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调查问卷(通用版,根据调查地可添加或减少问题) 一、历史传统 1、 记录一个人的祖宗(父母、祖、曾祖,以及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等)的姓名与历史。你能否说出你的祖宗的姓名与出生年代?收集整理祖宗们的资料与照片等。 (中国人对本祖一脉上下或亲戚关系称谓有严格的规定,依据中国《汉语大辞典》、东汉的《尔雅•释亲》和《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等史书记载,可确定中国人本族内“上下九辈”的称呼。) 2、 调查一个人与家族的宗祠在哪里。试着去了解宗祠是在何年消失的?如果重建了是在何年?一般多长时间什么时候才有家族事务活动或祭祀祖先?收集祠堂的建筑、楹联、出资者情况与祭祀活动图片等。 (宗祠即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3、 你是否有家谱?家训?族规?如果有,请拍摄目录、封面,如果能影印或复印最好。 4、 能否试着说出你的村史或镇史?尽可能收集(拍照)本地的界碑、墓碑、路碑或其它有本地历史的物件等。 5、 进入一个陌生的宗祠,客观记录你所看到的,客观记录对你印象最深的与触动你的东西,客观记录与宗祠主人的对话。 6、 你的家族留下过多少帐本、土地证书、农业经营证、屠宰证、计划生育证、出生证、毕业证、身份证、结婚证等证件?以及民间契约、合同、日记、家族的老照片等?请翻拍。 7、你能听懂鸟语吗?本地的鸟有什么特征?它们与人生活的关系的描述。 8、请为即将消失的故乡或旧宅子拍一张遗照。 二、地理交通 1、记录你与你父母辈的出生地的历史概况,以及村落地图、宗祠地理位置图等。 2、调查地的交通(水路、陆路)及地理状况,试着对该地域城乡现代性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 3、调查该地古道的历史,搜集整理该地古道的历史图片与文献资料。 4、你所在的村落或城镇何时开始有了现代化的道路?给当地经济文化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5、每天通往外地的汽车、轮船、火车、航班情况? 6、你生活中的一口池塘、一座山、一座桥、一个老建筑的模样? 三、方言母语 1、你从何时开始放弃方言而使用别的语言说话?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方言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2、你使用得最多的方言有哪些? 3、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使用方言?是否还用方言写作或交谈?描述你在非本地公共空间使用方言的反应(被嘲笑、模仿或反感等?) 4、你与你的方言之间是否存在隐秘的依存关系?你如何在做为母语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语言平衡与转换? 5、回到出生地或与父母、亲戚朋友、故乡同学之间你使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6、你的下一代能否说出或听懂你的方言?他们对你方言的态度? 7、你的哪些方言曾经进入过文学、诗词、戏曲等艺术形式?或被现代汉语所改造与运用? 8、记下本地最恶俗的骂人的话与它的演变史。 四、民谣诗词 1、回忆并记录你小时候听到的民谣,记得多少你的亲人曾经给你唱过的民谣? 2、调查地能写对联、古诗词的有多少人?节庆或红白喜事主要由什么人写对联、祭文、冥文等?年轻人还能否写对联、祭文、冥文等? 3、调查地传唱的民谣、戏曲还有哪些?以何种方式传播? 4、当地新旧体诗社团群体发展与活动情况,收集他们的出版物。 5、当地人还有多少人读诗或对诗歌感兴趣? 五、手工艺 调查地的理发店、铁匠铺、榨油作坊、豆腐坊、裁缝铺、木器店、首饰店、修钟表店、屠坊、酿酒作坊等传统手工艺还有多少家?其传承、从业与经营状况及发展历史?请分门类别记录。 六、物产流通 1、你小时候的老味道、特色食品还保持有多少?谁还能做出老味道?是否失传或传承? 2、一户人家米、豆、茶油、瓜蔬等农作物,猪、鸡、鸭等家禽每年的产量、价格、销售、成本等情况? 3、本地杂货店的经营品种、收入、从业者状况。 4、本地物产主要通过何种途径与渠道流通与贩卖? 七、人口习俗 1、调查地的长寿老人的生活状况,人口出生与死亡情况。 2、日常生活中一般会阅读什么书籍?家庭成员受教育的状况。 3、记下本地主要口味、食物、服饰、节庆婚丧与生活习俗。 4、你最后见到过缠足是在什么时候? 5、本地溺水而亡的小孩一年有多少? 6、自杀者一般用什么方式结束生命? 7、对待文革中有污点的人的态度? 8、对外来者的态度? 9、妇女出嫁到哪些地方?男性结婚对象来自哪些地方? 10、本地的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分布、职业及人口流动状况。 11、寻找放牛人、放羊人,记录他们的生活并给他们拍照。 八、互动读诗 1、给调查地写一首诗,并送给他们,记录他们的反应。 2、在不做任何准备的情形下给当地人读诗,并记录他们的反应。 3、调查地给你的诗歌写作带来了哪些写作素材与精神启蒙? 4、你是否愿意留下来生活? 4、你对调查地的基本结论?或本次田野调查的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