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71|回复: 5

大家都来出主意,怎样才能降低房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5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们以为一定要财大气粗才能做开发商?你们错了,开发商大部分一开始都是空手套白狼,关系比资金重要的多,地才是一切的本,只要跟政府关系够硬,拿到了地,那银行都巴巴的跑来,乖乖的给你贷款。
  
    你以为开发商都是自掏腰包?你们又错了,土地转让金都是贷款的,修楼盖房都是承建商垫资的,开发商没掏几个钱!
  
    你觉得盖好房子,开发商该卖房了吧,这次还是错了,开发商在开盘之前,会搞个内部认购,至少一半以上的房子都给内部认购掉,这个很多人知道了,其实就是找人向银行贷款买房,这哦其实就是自己卖给自己,但也是变相把楼盘以市价卖给银行,说白了就是产权变换一下,这银行的钱就全进到开发商的腰包了,真正想买房的老姓,第一次几乎没有能买到心仪的房子,基本都是“卖掉了”,然后过两天告诉你说有人退房,其实这都是把内部认购的房子转移到老百姓手里,钞票再一次进入开发商的腰包。
  
    你觉得开发商拿到钱了,就该去还银行贷款了吧,这次还是错了,开发商怎么会那么傻,进了口袋的钱还掏出来?开发商会用这些款子再去拿地,只要拿到土地,随便哪个银行都乖乖的撅着屁股上门来。
  
    如果你们问银行就这么傻?我要告诉你,银行就是这么傻,开发商向银行贷款拿地,是用土地做抵押的,现在房子都盖好卖掉了,开发商就算还不了拿地的贷款,银行对这笔烂帐也没办法,只能去找政府,政府就把这块地再次出让,拆迁,补银行烂帐。所以你们没见吗,但凡成熟的开发商,都是拥有好几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钱就这么转来转去。心情好就还贷款给银行,心情不好就再说了。
  
    你们如果觉得政府是真心希望控制房价的,你们怎么老是错呢,真心觉得房价过高的,只是中央政府而已,但是中央政府手里没一寸土地,土地全是地方政府的。你们知道地方政府征地多少钱一亩吗?几万块而已,可卖给开发商多少钱吗?几百万一亩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就是GDP,土地就是政绩,土地就是繁荣昌盛。你说地方政府会听中央的吗?
  
    好啊,中央的话地方可以不听,那中央也不是吃软饭的,于是新政策出台了,土地转让从以前的出让制度变成今天的竞拍制度。而且中央一挥手,央企老大哥们出马了,老大哥们挥舞着钞票出现在一个个土地竞拍会现场,大家惊呼,中央要控制土地了。
  
    你们觉得央企出马了,房价有望回落了。怎么每次都错呢!现在要拿地不光靠关系了,只能是竞拍,这样很多小开发商是不行了,但是土地就基本都集中到几个大开发商手里,变相土地兼并啊。央企老大哥是不差钱,但民企拿不到地,还不能抬抬价?竞拍的时候多举举牌子,那价格就是几千万几千万的往上窜。央企再牛,我让你拿地的价格跟市场房价靠拢,我让你控制房价,你控制啊!地价就这么高,你老大哥不拿,我民企拿,前面说过了,甭管什么价格,只要土地在手,不怕钞票没有!
  
    老大哥们拿了地,那怎么办,只能盖房子卖掉,卖什么价?不可能低于地价吧。再说老大哥的钱哪儿来的,国家给的。国家的钱哪儿来的,从老百姓手里收的。是的,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国家从老百姓手里收钱买昂贵的土地盖成房子再以更贵的价格卖给老百姓。
  
    这就是房地产界的循环,政府,土地,银行,一次次的循环,生生不息,于是房价也就滚雪球一般。
发表于 2009-12-16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本拉丹在2009-12-15 19:52:00的发言:

买几套来喂猪,搞得乌烟瘴气。

搞得别的房子没人敢来住,

这样价钱就降下来了咯。

哈哈哈哈

 

算你狠.......

发表于 2009-12-16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本拉丹在2009-12-15 19:52:00的发言:

买几套来喂猪,搞得乌烟瘴气。

搞得别的房子没人敢来住,

这样价钱就降下来了咯。

哈哈哈哈

支持!
发表于 2009-12-15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几套来喂猪,搞得乌烟瘴气。

搞得别的房子没人敢来住,

这样价钱就降下来了咯。

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09-12-15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副部级官员自称买不起房 政府炒地促房价攀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10:07  新华网
副部级官员自称买不起房政府炒地促房价攀升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很多地方官员可能希望房价泡沫化,有些理论家的觉悟不如千年前的杜甫

  ■人物介绍

  贺铿,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会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

  泡沫两大推手

  1.地方政府炒地,导致地王频出。

  2.老百姓炒房,房价虚高。

  解决两大对策

  1.规定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全归中央财政。

  2.规定对炒房收益征收80%的惩罚重税。

  中国的房价到底有没有泡沫存在,未来一年房价到底会不会降?这些问题我们几乎无法找到答案,但在12月13日的央视《面对面》节目中,我们首次听到这样一个清晰的声音。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在节目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存在泡沫,造成泡沫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炒地和炒房,而且地方政府和某些专家希望泡沫存在,这样他们才有钱花,他们甚至还不如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诗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我是副部级官员,也买不起房

  记者:我冒昧地问一下,您是副部级官员,以您的工资能买得起房吗?

