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40|回复: 4

[转帖]山水靓城入画来(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5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转帖]山水靓城入画来(组图)

[转帖]山水靓城入画来(组图)
<br/>

[转帖]山水靓城入画来(组图)

[转帖]山水靓城入画来(组图)
<br/>

[转帖]山水靓城入画来(组图)

[转帖]山水靓城入画来(组图)
</p>
<p>&nbsp;</p>
<p><br/> 文/图 记者 廖海波 特约记者 吴常龙<br/><br/>  城区干道花木扶疏,沿江走廊生态休闲,社区广场载歌载舞,郊家农院赏心悦目……漫步湘阴县城,路在绿中,房在园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一座具有山水园林风格、乡土文化气息和现代城市风貌的园林生态新城,正如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br/><br/>  东枕青山,西拥湘资,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赋予湘阴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内涵。近年来,该县围绕“建设山水之城、人文之城、宜居之城”的目标,以完善框架、强化功能、彰显特色、贴近民生为着力点,大做播绿、活水、宜居、民生文章,切实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科学规划 提升城市品位<br/><br/>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灵魂。为充分挖掘湘阴的历史文化底蕴,科学地把现代文明、历史神韵、自然特色融于城市建设,把特色文化融入城市景观,湘阴县委、政府编制了《湘阴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和《新城区详细规划》,确定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出发点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城市“东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山水之城、人文之城、宜居之城”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br/><br/>  一座城市的崛起需要决策者的睿智、勇气和决心。湘阴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伟良告诉记者:“城市建设就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舒心,过得满意。紧扣县委、县政府城市建设发展纲要,我们把推进城市建设进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着力加快发展平台的构建和推进适宜人居环境建设的步伐。”<br/><br/>  近年来,湘阴坚持把规划意识融入城市发展之中,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提高城市品位,扮靓城市风貌,融合传统与现代、文明与繁荣为核心内容,立足长远,科学布局,努力创特色、抓精品、上档次,将城市建设纳入到了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br/><br/>  生态是城市的魅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湘阴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增绿布景,拓展生态空间,打造现代园林城市。大树进城、奇石入园、小品入林、鲜花增韵、雕塑布景等美化项目全面铺开、相继建成,城区绿化逐步形成了多树种搭配、乔灌草结合的风景带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花园”。<br/><br/>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与骨骼,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湘阴积极加大城区道路建设投入,完成了城区多条主次干道的兴建、拓宽、翻修及背街小巷升级改造,使城区街路变得更加平整宽阔,交通更加畅通无阻,初步形成了八纵六横一环线的交通骨架,路网架构日趋完善。<br/><br/>  创卫牵总、规划引领。县财政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县城果皮箱、垃圾围站、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引资1亿元启动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还举行了环境改善倡导活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如今的湘阴县城,是集贸归市、垃圾归箱、建筑归线、车辆归泊位,商户经营归店。<br/><br/>  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为湘阴的城市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统计,近十年,湘阴城市建设投资累积达30亿元,城区人口增加至16万,面积拓展达30平方公里,放眼湘阴大地,城际通衢,路网融通,绿地如砥,园林成韵,碧河秋月共一色,流光溢彩耀美景,历史、人文、现代相融合,生态、旅游、城建连一体的湘阴新城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多元经营 盘活城市资源<br/><br/>  如果说,高起点规划为湘阴县城建设把准了“方向盘”,那么“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思路,则为该县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器”。<br/><br/>  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为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融得进、用得好、还得出”,这是湘阴城建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勉励。近年来,湘阴城建公司按照县委、县政府重要部署,认真研究了该县城投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按照“政府入口,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融资方式,继续盘活和经营城市资源,实现政府资产的增值保值,在融资、投资、回报、偿债等方面已形成良性互动,逐步形成“投资—融资—建设—增值—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发展之路。<br/><br/>  栽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该县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举招商引资,近年来,共引进城建投资项目96个,土地签约收入26.5亿元。其中2007年签约的洋沙湖生态旅游渡假村项目是湘阴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先期启动资金近20亿元。该项目由生态农业示范区、体育运动基地、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旅游度假区构成。项目建成后将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人文生态环境最优的国际旅游地产项目之一。<br/><br/>  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盘活土地经营市场,尝试联动效应,增加政府财政收益。土地收益是城市建设的源头活水,在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该县坚持收地、盘地、造地、增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掌控土地资源,把政府的最大资产盘活用好,保障城市建设用地和资金需求。目前,该县县城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率达到100%,土地由十年前的10万元/亩升值到现在的近160万元/亩。<br/><br/>  坚持经营城市理念,把城市基础设施推向市场,广泛引资,多元化、多渠道增加城镇建设投入。