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90|回复: 4

[转帖]省直管县”改革推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5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推进过程中,原来处在省与县之间的地级市,其职能与定位成为一个焦点问题。那么改革如何明确三级财政职责,兼顾省、市、县三方利益,在既确保相对扁平化的运行体制时,又能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呢?
<p>&nbsp;&nbsp;&nbsp;&nbsp;昨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教授<!--ADV_CONTENT-->、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友良。去年11月,由他参与并起草的《湖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建议方案》对外发布。
<p> <strong> 地级市有更多精力发展中心区域 </strong>
<p>&nbsp;&nbsp;&nbsp;&nbsp;潇湘晨报:有人认为这一改革有利于欠发达县,但于财政收入较高的县级市不利,尤其是有些县级市和地级市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断筋取筋”,您如何看?
<p>&nbsp;&nbsp;&nbsp;&nbsp;张友良:这种声音确实存在。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对“省管县”改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它最核心的还是通过重新调整税收收入分配,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背后体现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这样的改革思路下,大家可以看到,“省管县”改革不是虚化地级市,而是重新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范围,确保财权与事权相一致。从表面上看,市的实际收入可能少了,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支出范围也小了,那么改革后它有更多的气力来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p>&nbsp;&nbsp;&nbsp;&nbsp;此外,改革的内容还包括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都要求实现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这种扁平化的管理体制有助于提升行政效率,推动财税管理的精细化,更好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p> <strong> 改革后需重新定位市和县的职能 </strong>
<p>&nbsp;&nbsp;&nbsp;&nbsp;潇湘晨报:我们注意到这次“省直管县”改革,并不是一刀切,而是考虑到一些地方的特殊性,事实上也有部分市提出要将其所属的县市保留市管体制,对此,您怎样看?
<p>&nbsp;&nbsp;&nbsp;&nbsp;张友良:任何改革都会有阻力,市一级提出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包括这次改革因地制宜,湘西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纳入,长沙市的长沙、望城县也未纳入,我想省里之所以这样做,主要也是为了考虑更好地推进改革。
<p>&nbsp;&nbsp;&nbsp;&nbsp;至于你说的保留市管体制和今后有可能产生的行政区划变更,比如说这些县级市或者强县并入地级市成为区的问题,也是有可能存在的,不过真正要进行行政区划变更,需要国务院批准,颇有难度。
<p>&nbsp;&nbsp;&nbsp;&nbsp;除了分税重新调整收入外,“省直管县”改革后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要重新定位市和县级政府的职能,市和县分治,在经济上相互不再是“父子”关系,各自均由省直管,这样就要重新定位市和县的功能,比如说市的职能要有增有减,县的职能要合理扩充,具体怎么做,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认真细致地研究和部署,尤其是要避免以前市、县共同投入的项目或公共服务不能断档。
<p>&nbsp;&nbsp;&nbsp;&nbsp;二是改革后不能“均贫富”。湖南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有些地方财政收入较高,有些地方缺乏资源也没什么企业,实施“省直管县”后这种差别仍将存在。由于省级财政总收入很难一下子呈现爆发式增长,对欠发达的县来说,完全依赖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也不现实,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适当扩大市辖区范围,让有能力的市多承担一些发展的责任。同时,为了提高各地方政府增收的积极性,省里也应该执行差别化的激励制度,要对有贡献的地区予以奖励,同时对困难地区予以扶持。</p>
发表于 2010-1-15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省直管县”改革推进

[转帖]省直管县”改革推进
<br/>
发表于 2010-1-15 1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要动起来才会有活力和机会........
发表于 2010-1-18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长株潭、湘西州还有其它自治县不搞财政直管?</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10:02:08编辑过]
发表于 2010-1-18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少数民族地区是谨慎改革的。长株潭不直管是适应现阶段发展潮流的,很多县势必要改区</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