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湘阴县袁家铺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的起步之年,是袁家铺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
在这奋进的一年里,袁家铺镇党委、镇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湘阴快速融入长株潭一体化”为契机,巧用“天时地利人和”,团结一心,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高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拥有天时地利着力营造“人和”
湘阴县袁家铺镇,位于长沙至湘阴的中点。旧时为长沙经驿道入湘阴的第二铺,多袁姓人居住,故称袁家铺。
即将开工的京港澳附线过境袁家铺镇,长沙市芙蓉北路拓改穿越该镇,2008年该镇又被省委、省政府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滨湖示范区建设范围,经济社会发展可谓得尽天时地利之便!可是袁家铺镇的领导班子成员心里都清楚: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拥有了“天时地利”,如果没有人的积极努力,也很难说会有很大的作为。所以袁家铺镇从一开年就从以着力营造“人和”环境来应对“天时地利”的机遇。所谓“人和”,就是要努力塑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有一个让人创业、促人创业、使人成就大业的宽松舞台和环境。
为了达到“人和”,袁家铺镇从解放思想入手。镇党委书记徐介民、镇长熊巍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围绕发展氛围浓不浓、开放意识强不强、经济环境优不优、工作作风实不实、为政廉不廉等五个方面展开大讨论,通过讨论,全镇干部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应该做到“五克服五增强”:即克服小富即满、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克服封闭保守意识,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克服狭隘的小团体利益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克服无所事事、贪图享受的工作观念,增强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的办事观念;克服自私自利观念,增强廉洁为民意识。
立足实干创新推动经济飞跃
思想的马达已经启动,“实干兴镇,创业为民”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
通过全体干部的不懈努力,袁家铺镇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发展。洋沙湖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村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近1.2亿元,征地达3500亩。引进的彩丰印务包装厂即将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年纳税140万元以上。配合县工业园做好了锦旺钢箔板、毛巾集团、英波达二期工程等项目的征地拆迁。镇属春鲜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又投入30万元,对原有的生产车间进行更新和改造,预计明年可纳税达40万元。
2008年,袁家铺镇财政税收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1月份,税收完成173.6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95%。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镇今年共完成植树12.6万株,开发荒山360亩,硬化村组公路9.4公里,新建沼气池130口。同时投资230万元,对全镇的交通主干道八甲至罗塘7.5公里公路进行全面硬化。水利建设方面,今年来,对镇属5处排渍抗旱机埠进行了全面维修,新开渠道2860米,蔬洗渠系2.6万米,改善灌溉面积820亩,全镇共投入资金96万元,维修各类机埠53处,
清风润泽乡野民心促进和谐
人民群众的利与益、忧与乐,是袁家铺镇新一届镇党委、镇政府永远的牵挂。围绕惠农、富农这一主线,袁家铺镇党政班子协调镇属部门通力协作,架起了一座座知民情、分民忧、保民利、安民生的“连心桥”。一年来,他们始终重视农民的利益,切实为民办实事,用满腔热血和情爱谱写了一曲服务“三农”的壮歌!
今年来,全镇新增低保户185户,并将全镇民政对象,1000余人的救济资金全面实行打卡发放。截止目前,共发放优抚金126956元、五保金67500元、低保金87540元、临时性救济金24500元。针对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和因征地而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通过举办就业培训和专场招聘会,全镇转移富余劳动力3600余人,创劳务收入4200多万元。今年来,镇财政筹资30余万元,完成了卫生院的整体搬迁工作,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器械的配备;同时,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宣传力度,2009年参合率达95%以上,妥善地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为了保稳定创和谐,稳定社会大局,镇党委、镇政府立足于本镇实际,精心组织,宣传发动了历时三个月的“干部进农户”活动。全镇干部带着情感入农户,听民声、解民难、释民疑、办实事,共走访了五个村53个组中1200余户中的731户。同时,开展了禁毒、禁赌、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烟花炮竹专项整治等活动。
发展的宏图已经绘就,奋进的脚步已经迈开。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袁家铺镇人迎来百业昌、万事和的喜人局面。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在思想开放、奋发向上的袁家铺镇党政班子掌舵下,在全镇人民踏实勤奋摇桨下,袁家铺镇这只和谐奋进之舟,势必会不断向前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