。<br/><br/>  从声音里可以听出,娟代很激动,也很焦急。<br/><br/>  谷村是名古屋有名的羊肉包子铺老板的姓。当地无人不晓,<br/>这家店铺是从旧幕府时代传下来的老包子铺。店名有些古怪。里<br/>面却有许多言过其实的传说。<br/><br/>  我同这家包子铺的主人谷村万右卫门是老相识,万右卫门很<br/>有威严。他当时只有三十多岁,上过大学,是位很懂事理的人。<br/>他爱好文学,我们常在一起谈论侦探小说。刚才说的谷村娟代,<br/>就是谷村万右卫门年轻美貌的夫人。我接到她的电话后,随便找<br/>了个借口,离开了会议室。<br/><br/>  羊肉包子铺设在名古屋的丁町大街上,具有古老风格。<br/><br/>  这个店铺在本街上名气很大,住宅都在M警察署管辖的范围。<br/><br/>  从警察署到谷村娟代家不算远。我走在昏暗的路上,忽然意<br/>识到,谷村万右卫门的住宅与出事地点近在咫尺,最多四、五百<br/>米,从地理位置看,谷村娟代的电话是有来头的。<br/><br/>  见到娟代后,我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平时,娟代的脸总是<br/>红润润的,今天却一反常态,苍白得如同白纸。一见到我就紧张<br/>起来,显得不知所措。经询问才知道,她丈夫谷村万右卫门失踪<br/>了,时间正是在硫酸杀人案发生后的翌日凌晨。<br/><br/>  原来,万右卫门在精心筹备创立一个生产点心的股份有限公<br/>司。那一天为了一件要事须与东京的一家M制糖公司的董事长会<br/>面。便乘凌晨四时零几分的火车进京了。当时还没有特快列车,<br/>要在午前赶到东京,必须坐凌晨这趟车,出发地点是同娟代共同<br/>居住的郊外住宅。据说谷村万右卫门在头天为了创立公司的事,<br/>在书房里一直忙到深夜。可是到了当天傍晚东京制糖公司给娟代<br/>打来了加急电话,询问谷村万右卫门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没有按<br/>时赴约。可能是事情急迫,对方等得不耐烦了。这个意外的电话<br/>如晴天霹霹,使谷村娟代大吃一惊。当对方得知谷村万右卫门已<br/>坐车直接上东京后,便又打电话同提前为谷村万右卫门预约的旅<br/>馆联系,结果还是没有消息。谷村万右卫门按理说是不会到别的<br/>旅馆住宿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来呢?东京方面也一筹莫展,糊里<br/>糊涂地挂上了电话。<br/><br/>  第二天从早到晚,谷村娟代给东京的制糖公司、东京旅馆、<br/>静冈交易所,凡能想到的地方都去过多次电话,仍然音讯全无。<br/>娟代诚惶诚恐地说,这要是在平时也不以为然了,可一想到头天<br/>晚上发生了那件可怕的杀人案,我就沉不住气了。<br/><br/>  可怕的杀人案自然是“硫酸杀人案”。那么,谷村万右卫门<br/>与此案有何关系,娟代认识被杀人吗?。我顿时紧张起来,忐忑<br/>不安地提出了问题。<br/><br/>  “其实,那天晚上看到晚报时,我就知道死者是谁了,只是<br/>出于害怕,没有报告警察局。”娟代结结巴巴地回答。<br/><br/>  “那个空房子里被杀的人是谁?”我迫不及待地追问。<br/><br/>  “是长期以来与我们家竞争的商业对头,另一家羊肉包子铺<br/>的主人琴野宗一。晚报上印的衣物和他穿的一模一样。另外,还<br/>有二个证据……”<br/><br/>  我明白了,谷村娟代知情不报的原因,是怕受牵连。<br/><br/>  当初,在名古屋开羊肉包子铺的有两家,并排在热闹的丁町<br/>大街上。一家是我的老相识谷村万右卫门,娟代的丈夫,另一家<br/>是琴野宗一,就是娟代说的被杀者。两家都是数代相传的老铺子。<br/>究竟哪个是正宗,我也不清楚。反正两家互不相让。为了竟争,<br/>两家都挂出了引人注目的“元祖羊肉包子铺”的大招牌。那势头<br/>不亚于东京K街上两家民间药铺。<br/><br/>  商业的竞争必然导致关系紧张。多少年来,两家都明争暗斗,<br/>出现过不少纠纷,仟么琴野宗一家的店伙计潜入谷村家的厨房往<br/>包子馅里掺砂子啦,什么谷村家雇巫师祈咒琴野家破产啦,还有<br/>两家伙计在大街上大打出手的事。