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新泉镇荆北渠疏浚现场。刘广摄
本刊讯 连日来,在新泉镇荆北渠,挖土机、泥浆泵、高压水泵轰鸣不停,随着高压水泵的冲洗、泥浆泵的吸入,沟渠内的淤泥被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岸。“原来下雨超过三天,水就排不出。8000多米的荆北渠疏浚后,我们扬红、魏家、学元等村的稻田就无水患之忧了。”看到全县沟渠疏浚热潮,魏家村的刘寿良很是高兴。
湘阴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由于地势分布不均,东部丘陵地区怕旱,西部湖区又易涝,加之境内水利设施因年久老化失修,功能弱化严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滑坡,兴水利、除水害对湘阴举足轻重。今年以来,湘阴县将沟渠疏浚工作纳入全县“三十工程”中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县委书记黎作凤、代县长尹培国要求相关部门把沟渠疏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鼓励和支持东部山区及丘陵乡镇实施支渠清挖、塘堰兴改扩工程,西部湖区乡镇抓好主要港道疏浚、泵站维修等工程,消灭水利死角,确保农田灌溉“引得进、蓄得住、灌得上、排得出、流得畅”。
湘阴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上演“全县有重点、村村有项目、处处摆战场”的建设大戏。确定了以岭北镇纵干渠、南干渠和新泉镇荆北渠共26.4公里的沟渠疏浚县办重点工程,以点示范,全面推进418个村、8470.5公里的沟渠疏浚。为破解资金筹措难题,该镇采取“以奖代补给一点,村集体积累出一点,社会名人捐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推进沟渠疏浚。按照“项目整合、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原则,湘阴县已整合“一事一议”、农业开发、国土整理、发改、移民、环保等项目180处,总资金1.5亿元。鹤龙湖镇老闸口村民张太平为东风渠疏浚工程建设,主动毁掉自家的菜土和鸡舍;新泉镇南乡村的致富能人罗君为荆北渠疏浚已捐资120多万元,被当地传为佳话。
目前,湘阴县沟渠疏浚的热情已全面激发。全县共铺开县、乡沟渠疏浚重点工程267处,投入劳力3200多人、各类机械500多台套。据县水务局长易锦文介绍,全县沟渠疏浚后,可改善灌溉面积5.6万亩,使20多万多亩农田实现旱涝保收。
■ 易和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