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香豆子 于 2013-7-19 19:03 编辑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血洗湖南以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我们的祖先由河南开封府洛阳县芦茅冲迁移到湖南长沙湘阴县(现为岳阳市湘阴)六塘铺落业。当时迁来有五兄弟:珪公、玘公、琥公、玕公(因手写体“王乍”无法核实此字,暂作玕字)、珣公,玕公、珣公回河南去了,琥公在四川峨嵋山修道,有诗为证:往往来来三十年,更无踪迹在四川;功成行满升天去,回首山头月正圆。
只有珪、玘二公在湘阴繁衍生息。
派别如下:
永(11)、本(12)、希(13)、存(14)、支(15)、
致(16)、聪(17)、万(18)、良(19)、金(20)、
鉴(21)、清(22)、标(23)、照(24)、坦(25)、 锦(26)、濯(27)、植(28)、煊(29)、坊(30)。
一九三六年(或1931年)重修族谱新立二十派:
礼(31)、乐(32)、贻(33)、谋(34)、远(35)、 诗(36)、书(37)、裕(38)、后(39)、昌(40)、
敦(41)、伦(42)、明(43)、孝(44)、友(45)、 崇(46)、本(47)、务(48)、农(49)、桑(50)。
邵氏子孙分布湘阴各地:有六塘铺、神鼎山、芭蕉桥、石子埂(音“筻”在长康乡)、沙坪、罗塘邵(在玉华乡)、花石岩、邵家坝、邵家大山、清溪港{在樟树港内}、杨家冲、冷水冲{城南乡}、石竹坡,其余零星分布各地,不计其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