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28|回复: 9

山寨名牌下乡“雷声滚滚” 小天鹅变“小夭鹅”(湘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0 18: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紫日风云 于 2011-12-20 18:17 编辑

      2011年的岁末,在各家各户都开始忙于着手置办年货之际,今日女报/凤网派出记者分赴全省各地,旨在揭示并警示遍及湖南乡村消费市场的“消废”现象:比如“康帅傅”顶翻了“康师傅”;又比如“娃恰恰”让“娃哈哈”乐不起来;再比如“小夭鹅”没准比“小天鹅”飞得更远……
60671000.jpg
        买到手的雪碧,一喝之下发现味道不对,再仔细一看,包装上居然赫然印着“雷碧”——还有比这更“雷人”的么?
  可一旦深入广大农村,你会发现,这种“雷人”场面多了去了:比如“康帅傅”顶翻了“康师傅”;又比如“娃恰恰”让“娃哈哈”乐不起来;再比如“小夭鹅”没准比“小天鹅”飞得更远……啼笑皆非过后,发人深省的是:看似繁荣的农村市场,“山寨货”和假冒伪劣商品俨然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2011年的岁末,在各家各户都开始忙于着手置办年货之际,今日女报/凤网派出记者分赴全省各地,旨在揭示并警示遍及湖南乡村消费市场的“消废”现象。
  案例>>
  “李逵”、“李鬼”,傻傻分不清楚
  1、阿尔卑斯VS阿尔脾斯
  地点:湘阴县东湖路食品批发市场内
  “早两天家里来了客人,我拿出糖果招待,没想到人家小朋友才吃一口就吐掉了。仔细一瞧,这是什么鬼‘阿尔脾斯’啊,害我丢尽了面子!”家住岳阳市湘阴县人民医院宿舍的李女士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这些糖是自己前几天赴酒宴时带回来的,“从外观上看,与‘阿尔卑斯’几乎没有区别。”
  按知情人士的曝料,记者来到该县东湖路食品批发市场,果然在一家名为“丰盛”的南杂店内发现了这种“阿尔脾斯”——正被摆放在货柜最显眼处,且问津的顾客不少。
  记者拿起一粒“阿尔脾斯”观察,发现其外包装显示产地为青岛市(正宗的“阿尔卑斯”产于上海)。“快过年哒,你也是来买糖果准备待客的吧?这种‘阿尔卑斯’卖得很好呢,既便宜又好吃!”店主热情地推荐道,并拍胸脯保证,“你只管放心,我们家是卖得最便宜的,11.6元/公斤,外面绝对买不到!”
  听记者说要大量购买用作结婚喜糖,这名店主又悄悄地说:“那就再客气点,给你抹去零头(即10元/公斤)怎么样?我们直接联系株洲的直销点发过来,今天订货明天就能到。”
  记者在附近几家食品店也都看到了这种“阿尔脾斯”糖,售价在11.6-13元/公斤,据了解,购买的顾客大多用于置办酒席和节假日待客。
  2、绿箭VS神箭
  地点:隆回县张家垅开发区内某店铺
  大约三周前,家住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体路附近的张先生在该县张家垅开发区内某店铺购物时,被“找零”了一条口香糖,“我没细看就剥开来塞进嘴里,可刚一嚼就发现不对:怎么光有甜味,没一点嚼劲?”展开包装纸一看:与“绿箭”口香糖相似的绿色包装、相似的图案设计,却印着“SHENJIAN(神箭)”字样。
  12月17日上午,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来到张家垅开发区,在湘盛大厦旁一家未挂经营牌照的小卖铺里,发现“神箭”口香糖正被摆放在货架上公开售卖。
  “别处的‘绿箭’都卖1.5元/条呢,你这咋这么便宜啊?”面对记者的质疑,店主含糊地解释称:“这是新款,目前正在低价促销。”
  随后,记者以需大量采购为名,跟随店主来到店铺二楼的存货处。在货仓一角,用透明袋包装的“神箭”口香糖被随意叠放在纸箱里。“只剩五箱了,如果不够,我可以联系生产商,最迟一天就能送到。”听记者问及具体货源,店主似乎有些谨慎,立即换了种说法:“我也不知道货从哪里运来的。我只负责销售,进货不归我管。”
  由于“神箭”与“绿箭”在尺寸、设计、外包装颜色上几乎完全相同,记者特意联系上美国箭牌糖果有限公司(“绿箭”乃其下属品牌)中国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我公司并没有生产所谓‘神箭’牌产品。”
  3 旺仔VS旺子、万仔
  地点:永顺县糖酒副食批发市场、宁乡县双江口镇某小型超市
