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82|回复: 2

富士康VS一财闹剧:最有发言权的人为何选择了沉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富士康向第一财经两位记者以法律的名义敲竹杠,开出了三千万人民币的天价筹码,我个人认为,这个价码开得过低了些;把三千万人民币换成美元或者英镑,轰动效应可能更强一些。
     为什么?
     因为富士康早就知道这两位记者出不起这个钱,富士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点从后来戏曲性的以一元握手言和就可以看出。
     反正两位记者出不起这个钱,所以,三千万美元(英镑)与人民币一样。

     富士康是要以三千万元制造轰动效应,让所有新闻媒体免费为他打一次广告;既然三千万美元(英镑)可以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那富士康为何不采用呢?

     富士康是既要卖X,又要装处女,就是为了让大家相信他是来真格的,是真想打官司。

     在富士康与一财两位新闻媒体打官司的这场闹剧里,有两位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却选择了沉默,这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不解。

     第一位:深圳本地的新闻媒体

     他们不约而同的,异口同声的选择了沉默.....本埠发生的新闻事件,由外埠的新闻媒体进行监督、报道,这不是头一遭。

     如此重要的新闻,却被外埠媒体来了个“喧宾夺主”,不知本埠新闻媒体脸朝哪儿搁?面对市热切期盼的眼光,本埠新闻媒体感到羞愧了没有?

     按理说,本埠媒体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伸张正义,不管是代表哪方,都要给读者一个交待呀,还原事实的真相;本埠媒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事件报道出来,比外埠媒本更有权威性,更能在广大读者心中树立正义感,负责任媒体的映象,可惜的是,本埠媒体全部保持沉默.....

    这种沉默让人感觉到有一只无形之后在中间操控,因为太整齐了,步调太一致了。

     做为深圳特区的一位普通的打工仔,一位高贵的,至高无尚的纳税人,本埠媒体的集体沉默,让我的后背顿生一股比零下50度还要冷的寒意.....

    我发誓,从今天起,从我做起,我还要号召我身边的亲朋友好友,全部不要购买,定阅本埠的新闻媒体,因为你们太让我们失望了,太让读者失望了。

      第二位:深圳劳动局、劳动监察等相关单位

      富士康是不是血汗工厂,劳动局等单位,是最清楚的,因为你就是为外来妹,外来工撑腰,说话的,你们只需站出来,说一句话,告诉所有关注此次事件的市民,富士康是不是血汗工厂,到底有没有违反劳动法,有没有让员工超时加班。
  
      但是,最应该发言的,最有发言权的劳动局等单位,却保持了沉默。

      沉默,给我的感觉就是,富士康是血汗工厂;沉默,让本不复杂的“富士康---第一财经”事件,变得更复杂,让关心此事的人,心吊得更高。

      沉默,让那两位报到康士康血汗工厂的记者,压力倍增。

      沉默,让还在生产线是流血流汗被资本家压榨的外来工感到绝望。

      说实话,象富士康这么大的企业,他所有有下属企业都属于“血汗工厂”,打死我也不相信;但说他所有企业都不是“血汗工厂”,同样,打死我也不相信。

     富士康个别车间是血汗工厂,这肯定是事实,否则,劳动局也不会保持沉默。

     正因为富士康个别车间是“血汗工厂”,这才出现了“一元钱”握手言和戏曲收场,因为他也心虚。否则,以郭老头儿在台湾省的作风,他会轻易罢手吗?

     这次事件,最大的输家是深圳本地的新闻媒体和相关政府单位,你们在纳税人面前,失去了公信力。

     最大的赢家是《第一财经》,他们得到了仗义执言的美誉。

     另外一个不输不赢的是“富士康”,官司收场,一切照旧,血汗工厂照样运转。 
发表于 2006-9-14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财大可以通神,所以没办法,那些记者一被他们告后,财产全部冻结了!你说他们能同有钱的集团比吗?
发表于 2006-9-15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那是鸡蛋碰石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