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hnfgw.gov.cn/hgzh/dcyj/37695.html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四化两型”战略,认真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滨湖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敞开南大门、对接长株潭、建设新湘阴”,突出“两带、三港、四区、五基地 ”建设,加快融城对接步伐,努力把湘阴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长沙北部卫星城,岳阳经济次中心、岳阳制造次中心、岳阳消费次中心,现代滨湖生态宜居城市。
——坚持两型发展。把两型发展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保护并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护好湘阴的青山绿水。合理配置资源,实施节能减排,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统筹发展。把统筹发展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规模、速度和结构,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持久动力。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不断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依托省会长沙科教资源,抓好创新平台打造和人才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形成竞争优势。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社会体制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转型,实现创新与转型的有机统一。
——坚持共享发展。把民生建设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富民惠民安民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积极促进充分就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
——坚持跨越发展。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二产业与三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水平,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
二、 发展定位
1、岳阳经济次中心、岳阳制造次中心、岳阳消费次中心。整合全县多种资源,以“两型社会”滨湖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构筑全新发展平台,下大力气引进新兴产业大项目,打造集团型战略性大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成为岳阳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对接、服务、配套长株潭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界头铺经济片区、洋沙湖经济片区、临港经济片区、虞公庙经济片区建设,形成芙蓉大道湘阴段经济产业带和湘江生态产业带,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光伏电子信息、装饰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改造提升船舶修造和变压器制造产业,打造长株潭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利用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景点,建设度假新村,做美现代农庄,构建“一心、三带、五区、多点”的旅游格局。同时,提升发展房地产业,培育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科研信息、金融服务、宾馆度假、会展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把湘阴打造成区域性物流中心、生态生活居住区、休闲度假目的地、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对接长株潭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做大特色基地板块,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长株潭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基地。
2、省会长沙北部卫星城。主动对接长沙北拓,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的县城远期发展规划,坚持“南拓、中提、北扩、东延”的发展思路,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市政设施,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加快融城对接步伐,推进湘阴滨湖示范区界头铺片区建设,以界头铺、袁家铺、樟树镇、文星镇为核心,加快形成“一环串联、两带延伸、三极拓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一环串联”即利用芙蓉大道湘阴段、湘樟路、袁樟路形成交通干道环,串联界头铺、袁家铺、樟树三镇为一个空间整体;“两带延伸”即芙蓉大道湘阴段城镇发展带和湘江生态产业带向外延伸;“三极拓展”即由界头铺、袁家铺、樟树镇形成集中发展的三极城镇空间,向周边乡村拓展,构建相对独立、功能互补、互为支撑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努力建设现代滨湖生态宜居城市。
3、全省乃至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生产要素流动自由化,抓好各区块中心镇和边界集镇发展,以生态走廊和高效交通网连接组团,形成城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绿中、山水环抱、风光秀美的城镇体系,实现城镇组团式布局,城乡田园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样板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家园。
三、 奋斗目标
湘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滨湖示范区湘阴片区建设,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生态文明友好、城乡协调发展、民生保障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富民强县跃上新台阶。到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GDP年均增长15 %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通过建设大平台、集聚新产业,引进优质项目,培育优势企业,到202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4:26左右。工业带动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两型建设迈出新步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耗氧量累计减少3%、二氧化硫累计减少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减少2.5%。地表水省控断面Ш类水质比例达90%,全县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在290天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18%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两型”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建成界头铺起步区。
——改善民生步伐加快,社会和谐得到新增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事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养老服务为主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