  望着眼前“风光”无限的“小白兔”、“Sufes瑞芙糖”、“上好皇”,相信你也会同情起无缘无故“被孪生”的“大白兔”、“Sugus瑞士糖”以及“上好佳”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湘潭广场(注:广场为湘潭市对口援建)附近的糖酒副食批发市场内逛了一圈后,正是这种感受。这些名称、包装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牌糖果极其相似的商品,大多被店家摆放在显眼位置。这其中,又以足可与“旺仔”奶糖乱真的“旺子”最为畅销。记者在某店铺旁“蹲点”的半小时内,就有近10拨顾客前来选购,记者上前攀谈得知,这些人大多是为开设于乡镇的商店前来进货,而并非买来供自家食用。
  无独有偶,在长沙市宁乡县双江口镇某小超市内卖得最好的糖果,包装也与“旺仔”奶糖类似,却叫做“万仔”。记者在店内看到,与“旺仔”有着类似遭遇的食品行业知名品牌还真不少,如“康师傅”、“米老头”、“皇爷”等——货架上,“康帅傅”牌纯净水及方便面、“米老爹”饼干、“皇爹难赳赳槟榔”等,赫然在列。
  4、飘柔VS瓢柔 舒肤佳VS舒芙佳
  地点:攸县湘东大市场日化区
  从株洲市攸县城关镇湘东大市场内这家日化文具纸品批发店前经过的人,大约都会觉得货架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飘柔、海飞丝等名牌日化用品,显得规范而有序。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进店仔细打量的结果却是:“飘柔”成了“瓢柔”,舒肤佳成了“舒芙佳”,玉兰油的英文名“OLAY”被演绎成“ONLY”或者“OALY”;更“巧”的是,“六神”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大六神”……店内大大小小四十多个日化用品品种中,记者轻易就数出了近10种“疑似山寨名牌”。最为讽刺的是,它们居然还被与真名牌放在一起售卖。
  5、Midea(美的)VSMeide、Meidi、Midae……
  地点:攸县湘东大市场家电区
  湘东大市场内的家电区就更是一团乱象了。在其中一家名为鸿翔电器的店铺里,Midea(美的电器英文名)与Meide、Meidi、Midae、MDJT、美的廷森等6款所谓“美的电饭煲”正上演着“同室操戈”,争夺消费者青睐。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私下打探获悉,不管名目如何“微调”,这些电饭煲的进价其实相差不大,根据具体型号的不同,多集中于60-130元不等。
  这种现象绝非攸县一地独有。在湘阴县做电器生意多年的廖丹(化名)曝料称,当地的小家电超市或商场内更加“热闹”,诸如“格丽”、“容升”、“海耳”、“长红”、“苏柏尔”等一应俱全。“电器最关键的是售后,这些多来自广东等地小厂的‘山寨家电’难以给予质量保证,所以一般不会有‘回头客’。”可即便做的大都是“一锤子买卖”,廖先生等人照样生意兴隆。
                                                                                                         ————摘自腾讯————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60670999.jpg
“辣妹子”的圆脸变成时下流行的锥子脸了。
揭秘>>
  “名牌饮料”的成本没准比水还低
  在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采访中,“旺仔”大约是知名糖果品牌中“翻版”最多的一个。原因何在?据知情人士透露,“旺仔”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与讨喜的包装设计,在城乡消费者心目中均有不小“名头”,可正宗的“旺仔”奶糖,进价约为24元/公斤,售价则在30元/公斤左右。而“翻版旺仔”大部分进价只有4元/公斤,售价却可达12元/公斤——利润不可不谓丰厚。难怪前文中提到的宁乡县双江口镇某小超市的店主王文会反问记者:“你说我更愿意进哪种(货)?”
  攸县湘东大市场内那家日化文具纸品批发店的刘姓老板娘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山寨名牌”的偏爱,因为,以其多年将真伪名牌同场售卖的经验来看,“假的更好赚”。刘女士向记者举例:“净含量为1380g的‘瓢柔’洗发水,我店里最高卖出过30元/瓶,一瓶就能净赚18元——相比市场价格相对固定的‘飘柔’,‘油水’不知高出多少!”
