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62|回复: 8

两大规划获批,湖南最近利好不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2 14: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务院关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4〕46号
湖南、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
  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送审稿)的请示》(发改地区〔2014〕255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立足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现代产业新格局、统筹城乡新福地、合作发展新平台,加快解决血吸虫病、城乡饮水安全等突出民生问题,加快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三、湖南、湖北两省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合作机制,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实施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落实协调推进机制,抓紧推进重点工作和相关项目实施。完善社会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合力解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会同湖南、湖北两省人民政府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路径,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长江全流域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努力实现洞庭湖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国务院
                             2014年4月14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0: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楼上的逻辑,其实东湖边上论坛和湘阴也没有半点关系。

有关系没关系,归根结底就是能不能改变生活水平而已。有些人能够或者希望从中找到机会,创造价值,这些人一般觉得很有关系;有些人没有想那么多,但是因为身份背景而被影响到,也会觉得有关系;其他一些人,既没有主动寻求改变,又不能被动影响到,自然感觉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4: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4〕45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做好长沙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长沙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4960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基础上,优化镇村体系和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629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29平方公里以内。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严禁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保障建设实施。要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重点提高城市应对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能力。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按照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促进城市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开展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住区建设,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引导城市转型发展。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划定城市水系蓝线保护范围,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强对岳麓山等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
  六、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创建宜居环境。要加强城市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和相关资金投入。要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和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
  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靖港、彩陶源村、太平街、潮宗街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岳麓书院、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建筑。要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绿线保护范围,加强对湘江两岸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控制和引导,保护好自然山体、水体和景观风貌,突出滨江山水城市特色。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长沙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不得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长沙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长沙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长沙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长沙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2014年4月4日

发表于 2014-4-22 22: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还少了一个中国梦, 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忘记,这是不讲政治的具体表现。
发表于 2014-4-22 2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湘阴有多大关系?
发表于 2014-4-23 08: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滨 发表于 2014-4-22 22:06
《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还少了一个中国梦, 这么重要的东 ...

科普科普
  中国梦还不是一个指导思想、只是一个意识形态宣传的提法、
  就跟当年胡总的八荣八耻一样、前面的理论、思想、发展观都是党代会写入党章的指导思想
发表于 2014-4-23 08: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吃一颗糖 发表于 2014-4-22 22:12
跟湘阴有多大关系?

               跟湘阴没有半点关系
发表于 2014-4-23 1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城同创~还是有点关系的~!制度政策都在积极配合~!
发表于 2014-4-23 12:3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在这个各自为政的年代,,,,关系大不了,, ,只有半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