万右卫门的曾祖父和琴野家的<br/>主人曾象武士一样拔刀相斗等等,举不胜举。几代人积怨的种子,<br/>深深地埋在谷村万右卫门和琴野宗一的心里。<br/><br/>  谷村万右卫门和琴野宗一少年时代就是同一学校的上下级学<br/>生。在校园里或上下学的路上,俩人一碰面就殴斗,常常是头破<br/>血流。争斗,随着年龄的增长,形式、手段也千变万化。最后,<br/>这两个不幸的对头在恋爱问题上也相互倾轧,为了争夺一个美丽<br/>的姑娘而豁上一切。<br/><br/>  直到姑娘倾心于谷村万右卫门,争斗也就以谷村万右卫门取<br/>胜而告终。在硫酸杀人案的头三年,谷村万右卫门举行了隆重的<br/>结婚仪式,那位姑娘就是谷村娟代。<br/><br/>  这次败北,成了琴野宗一家破产的开始。真心爱着娟代的琴<br/>野宗一,由于失恋自暴自弃起来,他整天不理商事,出没于花柳<br/>界,加上大规摸的制点心公司的挤压,已经不景气的店业急速破<br/>落。从旧幕府传下来的家业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转到了他人手里。<br/><br/>  店业倒闭的前夕,琴野宗一的父母也相继去世了。没有妻小,<br/>琴野宗一完全成了独身汉,只得靠亲戚的帮助勉强度日。到了后<br/>来,琴野宗一不顾人言,伙同过去的同业人三天两头到谷村万右<br/>卫门家里乞讨一顿晚饭。起初,谷村万右卫门看到琴野宗一的可<br/>怜相曾一度笑脸相迎,以友相待过。可时间一长,察觉到琴野宗<br/>一来的目的是在打谷村娟代的主意。谷村夫妇很担心。娟代再三<br/>让万右卫门想办法阻止琴野宗一再来。于是,有一天,谷村万右<br/>卫门和琴野宗一大吵了一场,琴野宗一也就从此不再登门了。<br/><br/>  谷村家表面安静了,可是琴野宗一在这同时却四处诽谤谷村<br/>万右卫门,散布些无中生有的沉言,说谷村娟代不贞洁,自己曾<br/>与娟代有过不正当关系等等。<br/><br/>  谷村万右卫门明知道这些都是诽谤,但难听的话一再流传,<br/>他就不由得不怀疑起来。因为我妻子同娟代很要好,常去玩要得<br/>到许多照顾,诸如此类的事也就可以听到许多。妻子告诉我,谷<br/>村夫妇近来关系反常,动不动就争吵。娟代很可怜。<br/><br/>  谷村万右卫门和琴野宗一的关系急剧恶化,渐渐地琴野宗一<br/>充满仇恨的挑战书象雪片一样飞到谷村万右卫门的手里。<br/><br/>  谷村万右卫门虽说是个知情达理的人,一旦失去理智,便会<br/>象恶魔一样凶残狂暴。这也许是祖传的好斗性格在作怪吧。<br/><br/>  硫酸杀人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琴野宗一被害的第二<br/>天凌晨,谷村便乘车失踪了。所以说,谷村娟代的担心是可以理<br/>解的。<br/><br/>  谷村娟代说的另一个证据是一张叠得很细的纸头。展开一看,<br/>里面写的好象一封信,大体意思是:“某月某日下午四时,我在<br/>以往的空房里恭候。请务必来。我打算在那里了结我们之间的世<br/>仇。你见到这封信不会胆怯逃避吧?!”<br/><br/>  这封装腔作势的信无疑是琴野宗一写的。落款用的是琴野家<br/>以前的标记。<br/><br/>  “你丈夫这期间去过空房吗?”我感到很震惊,因为谷村万<br/>右卫门一冲动是会干出杀人蠢事的。<br/><br/>  “这没说的,我丈夫看完信后脸色铁青,你是知道的,他一<br/>激动起来,太阳穴就会青筋暴露。我很担心,苦苦劝他不要同那<br/>个疯子一般见识。”<br/><br/>  谷村娟代前面说过,那天,谷村万右卫门为了写带到东京去<br/>的公司计划书,在书房里忙到深夜。娟代也就放心了。<br/><br/>  现在看来,谷村万右卫门事先把去处告知家里人,出走后又<br/>两天下落不明,头一天又在书房里呆到半夜,这一切不会是谷村<br/>万右卫门有意麻痹娟代的一个圈套吗?谷村万右卫门的书房是面<br/>朝廷院的日本房,下了套廓,打开木板折叠门,到附近的G街,<br/>然后又无声无息地返回书房,也不是不可能的。万右卫门绝不会<br/>抱着杀人动机进入空房。不顾门面,舍弃妻子,同一个丧家犬对<br/>命是毫无价值的。