  家电行业的情况也差不多。记者探听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电器”,“山寨名牌”的进价通常为正品的一半,至于电视机等“黑色电器”,真伪名牌的进价也往往相差30%左右。
  采访中,记者一直试图打探出“山寨名牌”们的成本底线,但这个话题实在是“水太深”了。举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某著名饮料企业的打假人员算了笔账:“我们企业生产一瓶饮料,成本在2元左右,批发价定在2.35元,这意味着除去销售成本,一瓶最多赚3毛钱。但有些假冒饮料直接用地下水加香精、色素勾兑,成本就只有3毛钱——简直比纯净水还便宜!”
分析>>
  正品卖不过“山寨品”,原因何在
  1、村民们觉得“和电视上的一样”
  “同样的产品,你怎么给他的价格低些,给我的价格高些啰?”
  “看清楚噻,你们进的牌子不一样!”
  12月17日,在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开小卖部的孙成(化名)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正是当年与批发商的这段不经意的对话,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分钱一分货”这句俗语的颠扑不破。
  孙成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有次,隔壁村一位老人在他这买了“爽歪歪”招待前来做客的外孙,结果外孙大赞味道比以前在爷爷家喝过的要更香一些、浓一些。“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孩子之前喝到的肯定是‘爽乖乖’。”
  其实孙成起先也销售过“爽乖乖”,利润还颇高,只是后来觉得老坑熟客怪对不住人的,才没进这种货了。送货商倒是每次都不忘向他打声招呼:“你什么时候再想要货(指‘爽乖乖’)了,就给我打电话!”
  当地的畅销饮料还有“好娃娃”牌营养快线。由于与“娃哈哈”营养快线的外包装非常相似,很多消费者光是冲着那几乎一模一样的“营养快线”四个醒目大字,就爽快地掏了腰包。“我敢打保票,有些人即便天天喝,也没意识到喝下去的究竟是‘娃哈哈’还是‘好娃娃’,就觉得跟电视广告上看到的一个样。”孙成一语作结。
  2、“知假而买假”者也有不少
  固然有不少人是“一不留神买到山寨货”,但在王文看来,“知假而买假”者也不少,因为“其实大部分顾客还是识货的,特别是年轻人。我们也没想要故意混淆,两个类似的牌子都是分开摆放的,让客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挑选。”多年的交道让王文意识到,“便宜就是吸引力”,有的村民消费能力不高,偏又爱客气,特别是老人家,招待客人时巴不得“既划算又有面子”。“我也进过阿尔卑斯、怡口莲这类高级糖果,但根本卖不动,倒是‘万仔’奶糖一月可以走个二三十斤,村里人遇上喜事需要买糖的,都喜欢买这种——要真是没需求,我还懒得进货呢。”同理的还有酒水饮料,“你想,‘泸州精品20年’卖100多元/瓶,但‘泸洲精品’多了个三点水,就只要十几块钱/瓶了。买回去待客,一般人哪看得出来?!”
  孙成也认为,“爽乖乖”与“好娃娃”之所以能在农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自有其生存的理由。他告诉记者,在当地,无论红白喜事,主家照例需要“打发(方言,意为回赠)”前来赴宴的客人一些东西。为省点钱,往往会跟店老板讨价还价,“磨到最后,我们通常会说:‘你这个价就只能拿这个货。’——实际上给的不是‘爽歪歪’,而是‘爽乖乖’。有些人粗心大意,还以为真占了便宜,喜滋滋地走了;多数人则是心知肚明,但为了既省钱又有面子,也乐意接受。”据悉,“爽乖乖”的最低进价为22元/箱,而“爽歪歪”得34元/箱,遇到“大客户”,自然是推销“爽乖乖”更有“让利”空间。
  “当然,‘贪便宜’是有前提的。大多数人都认为,糖果饮料、日化用品这些即便品质稍微差点,也不至于对人身健康以及安全造成太大影响。”采访中,几位店主都向记者作出了如是分析。甚至包括他们自己,也多少存有这种认知。如在攸县大同桥镇经营着一家“刘记粮油店”的刘先生,在听闻记者需要为单位年会采购一批零食时,大力推荐一种“可比特(疑似仿冒‘可比克’)”薯片以及“益的(疑似仿冒‘益达’)”口香糖,并在面对记者质疑时,恳切地申明:“我小闺女每天都吃这些,绝对没任何问题。”
  “只要能吃、能用,不出大问题就成,农村人讲究不了那么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正打算消费“山寨名牌”的顾客时都会出声提醒,却不止一次听到这类满不在乎的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60670997.jpg
这个“三点水”,可冲走了好几十块钱(指售价)呢!