  贺铿:买不起。我说你买一套也挺难的。

  记者:我反正买不起。

  贺铿:你这样的收入,名主持人,我这样的干部级别都不能为自己买一套像样的住房,那更多的人就没有办法买了。

  记者:所有人都很关心现在的房价正常吗?

  贺铿:房地产现在的问题。一个是有泡沫,第二个是现在是在炒房,而不是真正有人买得起房子,不是使居者有其屋。

  记者:您的观点很鲜明?

  贺铿:我的观点一直是非常鲜明的,房地产部分城市有泡沫,原因是两个,一个是政府炒地,另外一个是社会资金炒房。

  记者:政府炒地?

  贺铿:我们的地王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形成?地都是国有的,都是政府管的,这不是政府炒地是什么?

  记者:地方政府觉得我就靠这点土地出让金了。

  贺铿:你能靠吗?土地不是国有的么,是你地方的吗。

  记者:现在分税制,大部分钱交给中央政府了,我发展城市其他的资金从哪儿来?从土地出让金来,这是现实。

  贺铿:从你的财政用钱来讲,你就不从国家经济的安全性来想。既然土地是国有,中央财政收回来应该是合理合法。然后中央拿了这个钱,该转移给你的转移给你,该转移到更需要钱的地方,我转移到更需要钱的地方。

  有的理论家觉悟不如千年前的杜甫

  贺铿:社会资金炒房,他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再转手,再赚钱,所以有的有钱人一买不是一套两套,是十套二十套,他买到这里压根是不住的,等到有个好价钱我卖了。

  记者:您这个判断的依据从哪儿来?

  贺铿:许多都做过调查,北京好多房子一开盘的话,都是跑去买十套二十套不是稀奇事。我们作为一个民生产业,应该是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才对。我说我们现在有一些商人,有一些理论家,我说得很刻薄,我说还不如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甫的观点。诗人杜甫他把房地产的性质说得非常的清楚,干什么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盖房子给寒士们住的,要让大多数人买得起房子这才是正道。

  很多地方官员可能希望房价泡沫化

  贺铿:对于房地产的调控办法,我说两点,把土地转让金,中央财政收了,限制遏制地方政府炒地。第二,卖一个房子,通过卖房子赚钱,我收你的,高高地收你个人所得税。比方说你买一套房子,两百万买的,你现在三百万卖出去的,你赚了一百万,我随便说一下,我收你80万的个人所得税,我看你还炒不炒。

  记者:征高税这话出来肯定会有一些人骂。

  贺铿:肯定有人骂,但是我相信十三亿当中有十二亿半是拥护的。

  记者:这点从技术上来讲也不难实现,为什么我们说遏制房价这么多年没有实现?

  贺铿:我认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可能就希望房子维持一种泡沫化的状况,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有钱用。他不考虑整个国民经济是不是健康发展的问题。

  虚高的房价迟早总会落下来

  记者:您觉得这个危机会对明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启示?

  贺铿:应该说对明年的工作有什么启示,迪拜事件再次说明金融危机的引线是房地产,近二十年来的金融危机没有一起不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而引起的。

  记者:比如说?

  贺铿:比如说巴西的房地产,比方说亚洲金融危机的泰国的房地产,比如说香港金融危机的房地产,日本的金融危机的房地产,乃至这次迪拜的债务危机的房地产,都是房地产引起的,无一例外。

  记者:是因为房地产当中什么问题?

  贺铿:形成泡沫,过热,价钱虚高,到了虚高总有个落下来的。

  记者:都是一个模式吗?

  贺铿:基本上一个模式。

  记者:这是规律吗?

  贺铿:是不是规律我不知道,这是现象。

  记者:这种现象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在2007年的时候当时大家就在说房地产的拐点一定要来,但是金融危机一来,谁也不再谈这个话题了,大家现在又要依靠房地产业来向上拉动,还会来吗,这个拐点?

  贺铿:我相信会来的。我认为一部分城市房地产有泡沫,迟早它要恢复到正常。

发表于 2009-12-15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不买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