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58|回复: 0

[社会民生] 曾被毛主席两次接见过的农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4 0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0115114348325635.jpg



图为正在医院治疗的熊定国老人。 ■ 叶旭峰摄


  湘阴新闻网讯(文 易劲军/图 叶旭峰)午后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照进来,一个面容黑瘦的老人拄着拐棍,安静地坐在病床上,可谁能料想到他在50多年前曾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就是湘滨镇洞庭村的农民熊定国。近日,记者在县第三人民医院采访到患有心肌梗塞的熊定国,走进他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55年,在中南海的怀仁堂。”虽然过去将近60年,但86岁高龄的熊定国仍然记忆犹新:“想到就要见到毛主席,我几天几夜睡不着觉。”1955年9月,第一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毛主席亲切接见了1500多名来自全国各个战线和各民族青年积极分子,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当时参加大会的青年积极分子,我们湖南省只有50多名,我是其中的一个。”熊定国说。这一年,他27岁,已入党一年,并担任湘阴县洞庭高级农业社总支部副书记兼团总支书记。

  也就是同在1955年,于1952年和1954年两次溃垸的洞庭垸又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人定胜天,战胜旱魔,夺取粮食丰收的胜利。”农业社总支部一班人发出响亮的口号。熊定国率先组建青年突击队,奔走在抗旱救灾一线。“我们不眠不休,硬是靠肩挑手抗把水送到田里。”熊定国回忆说。他们的努力创造了奇迹——大灾之年不减产!这一年,洞庭高级农业社向国家交了100万斤公粮。一时之间,青年突击队威名传遍大江南北,熊定国也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作为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开完会后,我还参加了那一年的国庆节游行,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我们挥手哩。”提起往事,熊定国很是自豪。

  “那时候,我们年轻人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北京之行回来后的熊定国工作的劲头更加足了。1958年,熊定国尝试探索农业多种经营,建起湘阴县首个“青年试验场”,带领农业社青年社员们养猪、养鱼、养鸡,把农业社农副业搞得红红火火。“青年试验场”迅速成为省、市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面红旗。熊定国也再次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赴北京参加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我感觉太幸福了,我又一次见到了毛主席。”熊定国说。50多年来,他总忘不了在这次大会上的那一幕:“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们全体起立,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面前,立下了向社会主义英勇进军的誓言。

  在之后的岁月里,熊定国并没有把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的事迹当做炫耀的资本,而是牢记誓言,扎根农村基层。在70年代,他从当时的公社退下来,先后担任过村干部和生产队长,最后一直干到60多岁退休,真正做到“把一辈子献给社会主义。”

  非常遗憾的是,熊定国两次获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荣誉证书和勋章以及与毛主席的合影照片,在后来的几次自然灾害中遗失。但熊定国从没有向党组织提过什么要求和证明,退休后默默无闻地当农民。他说;“这一辈子,能为社会主义做点贡献,能两次见到毛主席,我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