声音>>
  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李镜亮:
  别指望“山寨出好货”
  “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主要出现在基层乡镇,与农民的维权意识淡薄有关。”据李镜亮介绍,今年以来,12315投诉中心仅接到9起相关投诉,“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农民兄弟买到伪劣商品后,往往选择自认倒霉”。
  李镜亮认为,对很多低收入农民而言,价格常常是其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首要条件。正是这种心理,加上造假技术日益高明,产品仿真度高,其优劣、真假往往很难分辨,为不法商贩在农村市场推销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此,李镜亮表示,质量是衡量商品好坏的标志,但“山寨”产品只是疯狂追求如何获得更大利润,根本没有“质量”的概念,故不可对其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无论是‘知假买假’,还是买到伪劣商品后的忍气吞声,这类行为积少成多,都势必损害整个消费市场。”李镜亮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应自觉抵制“山寨”商品:无法分辨其是否正规、合法时,可积极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和支持;消费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有关凭证;权益受到侵害时,果断拨打消协投诉电话12315进行维权。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
  灭绝“假货下乡”须多管齐下
  近些年,农民兄弟深受“山寨”与伪劣商品之害,这有着多重深层次原因:首先,很多名牌产品进入农村市场确有障碍,如道路等交通设施不足、当地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完善所造成的运输成本过高、储存条件较差、价格不占优势、保质期内售完没有保证等。而对于农村消费者来说,消费能力与习惯都有待改善,如因信息滞后,对“山寨货”普遍缺乏识别能力;中国的农村往往距离权威研究检测机构路途遥远,维权成本过高等。
  要改善这种局面,需多管齐下。不仅要告诉农民兄弟“什么不能买”,还得告诉他们“能买什么”;不仅要打击各种伪劣产品,要得用真正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占领农村市场。
  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使现代物流体系覆盖到农村地区。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强化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协同监管,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威慑力。
  其次,品牌企业要关注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适合农村实际的产品。把农民用不到的一些功能删掉,满足基本需要就行——成本降下来后,销路不就打开了?另外,企业还完全可以利用既有销售网络,宣传演示“山寨品”与正品的区别,普及消费常识。
  第三,政府及各级消协要不遗余力地向农村提供信息,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公示牌等,滚动宣传各类商品信息、维权知识、法律法规等。
  编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老百姓而言,“食”与“安”都是天大的事。城市里,各类“食品安全保卫战”从未停歇。对于幅员广阔、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的农村市场而言,保障食品安全的难度系数无疑更大。
  但“难度系数大”不能成为坐视不理的托辞,相反,它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紧迫的需求以及更广阔的作为。“假名牌”们针对城乡结合处和郊区农村的这种“选择性倾销”,一方面说明农村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水平急需加强引导;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基层执法部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以致农村市场成了“问题商品”监管中的薄弱环节。
  尤其需要警醒的是,在“假名牌”中占据了相当份额的“假名牌食品”,其最终消费者多是儿童,而儿童对刺激反应敏感且解毒排泄功能弱,不慎摄入“问题食品”将影响健康,甚至造成更大危害——让农民兄弟,特别是让同为“祖国的花朵”的农村儿童来为假冒伪劣“埋单”,于情难恕,于理难容。
  借用一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采访中不时听到的呼吁来作为本专题的结语:我们爱买便宜货,不等于农民爱买“山寨货”,我们也想买到物美价廉的真名牌,可谁能告诉我们上哪买去?——为了城乡消费者共同的消费权益,请全社会共勉。
发表于 2011-12-20 21: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笑死我了。
发表于 2011-12-20 2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那个泸州老窖我是认不出来的噢,还有那个辣妹子,我也分不出的
发表于 2011-12-20 2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了。。。。。
发表于 2011-12-20 2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你山寨了没?
发表于 2011-12-20 23: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悍了!  
发表于 2011-12-21 10: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不起!
发表于 2011-12-21 11: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辈子只买过一瓶醋是山寨的、、、看了好久什么都是镇江产的,结果回家一看,下面写的长沙、、、、生产。坚决杜绝山寨{:soso_e1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