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class="fst"> </div><div align="center"><div class="fst"><div class="fstdiv3"><font id="hughCont"> 唐,李白府第。 <br/> 花园。满池的菡萏已经尽残,剩下些枯黄色的叶杆。池边,白衣飘飘。舞剑的声音。空气里传来残荷的清香。 <br/> “五月天山雪, <br/> 无花只有寒。 <br/> 笛中闻折柳, <br/> 春色未曾看。 <br/> 晓战随金鼓, <br/> 宵眠抱玉鞍。 <br/> 愿将腰下剑, <br/> 只为斩楼兰。” <br/> “哈哈哈,好剑,既有此剑,为什么不上阵杀敌,尽吟些诗有个屁用!”房顶上竟传过来人说话的声音。红披风,紫金冠,黑色镶珠朝天靴。声音清脆,有力,密如电波。 <br/> 李白提足跃上房顶。那人已飘至对面光秃秃的树丫上。 <br/> 李白再追,那人再躲,口里忽然吟道: <br/> “青海长云暗雪山, <br/> 孤城遥望玉门关。 <br/> 黄沙百战穿金甲, <br/> 不斩楼兰终不还!” <br/> 李白索性站在屋顶上,嘲笑道: <br/> “阁下好轻功,可惜中看不中用,胆子也忒小了点,有本事就来比划比划!” <br/> 那人飞身飘向李白,手中多了一节病歪歪的树枝。 <br/> 李白收剑进鞘,连连躲开刺来的树枝。那人加快了步伐。李白被影子包围着,如风涛般的呼呼声把李白弄得心烦气燥。岂不知心烦气燥是练武习文者的大忌,慢慢地竟有些自乱阵脚。愈乱愈烦,愈烦愈乱。步伐也渐渐踉跄起来。头上,肩边,胳膊,都被一一点到。此时李白再想拔剑,已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 <br/> 心中突然一阵狂躁。 <br/> 那人忽然止住,向远方奔去。李白抽出剑,发力向前。连追了七八里路,那人突然停下。 <br/> <br/> 残阳如血。山下。孤亭。一桌美味。两位亭亭玉立的女子。 <br/> <br/> 那人拔剑。金属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如驼铃,如泉流击石,如环佩叮当。满地的落叶被剑锋卷起,一片金黄遮蔽了孤亭。 <br/> 那人的剑,快、准、苍劲。 <br/> 李白的剑,飘、活、灵巧。 <br/> 天色渐渐地暗淡下去。灯笼点起。两位亭亭女子静静地站在亭内,美目盼兮,手中的灯笼映红了她们的淡妆。 <br/> 风起,骤寒。剑与剑难分难解。 <br/> 树上寒鸦叫。不知什么时候,亭里多了一个身着铠甲的将军。将军的脸躲在烛影里,一双闪着神采的眼睛如灯火般在这暮色黯然的山下跳动。将军红缨枪上的红缨被风吹起。 <br/> 枪起,挑剑,李白退,那人也退,将军站在铺满落叶的亭前。晚风撩起了他肩上的黑色披风。 <br/> 那人笑,拱手向着将军,道:“武先生,别来无恙。” <br/> 将军还礼道:“慈恩寺之约,我还是记得的,哈哈哈!”又转向李白,横枪拱手道:“太白兄还是老样子!” <br/> 李白如梦醒般收剑,快步上前,握住将军的手。 <br/> 山风明灭。 <br/> 孤亭不孤。 <br/> 酒。诗。剑。箫管吹奏《忆秦娥》 <br/> “箫声咽, <br/> 秦娥梦断秦搂月。 <br/> 秦楼月, <br/> 年年柳色, <br/> 霸陵伤别。 <br/> 乐游原上清秋节, <br/> 咸阳古道音尘绝。 <br/> 音尘绝, <br/> 西风残照, <br/> 汉家陵阙。” <br/> 歌声婉转,开阔,又杂以怀古伤今的气象,三人的眼泪不知不觉已盈满眼眶。 <br/> 李白舞剑。剑影笼罩。人影恍惚。空中飞舞的落叶被切割成更小的碎片,在暗夜的灯火里零落如雨。 <br/> <br/> 此刻,城内紫禁宫中,唐明皇和他的爱妃正在沐浴。 <br/> <br/> 华清池。杨妃肤如凝脂,醉眼婆娑。她斜斜地依靠在明皇多毛的胸前。 <br/> 梁上,一个黑衣人的身影。 <br/> 杨妃拿起池边的白色浴巾,缓缓出浴。 <br/> 丰乳肥臀。 <br/> 天香国色。 <br/> 云鬓堆雾, <br/> 唇绽樱颗。 <br/> 娇羞无力, <br/> 绵软细酥。 <br/> 白色浴巾围住她多肉的腰。 <br/> 黑衣人在梁上静默,他肺内的空气进出不顺,竟有些压抑。 <br/> 郁闷。 <br/> 烦躁。 <br/> 明皇赤裸着身子向杨妃追去。杨妃咯咯的笑声在华清池的上空宛若天籁。 <br/> 明皇扯去杨妃围在腰间的浴巾。 <br/> 吻。 <br/> 香酥缠绵。 <br/> 提剑,清脆的环佩声响起,黑衣人从梁上跃下。 <br/> 杨妃回眸,惊叫。 <br/> 明皇回头,惊叫:“刺客,有刺客!” <br/> 乱。御林军操戈吆喝的声音。 <br/> 剑向杨妃刺去,黑衣人高声道: <br/> “贱人,淫我宫闱,昏我国君!” <br/> 明皇躲在焚香炉的后面,颤巍巍地伸出半个脑袋。他看见他的女人用手捂住心窝。 <br/> 黑衣人已经不见踪影。 <br/> 明皇用散落在身旁的白袍遮住自己的身体,方才跑向女人。 <br/> “爱妃!” <br/> 杨妃紧捂心口的手不停地颤抖。 <br/> 鲜血,从她的手指缝中渗出。 <br/> 血顺着她的腿流了一地。 <br/> 她发出低沉的“啊”声。凄厉而又庄重。 <br/> 明皇还在喊“爱妃”,可惜杨妃终于失去了听觉,倒在迟到的明皇身上。 <br/> 血,流了一地。华清池的水渗入了血。鲜红的血在池水中缓缓下沉,融释,如一朵凄美而艳丽的花。 <br/><br/> 长安城外的孤亭。酒意阑珊。 那人已经大醉,嘴里还在咕哝着: <br/> “太白的诗,好,好,剑,差了点,不,不如我。到边关杀敌还是我行。” <br/> 李白神情矍铄,眼睛越喝越亮,他望着开始有点大舌头的那人: <br/> “少白剑和诗都是绝品啊,今天初次相见,就让我李某人开了眼,哈哈哈!” <br/> 那个被唤做“少白”的全名王昌龄,太原人,开元年间进士。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又以绝句为最高。喜爱佩剑远游,遍交天下奇雄。剑法出自昆仑一派,自称“昆仑浪子”。 <br/> 武先生姓岑名参,南阳人。天宝进士,安西节度判官。好武能文,常年行走边关,时人谓之“文武将军”,或谓“武先生”。相比之下,岑参更爱后者,遂题字一幅,悬于宅室之内,上书:“武先生冢”。 <br/> 三人之间,唯独李白和王昌龄在这之前没有见过面。但两人互慕之心由来已久。所以才有这“孤亭之约”。 <br/> 东方鱼肚渐白,遥远的鸡鸣撕破黎明的夜障。空气清新而又潮湿。 <br/> 三人相约去边关杀敌。语气坚定而豪迈。 <br/> 笑——哈哈哈。 <br/> 器皿撞击——当当当。 <br/> 声音爽朗悦耳。 <br/> 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盛唐气象里发出了绚烂的色彩。 <br/> <br/> 此刻,皇宫大院已恢复了从前的宁静。明皇坐在塌前凝神望着嘴唇干白的杨妃。杨妃气若游丝。太医摇头叹了口气。明皇紧紧握住杨妃正在渐渐失去体温的手。 <br/> 晶莹剔透的眼泪,滴落。它消失在床榻衣被里。 <br/> 杨妃干白的嘴唇嗫嚅着张开,明皇靠近去听,听到了“水”字。 <br/> 明皇哽咽着。 <br/> “快,快倒水来!” <br/> 杨妃喝了几口送来的参茶水,脸色浮现出一点淡淡的红晕。 <br/> 明皇又惊又喜。 <br/> 太医上前。 <br/> “怪事,怪事,难道娘娘竟是个偏心子?” <br/> 他连查带摸又是敲,终于相信杨妃偏心。 <br/> 杨妃是个偏心子。 <br/> <br/> 三个月后,寒谷关口。 <br/> 清晨,一轮淡淡的月亮悬于西天。东方的太阳露出大半个脸。沙场茫茫,枯草尽寒。已是深冬了。 <br/> 李白向长安方向走去。 <br/> 明皇千里传旨招李白进宫见驾。 <br/> <br/> 在这之前的一个月。明皇后宫。 <br/> 又是华清池。 <br/> 梁上,一个黑衣人。 <br/> 杨妃拿起池边的白色浴巾,缓缓出浴。 </font></div><div class="fstdiv3"><font size="+0"> 半天后。 <br/> 明皇书房。 <br/> 明皇向李白讲述他女人杨妃的事迹。 <br/> 明皇最后说道: <br/> “召你来,不为别的,就让你给她写个铭文。明天杨妃下葬,今夜你就把铭文写好。没什么问题吧?” <br/> 李白忽然想起亭内的女子,难道? <br/> “能让臣见见死去的娘娘吗?” <br/> 李白最后的要求。 <br/> <br/> <br/> 孤亭。 <br/> 李白舞剑。亭前的梅花翩翩飞落。 <br/> 空气里传来梅花淡淡的香气。 <br/> 李白放歌。歌声在山林里穿梭,绵远而悠长。 <br/> 山雪开始慢慢消融,春天还会远吗? <br/> …… <br/><br/> 白色浴巾围住她多肉的腰。 <br/> 黑衣人在梁上静默。 <br/> 明皇赤裸着身子向杨妃追去。杨妃咯咯的笑声在华清池的上空宛若天籁。 <br/> 明皇扯去杨妃围在腰间的浴巾。 <br/> 清脆的环佩声响起,黑衣人从梁上跃下。 <br/> 杨妃回眸,惊叫。 <br/> 明皇回头,惊叫:“刺客,有刺客!” <br/> 御林军操戈吆喝的声音。 <br/> 剑向杨妃刺去。 <br/> 明皇躲在焚香炉的后面,颤巍巍地伸出半个脑袋。他看见他女人捂住脖子。 <br/> 黑衣人已经不见踪影。 <br/> 杨妃紧捂住脖子的手不停地颤抖。 <br/> 鲜血,从她的手指缝中渗出。 <br/> 她垂下手,一股股血剑向空气中散去。 <br/> 明皇还在喊“爱妃”,可惜杨妃终于失去了听觉,倒在迟到的明皇身上。 <br/> 血,流了一地。华清池的水渗入了血。鲜红的血在池水中缓缓下沉,融释,如一朵凄美而艳丽的花。 <br/> <br/> 在这之前的一天。 <br/> 明皇寝宫。 <br/> 杨妃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 <br/> “要是臣妾死了,陛下一定要请李白给我写墓志铭。” <br/> 明皇抚摸着她的云髻爱怜地说: <br/> “傻丫头,有朕在,怕什么!” <br/><br/> <br/> 长安城外的山山水水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br/> 奉旨进京的李白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孤亭的方向走去。本来打算直接进城,但山上的孤亭还是给了他足够的理由逃离。 <br/> 远远望见被皑皑白雪包围的孤亭。李白是记得的:就在这儿,有一棵节前的梅树。孤亭的柱子披上了雪,隐约可见红漆的颜色。梅花已经尽开了,虽然被大雪压得很低很低,但淡淡的香味还是倔强地向李白的方向飘来。 <br/> 风里一阵清香。 <br/> 李白走近,这才发现,亭内坐着一个一身素衣的女子。 <br/> 矮脚炉里炭火红通通。空气里传来茶香。亭内的石桌上放着两只茶杯。 <br/> 女子款款起身,一袭素衣在雪的映衬下更显素雅。她面颊上有两抹红红的云霞。她静静地站在那里,领子上的白狐毛在山风里不停地浮动,如波纹漾过。 <br/> <br/> 女子献茶。李白捧茶。嗅觉里满是梅、茶、雪。 <br/> 山风渐冷。 <br/> 有鹤旋舞。 <br/> <br/> “在亭边结庐,不离开这儿,您愿意吗?” <br/> 李白摇了摇头,他的佩剑呜呜作响。 <br/> “您愿意为一个陌生的女子作墓志铭吗?” <br/> 李白摇了摇头,他的佩剑呜呜作响。 <br/> “如果是为像我这样的女子,您也不愿意?” <br/> 李白突然哈哈大笑,道: <br/> “姑娘真会说笑。京都还有一个老头子等我去见他,我先会会他,再回来回答你所有的问题。” <br/> 姑娘不语。她低垂着头的样子让李白想起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font></div><div class="fstdiv3"><font size="+0"><br/> </font></div></div></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