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类绝对不能生吃 对寄生虫学有20多年研究的广州医学院形态学科实验中心主任沈浩贤介绍,广东有3个“第一”:在上世纪30年代,最先在广州发现老鼠身上有一种新的寄生虫成虫,被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80年代在湛江发现了中国内地首例管圆线虫病人,90年代在肇庆市出现了首例感染死亡病例。而后两者都食用过东风螺。沈浩贤在去年的实验中发现:一颗东风螺就含有9000多条广州管圆线幼虫。 广东不少地方还有食用东风螺的习惯,由于该螺身上的黏液太多,民间吃法一般是辅以稻秆灰烬加工,用来煲粥或者煮汤。沈浩贤表示,无论如何烹调,食用包括东风螺在内的螺类关键是要彻底煮熟,绝对不能生吃。沈浩贤说,动物实验证明,广州管圆线幼虫在病人体内大约20日后就能从脑膜向心、肺动脉中转移,发育为成虫,导致病人死亡。由于该病容易漏诊、误诊,病人很容易耽误治疗。因此人感染后必须要尽快求医确诊,把握时机在几周内将其杀灭。 食安办提醒勿生食河鲜 沈浩贤提醒“生吃一族”:各类淡水类产品都有寄生虫,至于深水海产,沈浩贤不排除当中也有未被发现的寄生虫,市民也应该避免生吃,虽然田螺、蜗牛、青蛙、蟾蜍等体内含有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相对较少,但生吃后患病风险也很高。
东风螺比福寿螺更“凶残” 螺类不能生吃
东风螺比福寿螺更“凶残” 螺类不能生吃
东风螺比福寿螺更“凶残” 螺类不能生吃
东风螺比福寿螺更“凶残” 螺类不能生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