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获悉,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通过了湖南省政府组织的审查,目前已进入立项阶段。依托大规模土地整理,洞庭湖区将被逐渐建设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长江流域国土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实施可新增耕地1.47万公顷(22.02万亩),增加粮食产能117.10万吨以上,可解决21万以上的人员就业,每年增加农业净产值20.55亿元。 建成永久性基本田予以保护 湖南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重大工程将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除或减缓各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影响,将项目区内耕地建设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标准优质粮田,并作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加以保护。 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防洪排涝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农田质量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大规模基本农田整理的系统效应和规模效应,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该项目还将大规模推广“超级稻”等现代农业科技,依托资源优势,进行相应的产业扶植。 第一期工程估算投资近70亿元 该负责人说,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建设总规模为76.13万公顷(1142万亩),本次申报立项的是第一期,建设规模为19.70万公顷(295.54万亩),由11个实施片区组成,涉及环洞庭湖区岳阳、常德、益阳、长沙等4个市的19个县级行政区。工程估算总投资69.62亿元,实施年限为5年(2009-2014年)。 资金筹措方面,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一方面将整合省、市、县三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资金重点投入,另一方面拟请湖南省政府整合其他涉农资金、社会融资为该重大工程筹集部分资金。由于湖南自筹资金还存在较大缺口,拟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申请,将该项目列入中央支持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项目投资范围。 风险小、见效快、示范带动作用大 据了解,洞庭湖区是我国少数几个光、热、水、土地资源都具有优势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之一,区内土地整理条件十分优越:一是耕地分布集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利于发挥重大工程的规模效益和系统效应;二是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土地整理工程条件良好;三是区内骨干基础设施运行状况良好;四是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新增耕地质量高,投资效益显著,单位投资新增粮食产能位列全国前列;五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验丰富,有成熟的项目管理制度;六是重大工程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欢迎,各地参与热情高。 因此,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具有风险小、见效快和示范带动作用大的特点,湖南将从配套资金、组织管理、项目运营等方面都有能力切实保障重大工程顺利实施。 今年湖南共计划2个重大工程 湖南属于农业大省,土地开发整理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国家特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区开展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湖南还准备在南部的永州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成果已经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