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享用商品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等城市建设项目实行商品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难题。<br/><br/>  目前,该县城区建设基本形成了城建、交通、土地、电业等部门以及个人、集体、社会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逐步走出一条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的融资新路子。人文拆迁 构建和谐关系<br/><br/>  城市拆迁和安置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切身利益的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妥善处理好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拆迁,对于从事城市拆迁工作的干部而言,是一个宗旨观念、责任意识、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等综合素质的考验,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配合。<br/><br/>  在推进城市拆迁工作的同时,湘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运用“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依法拆迁、人性化实施”工作方法,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广大拆迁户居住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采取产权置换、异地安置、货币补偿三种方式,积极推进安置工作,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征地拆迁作为城市建设的开路先锋,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干城市拆迁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好态度和好家庭,入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历千辛万苦是我们拆迁工作人员干好城镇拆迁工作的"法宝"”,湘阴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总经理刘伟良介绍说,“拆迁既要讲政策,也要讲究工作艺术,既要耐心,也要细心,更要爱心、同情心、理解心。”<br/><br/>  在城建公司领导层表率下,该公司41管理和技术人员积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严格执行拆迁政策,大力推行阳光拆迁、友情拆迁和人性化拆迁,有效地推进了房屋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用激情、智慧、热血和汗水,绘就出一幅大绿、大水、大空间的动人画卷。他们还经常主动放弃节假日、牺牲双休日,不分白天黑夜,东家进、西家出,不厌其烦地向拆迁户讲政策、做工作,“五+二”、“白+黑”成为他们的常用工作法则……如此种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耐心和真情感化着一个个拆迁户。<br/><br/>  正因为有这样一支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职工队伍,有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模范带头,才奏响了该县和谐拆迁的主旋律,有效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经商、居住条件,带动了县城商业经济的大发展。人性建设 凸显城市亮点<br/><br/>  为地区谋发展,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这是城市建设的初衷,也是搞好城市建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近年来,湘阴县在加快实施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竭力打造依山傍水、灵动开阔、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环境优美、服务市民的活动空间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br/><br/>  万事民为先。该县坚持富民、惠民、利民的原则,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城市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br/><br/>  2003年,新世纪大道竣工,大道通衢,花团锦簇,行车更为安全、畅通、快捷、舒适;2005年,县四大家行政办公大楼、国土大厦相继竣工建成,县劳动局、城建投、农业局等相继搬迁,逐步形成了新世纪大道行政办公区;2010年,东湖生态公园、沿湖风光带、白水江风光带建设如火如荼,一湾碧水,十里长堤,垂柳依依,鸟飞鱼翔。<br/><br/>  东湖、洋沙湖展城市水乡风景。近年来,湘阴县整合山水文化特色资源,将傍依城区的东湖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在湖滨路北侧打造出绿色休闲区域,将原有的区块性水域,整合成水乡特色的东湖商业中心。<br/><br/>  洋沙湖山水、人文资源优化整合,完成了洋沙湖沿湖绿化和3公里的滨江大道沿江风光带建设。绿树红花,映衬着蓝天碧水,湘阴县的人居环境得以大幅提升,山水之城特色日趋显现。<br/><br/>  两大广场成为市民健身怡神的大舞台。左宗棠广场占地近百亩,风景秀美、水韵悠扬,成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经典,为市民提供了休憩、锻炼、游乐的欢乐园;滨江广场绿阴掩映,珍草名花争奇斗艳,清晨,晨练大军长蛇摆阵;傍晚,载歌载舞如火如荼。<br/><br/>  三大商业中心俨如购物天堂。岳州窑、东湖、左宗棠三大商业中心鳞次栉比。这里消费商品琳琅满目,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肯德基、苏宁电器等全国知名企业在这里落户。三大商业中心为刺激湘阴消费市场,增加县级财政收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br/><br/>  一大批城市建设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就像一支支欢快跳跃的音符,奏响着湘阴城市建设的精彩华章,也诠释着县委、县政府以城市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利民惠民的宏韬伟略。<br/><br/>  青山碧水诗情溢,古韵新风齐映辉。奋进中的湘阴,处处蕴含着实力,流淌着活力,洋溢着和谐,在科学规划、和谐发展、跨越前进的征程上,一座“显山、露水、彰文、宜居”的山水园林名城正向我们走来;一座基础设施完备、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正日益成型。</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19:48:0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15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最后那一幅广场...好象是比较PL</p>
<p>&nbsp;</p>
<p>以前没觉得</p>
<p>&nbsp;</p>
<p>&nbsp;</p>
发表于 2011-6-15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比我去年回去看起来好多了,树都变绿了。看来湘阴的城市建设还不差嘛。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唯独爱你</i>在2011-6-15 20:46:00的发言:</b><br/>不错,比我去年回去看起来好多了,树都变绿了。看来湘阴的城市建设还不差嘛。 </div>
<p>&nbsp;</p>
<p>&nbsp;</p>
<p>官文,主要是给大家看看湘阴的变化。图片拍得漂亮。</p>
发表于 2011-6-16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成绩是肯定的,不过要再加力。</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