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44|回复: 0

我们配得上“中高收入国家”的称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6 1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配得上“中高收入国家”的称号吗?

  据悉,十三五规划编制已全面启动,明年年底前将出台。不过,令人关注的是,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十三五”的努力,我国可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12616美元的地区就属于高收入的地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42个城市达到了高收入的行列。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城市。

  如果从全国整体的数据分析,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6700多美元,基本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按照过去十年平均的人均GDP增速计算,未来我国很有可能步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然而,在亮丽的成绩单面前,大部分的老百姓却没有感受到中高收入国家的生活条件。因此,徐林司长的言论一出,马上引发社会的争议。

  针对“中高收入国家”的表述,笔者郭施亮产生了几点质疑。

  第一、我们为何长期跑输GDP。根据数据统计,过去三年我国的人均GDP基本实现10%左右的增幅,分别为20115432美元、20126094美元以及20136700美元。同期,全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也有所体现。不过,就近三年的数据分析,以城镇居民为主的收入增速值明显低于同期的人均GDP水平。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8.4%2012年实际增长9.6%2013年实际增长7%

  对此,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居民实际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达到55%以上。而在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不足四成。如果位于边远的地区,则该占比数值更低。

  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人均GDP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此外,长期以来,国内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更是加重了社会的生活成本。更多的时候,老百姓需要为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买单。

  最近十年,M2广义货币从18万亿飙升至116.07万亿,广义货币总量增长超六倍,年均增速高达18%。同期,GDP增速明显落后于M2M2/GDP高达20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错失了一次经济转型的良机。当时中国急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大力推动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2009M2增速一度高达29%!最终,经济衰退危机得到短期性的修复,却大大延长了后期经济复苏的周期。

据了解,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仅为381元,全球排名87。相反,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当前我国的人均GDP排名却降至100名以后。或许,这是中国式经济高增长的代价。

  第二、居民财产性收入为何出现双位数增长。一般而言,居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组成。然而,在整个占比数值中,财产性收入仅占2%

  话虽如此,但国家一直强调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以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全年实际增长7%。从细分的项目增幅来看,工资性收入较前一年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增长9.8%,财产性收入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增长10.1%。从上述数据发现,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根据各主要地区的具体数据分析,基本以房屋出租以及理财产品等渠道刺激财产性收入。其中,房屋出租占比超过一半。以北京为例,随着当地房价的迅速上涨,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同比增长9.4%,对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

可见,居民财产性收入还是离不开房地产市场。不过,房租的大幅增加仅仅属于部分人的财产性收入,相应的成本还是由其他人来承担。

  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来袭,逐渐改变人们的投资方式。其中,拥有一定资金量却趋于保守的投资者依然会首选银行理财产品。而作为另一批深受互联网金融影响的投资者,却更倾向于投资以余额宝、理财通、PPmoney、陆金所等理财平台。实际上,这也是财产性收入增加的一大因素。

至于中国的股票市场,因其融资功能被过度开发,已经失去了股市原有的功能。寄望通过股市实现财产性收入,恐怕不大现实。

  第三、我们是否掉进了收入倍增的陷阱。在前期的重要会议中,首次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于是,收入倍增计划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在过去十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10.7%的增长,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如果按照7%的年均增长速度计算,则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实现翻番的目标。

  正如上文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速赶不上人均GDP。在人均GDP名义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只会与居民收入的增幅距离越拉越大。于是,社会的生活成本压力还会大幅提高。

  当前,中国正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贫富悬殊。对此,作为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就很好地描述了这一现象。

  据统计,2003年之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以下的健康水平。然而,在过去几年,基尼系数却持续超越0.4的水平。以2011年至2013年的基尼系数为例,该数值分别录得0.4770.474以及0.473。显然,我国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笔者郭施亮认为,我国是否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甚至是高收入国家其实并不重要。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居民收入增幅长期跑输GDP,而GDP的高增长却需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则GDP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另外,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没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GDP再高也没有用。如果要拿老百姓的健康来换取所谓的GDP,那么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会遭到大家的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