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湘阴县三塘酱厂调查(农村经济<br/>
观察)<br/>
<br/>
<p>
□国务院研究室调查组<br/>
</p><p>
在湘阴县三塘乡,随处可见两三层高的农家楼。这<br/>
些农家楼,多数是农民靠种植头致富新建的,农民把<br/>
这些农家楼房叫“头楼”。9 0 年代初期,这个乡还<br/>
是个穷乡,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1 6 个乡镇中排倒数第<br/>
一位;<font style="color: rgb(255, 0, 0);" size="4">到了1 9 9 6 年,三塘乡税收排名全县第一,农<br/>
民人均纯收入1 8 0 0 元,比全县平均1 5 8 0 元高1 <br/>
4 %,跃居全县第三位。</font><br/>
</p><p>
短短几年,三塘乡经济何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可以<br/>
说是得益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得益于有三塘酱厂这<br/>
样真正带动农业发展、让农民得利的好龙头企业。<br/>
</p><p>
坚持为农服务的经营方向<br/>
</p><p>
三塘乡酱厂坚持让利于农,扶持农业,带动农民致<br/>
富。主要做法有三条:一是制定最低保护价。对农民种<br/>
植的头实行保护价收购。保护价按稻谷与头的价格<br/>
1 ∶2 计算,稻谷价格以市场价为准。若发生市场价低<br/>
于保护价,酱厂按保护价全部收购。二是实行利润返还<br/>
。在经营年度结束时,酱厂将头加工、销售所得净利<br/>
润,除留一部分作为再生产资金和社会公益资金外,按<br/>
农户交售头数量向农户返还利润。1 9 9 4 、1 9 9 <br/>
5 、1 9 9 6 年,农民交售头每5 0 公斤价格分别为<br/>
3 5 元、8 0 元、1 3 0 元,加工、销售利润返还分别<br/>
为1 0 元、3 0 元、4 5 元,利润返还后比出售原产品<br/>
所得分别增加2 9 %、3 8 %、3 5 %,基本上使原料<br/>
生产者获得了应该得到的平均利润。三是代替农民交纳<br/>
乡统筹和村提留,每年上交3 0 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br/>
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r/>
</p><p>
反哺农业,支持农业发展。三塘乡酱厂发展壮大以<br/>
后,每年都拿出企业利润1 5 %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br/>
产的发展。一是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几年来<br/>
,为解决排涝抗旱问题,企业先后投资1 0 0 多万元为<br/>
农民兴建了三个电排灌站。二是代替农民交纳头特产<br/>
税。为保证农民自有生产资金逐年增加,近几年企业一<br/>
直代替农民交纳特产税。1 9 9 6 年代交2 0 万元,约<br/>
占农户全部交税金额的2 5 %。三是为农民技术培训投<br/>
资。企业舍得花大钱培训农民,推广农业技术。企业选<br/>
派8 名青年农民去日本学习头种植技术,并请日本技<br/>
术人员来三塘传授技术。近年来,企业用于农业技术培<br/>
训推广的资金已达1 0 0 多万元。<br/>
</p><p>
实行科学的经营策略<br/>
</p><p>
这个厂从产业化经营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十分重视<br/>
让农民参与监督管理。一是评验出售头的质量和等级<br/>
。农户出售头的质量和等级,由农民代表、本乡农民<br/>
中的县乡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各一名组成评定小组来评定<br/>
。二是参与企业制定头收购价格,反映农在生产销<br/>
售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前年农民反映头收购价格偏低<br/>
,企业留下利润增加过多,年度结算时,企业听取了农<br/>
民意见,增加了对农民的利润返还,当年利润返还达1 <br/>
1 0 万元。三是审查、监督酱厂经营财务结算。在经营<br/>
年度结束时,农民推选办事公正和有责任心的农民代表<br/>
、县乡人大代表和村组干部,监督酱厂全年经营和财务<br/>
账目,和厂子一起决定当年经营利润中各种资金留存数<br/>
额和向农户分利数额。<br/>
</p><p>
开拓两个销售市场。三塘酱厂面对头销售市场的<br/>
激烈竞争,在抓好国内销售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国际<br/>
市场,不断提高头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现在这个<br/>
厂3 0 %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7 0 %的产品销往国<br/>
际市场。与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欧美等国<br/>
家,建立了稳定顺畅的销售渠道,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br/>
经济效益。<br/>
</p><p>
按市场需求决定种植、加工计划。三塘酱厂坚持以<br/>
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决定加工、引导生产。他们主<br/>
要坚持两条:一是以国际国内订货量安排加工,以加工<br/>
需要量安排农户生产计划。二是为保证种植面积,又不<br/>
发生头与粮食争地,采取有计划地开发坡岗地和部分<br/>
粮田实行一季稻一季头轮作,既保证了加工有原料,<br/>
又保证了粮食生产。<br/>
</p><p>
以产品质量增效取胜。为掌握头种植和加工技术<br/>
,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这个厂注重加强技术研究和开<br/>
发,学习借鉴日本先进经验。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br/>
头亩产量平均从4 0 0 公斤左右提高到1 2 5 0 公斤。<br/>
<br/>
</p><p>
几点启示<br/>
</p><p>
从三塘酱厂的经营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农业产业化<br/>
经营的方向和前景,从中得到了一些十分有益的启示。<br/>
<br/>
</p><p>
让农民得利,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生命力,才能调<br/>
动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农业<br/>
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加工和销售利润中的一<br/>
部分返还给农民,逐步使龙头企业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br/>
体。这样的产业化经营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r/>
</p><p>
农民参与管理,农民才能把企业当做自己的来办。<br/>
三塘酱厂与农民关系十分融洽,其中重要原因是让农民<br/>
参与经营管理。要把龙头企业自身管理同农民参与管理<br/>
紧密结合起来,让农民参与经营,对企业运营行为实行<br/>
监督,建立新型的企农关系。这样,才能增强农民的责<br/>
任感。<br/>
</p><p>
龙头企业向农业返利、反哺农业的过程,实质是建<br/>
设“第一车间”的过程,是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也是龙<br/>
头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一些龙头企业并没有<br/>
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经<br/>
营,龙头企业积累农业发展资金,反哺农业,是今后增<br/>
加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途径。<br/>
</p><p>
重视科技进步,龙头企业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龙<br/>
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获得农民的支持,实质<br/>
上是得到了廉价的土地与人力资源,并由此获得资源优<br/>
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市场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一<br/>
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在市场上站得住脚,还要靠<br/>
科技进步。<br/>
</p><p>
《人民日报》(1 9 9 8 0 2 0 5 九版)<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