谷村万右卫门到空房去,只能是当面责骂琴野<br/>宗一的卑鄙、无耻,或是揍他一顿。而琴野宗一呢,这个无赖汉<br/>是什么阴谋都会想到的。<br/><br/>  他可以提前准备好硫酸,待谷村万右卫门进屋后,便甩到他<br/>脸上。对琴野宗一来说,让情敌成为麻疯病人似的丑八怪。是最<br/>称心的报复。这样,不仅可使情敌陷入残废一样的绝境,也可使<br/>娟代永远侍侯这个丑八怪,可谓是一举两得。进入房间的谷村万<br/>右卫门如果觉察到了琴野宗一的诡计,一定会勃然大怒,埋在心<br/>底的仇恨会燃烧起来,燃得他失去理智,随后,两人之间的一场<br/>恶斗是不难想象的。<br/><br/>  这是谷村娟代的猜想。昨夜她一宿没眨眼,这种可怕的想法<br/>时刻都在折磨着她。实在承受不住了,就打电话把我这个常客叫<br/>来,端出了压在她胸中的疑团。<br/><br/>  “可是夫人,你可能不知道,琴野宗一并非死于脸上的硫酸,<br/>而是被人灌入口腔,流入胃中而死的。据说过去有一种残酷的刑<br/>罚,把犯人的背脊割开注入热铅水。可这次犯罪手段的残忍性是<br/>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就算是你丈夫感情冲动,会干出这种事吗?”<br/><br/>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娟代不自然地看了我一眼,顿时面红<br/>耳赤。我立即领悟到,谷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心狠手毒的。<br/><br/>  那是前些日子的事,我妻子和娟代到笠置温泉去游玩,发现<br/>娟代满身通红,伤痕累累,是谷村干的。刚才,娟代一定是想起<br/>这件事,才脸红的。<br/><br/>  我装着没注意又安慰了她一番:“您不要自寻苦恼,您丈夫<br/>外出才两天,究竟怎么回事还不清楚。再说,死者就算是琴野宗<br/>一,还有一个从现场抓到的赤池,只有举不出什么证据来,就可<br/>以认为他是凶手。能把一个死人头当做艺术品来写生,就有可能<br/>往人嘴里灌硫酸。”<br/><br/>  我说了许多宽心话,娟代却似懂非懂,没有任何反应。<br/><br/>  最后我说,不管怎样讲,我只当什么也没听见,再等两天,<br/>也许什么时候您丈夫就回来了。不必担心。就这样,我离开了谷<br/>村娟代家。<br/><br/>  我打算马上就死者是琴野这一新发现,到出租房屋的主人那<br/>里去调查,弄清楚琴野的下落。可是回到署里一看,在我离开期<br/>间好象发生了什么事,署内喊喊喳喳,一片嘈杂,我正要发问,<br/>担任司法主任的齐藤副警部(他是全省屈指可数的名侦探之一)。<br/>拍着我的肩膀说,死者查清了。<br/><br/>  原来,在我离开不久,有一个点心铺老板领着两个人来要求<br/>看一下死者的衣物。恰巧,衣物仍在署内,两个人看过后相互对<br/>视一下,便很有把捏地说,衣物是原羊肉包子铺老板琴野的,一<br/>点没错。前些天他还穿着这件衣服到我屋里去玩过,肯定没错。<br/>事后,署里又派人到琴野宗一的住处去查实,结果证明,琴野从<br/>前天外出,至今未归。<br/><br/>  已经真相大白了,被害人就是琴野。至少娟代的感觉是正确<br/>的。这样看来,杀人凶手也可能象她说的一样。我不知怎的,有<br/>一种不祥的感觉。<br/><br/>  “搞清了死者是琴野,就有必要调查另一家羊肉包子铺,无<br/>论如何,两家是出了名的冤家对头。对啦。另一家的主人是谷村,<br/>和您还是老相识,让你去不会有麻烦吧?”司法主任试探着对我<br/>说。<br/><br/>  “是老相识就不便出面,了?我只好亲自去了。”<br/><br/>  司法主任自问自答,还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br/><br/>   <br/><br/>
发表于 2007-10-31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建议楼主一次别贴这么多好不?..</p><p>看得眼睛疼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