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太空新闻网8月21报道,奥地利科学家的最新计算,宇宙目前只消耗掉了其诞生之初所拥有的总物质中的大约20%。 奥地利科学家在捷克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上宣称,在“大爆炸”于137亿年前发生后所出现的常规物质中,有20%存在于各种星体之中,有大约0.1%随着超新星爆炸变成了散布在宇宙中的尘埃,还有大约0.01%则被隐藏在宇宙中的大量黑洞所吞噬。 据悉,目前宇宙中共存在有10000余个大型星系,它们中每一个都包含有1000万至100亿颗恒星。 参与该项研究的阿利斯特·格雷姆博士表示:“我认为,以目前恒星形成的速度,宇宙还可以存在大约700亿年。之后,当所有的热量都消耗殆尽后,整个宇宙将归于一片漆黑。”他指出,研究人员们成功确定出了形成一颗中等恒星在其整个演化过程中--从诞生到消亡--所需的物质数量。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又推算出了已知星系的质量。 除了计算星系中所蕴含的“燃料”外,科学家们还对已知星系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得出结论称,有几乎一半的星系都分布在一个由宇宙对称平面所围成的圆柱状区域中。 格雷姆表示同时指出,当新一代的天文望远镜投入使用后,科学家们将有可能直接测量出更多遥远天体的质量,它们距离将超过目前已知天体的数十倍。此外,借助最新型的观测设备,专家们还能够观测到黑洞和星系的演化过程
宇宙还可“活”700亿年 之后将成一片漆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