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20|回复: 4

湘阴石器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6 09: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阴是开发很早的地区,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人类生息。夏代禹王败逐“三苗”于长江流域,有部分苗族部落迁入;春秋时楚国迫罗子国遗民徙进;晋、汉、五代,北方人民不堪兵燹与灾荒之苦,大量南移,亦有部分流民入籍,县境人口随之增加。明太祖朱元璋鼓励开荒,将召民垦荒多少作为赏罚地方官吏条件,时有江西丰城、吉安一带人民纷纷迁移湖南落业,湘阴人口大增。据清光绪《湘阴县图志》记载,是时198族中,有129族系明代自江西迁入。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人口达58205人。洪武之后,因封建统治者生活日奢,赋役名目日繁,加之连年水旱灾荒,人口大减,至成化八年(1472年),仅有39874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人口回升,达53374人。清康熙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西部人民“夺湖为田”,相继围垸69处,外地来垸耕种者络绎不绝,至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人口增至637170人。

  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堤垸逐年增多,迁入人口增长,至民国11年(1922年),战争加上剥削阶级敲骨吸髓,人民缺衣少食,县境人口徘徊于68万左右,至民国18年方再次突破70万。此后,又是连年水、旱、疫病流行,仅民国24年(1935年)6月一次水灾,即死亡2000余人;日军4次犯境, 74940人惨遭杀害。到民国36年(1947年),人口下降到55.8万,较民国23年(1934年)减少17.93万。

  民国37年(1948年),遭受严重水灾、风灾,灾民外流,人口减少。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逃荒外出及在他乡就业的人员纷纷归回故里,外地求学者亦返家园,加上解放后的南下干部及驻县部队,一年间增13万之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58年人口发展出现高峰,9年间,净增16.85万。1959-1961年,人口发展形成低谷,到 1962年的4年中,减少4.58万。1963-1976年,人口发展再次出现高峰,14年中,净增14.9万。1977年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人口发展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至1985年,9年间,增4万余人。1986-2000年,15年间,净增不到9万人,尽管育龄人口基数大,但人口增长不多,步入低生育低增长阶段,计划生育政策得到稳步推进。

发表于 2012-10-6 1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历史原貌的照片就好了。
发表于 2012-10-6 14: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生育抓得好啊
发表于 2012-10-6 14: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被你翻出来的
发表于 2012-10-6 16: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果然是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