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排名,从小学生的成绩单到各种会议报道里都可以看出来。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先生,昨天就城市排名问题发表意见,称天津才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根本没法比(今日《南方都市报》)。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地域之争是最容易撩拨网友神经的,某些网站甚至故意制造地域争端以吸引流量和关注。饶校长这次抛出这么个话题,引发关注是必然的了。毕竟,聚集在人民大会堂内外的中外记者比代表委员还多,但他们能找到又能报道的新闻点却又很有限,蚊子见血,焉有不扑上去的道理?
10年前,《新周刊》杂志把成都命名为“第四城”,引起了许多城市的不满,不满的当然是自认为可以一争第四城名衔的,包括重庆、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而当时《新周刊》在命名第四城之前,先是列举了理所当然的前三城:北京、上海、广州。饶校长估计没有看过那个报道,不然早就要替天津抱不平了:堂堂老牌直辖市,不但没排上第三,居然连第四也没轮到!
事实上,中国城市之间到底应该怎么排名,因为住建部没有以官方名义组织权威评比,大家都只能自说自话。从“讲政治”的高度,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无疑是前四大,因为他们都是直辖市。而如果要“拼经济”,以G D P总量论,上海北京仍然居前,天津重庆则要靠边站了,有广州深圳呢。以上两项都是有可比性的,其他指标则见仁见智了。
传统的教科书上,通常把上海称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理由是上海人最多。但我们都知道,自从有了重庆直辖市后,上海就没办法靠这个当第一了,甚至连传统的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城市东京、纽约、墨西哥城,都要甘拜下风,重庆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大总是好的,羊大为美嘛。从小教科书就告诉我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但是,大和强,其实并不是一样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狮子的大和猪的大,完全就是两回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竞争力强是最重要的,并不在于规模的庞大,通用汽车很大,但它落到了破产的境地;中国的银行都很大,但它们制造了无数的坏账,需要纳税人用钱去填补窟窿。比拼大小,还是以大为美的传统思维在作怪———要知道,美这个字,是几千年前造出来的,今时不同往日,世界变了。
不比大,比和谐,才符合当前的主旋律。孔夫子虽然是古人,但现在也很主旋律,他心目中的和谐之城,是“近者悦,远者来”。以这样的标准,深圳、东莞就很有竞争力,本地人很愉快,外地人纷纷来———比例甚至占到80%。不过,孔夫子要是活过来,看看深圳和东莞的那些工厂,和在工厂里打工的年轻人的生活状况,恐怕也得把那句话吞回去。评定城市竞争的标准,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城市或者国家来说,人民满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甚至不必要的。 (本文来源:南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