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阴县委书记田自力向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介绍湘阴县育插秧情况。
图为王家寨村集中育秧示范点农机欢唱忙插秧的场面。(刘瑛 摄)
红网湘阴分站讯(分站记者 刘瑛) 明媚春光下,湘阴县新泉镇王家寨村3000多亩秧田红旗招展,“农业机械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保障”、“大力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4月18日,湘阴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观摩会在这里举行。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和湘阴县委书记田自力一同观摩。
“传统的种植方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插秧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王罗方向记者介绍,希望通过现场观摩,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喜欢上机插秧,帮助他们从水稻生产的“三弯腰”中彻底解放出来。
“嘀、嘀、嘀……”各式插秧机同场竞技,好不热闹。只见,一株株翠绿的水稻秧苗被整齐地插到稻田里,站在田埂上观看机插秧的王明心里乐滋滋的。他家有3亩水地全部采用了机插秧。观摩会正好在他的地里做示范,不到半小时,他家的1亩水田就插好了。实地察看机插秧质量后,王明主动向乡亲们“宣讲”起机插秧的好处:“机插秧不但速度快、质量好,水稻行距和株距也很匀称。”
湘阴是全国产粮大县,水稻在生产方式上沿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方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9年起,该县把水稻集中育秧作为压单扩双、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来抓,积极推行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和机械化插秧示范。在落实农机专项购机补贴的同时,以鹤龙湖、新泉等8个乡镇为重点示范推广,建立完善了县、乡、村3级农机农技服务体系,并通过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和观摩,增强农户对机插秧的认识。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集中育秧大棚30个,推广秧盘10万只,机插秧面积15万亩,为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打下坚实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