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深情唤“韩花”《徐亚平乡土散文专栏》
“韩花!” “韩花!”10月15日,韩少功先生创作40年汨罗老乡见面会,在汨罗市罗江镇群英村长岭片坡里组举行。上年纪的乡亲们见到韩少功,都亲切地称他“韩花”。
1968年12月,15岁的长沙少年韩少功主动报名下乡,落户到汨罗县天井公社(现汨罗市罗江镇)茶场,当起了知青。6年后被汨罗县文化馆录用。1977年,少功考上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湖南省总工会、海南省文联工作。2000年,他和同为插队知青的夫人梁预立,再次回到汨罗市八景乡安家。次年,韩少功卸任海南省文联主席。
在韩少功心中,那10年青葱岁月,正是自己初涉社会最宝贵的时光。在汨罗,他遇到了淳朴的乡亲乡情,立下了“寻根”文学的初心;在汨罗,他与相濡以沫40载的妻子梁预立牵手。这里,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文学梦想始于乡村,大学回城后致力于文学,然后又回归乡村,韩老师这种独特的文学之路,值得我们研究。”海南省作协副主席王雁翎说。
长岭,不仅是韩少功一生中重要的工作、创作、生活之地,同时也是他的文学原乡,创作40年来,他的重要作品大部分在汨罗创作完成,绝大部分作品人物原型都源自汨罗。当天,原型们几乎都来到了现场。汨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敏求感佩道:“韩少功为汨罗文学事业乃至整个地域文化发展带来了福祉。”
会场设在长岭20组胡秋良家门前、一棵树龄190岁的古樟下。水泥打的禾场坪上,摆着2长小木桌,围着2排椅子、3排条凳。只有一道“今有韩大爹——韩少功先生创作40年汨罗老乡见面会”的背景墙,稍显现代气息。
是谁策划的本次亲情活动?“是绍东。”即汨罗市作协主席潘绍东。
为何有此创意?潘绍东介绍说,今年,他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韩少功驻校作家仪式暨韩少功创作40周年研讨会,他颇受启发。汨罗作为韩少功先生的“第二故乡”,也应有所反应;但也应与北师大活动有所区别。他便想到由市作协、罗江镇政府搞一个他们夫妇的知青地老乡和作品人物原型见面会,并选取韩少功签约北师大驻校作家仪式上莫言赠诗中“今有韩大爹”之句为题。
韩少功夫妇尚未回村,上百乡亲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和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著名作家舒文治一起,立在路口,翘首以盼……
此刻,我正陪韩少功夫妇重游他们曾经劳作、居住过的地方。有一台车抛锚在路上,他忙跑上去帮着推车。车子没推动,却感动了路人的心。
我自然想起15年前异曲同工的往事。那是一个春雨天,八景学校周高文老师陪少功夫妇在老乡家串门回家,刚出门便遇到六、七个背着书包、大米回校的小学生。未等孩子们开口,少功就把他们一个个抱上车,还剩周老师、韩夫人和100多斤大米装不下,少功边起动车子边说:“我先送小孩,然后再来接你们。”
△作者(右二)与韩少功夫妇相拥合影。
10时18分,韩少功夫妇走进了人头攒动的会场。少功对我说,这帮老伙计,他大都叫得出名字。“梦兰,你好!”“李铁书,当年团支书;这是你堂客,戴迪香,宣传队‘五朵金花’之一。”“胡伏保,我们曾住一个屋。”

梁预立老师看到宣传队老队员,兴奋地叫着:志辉、爱水、可庆、爱武、龙光、应根、月娥。
“韩花,还记得我吧?”村民江活良远远地跟韩少功打招呼。
又有人在叫“韩花”!为何大家都这么称呼少功呢?“少功在我们这批知青中,年龄最小,长得秀气白净,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当年同从长沙插队到长岭村的知青范菊华解密道,“他喜欢写写画画,队里的宣传栏都是他的杰作;他作词、梁预立参演的的《采茶舞》在县里得了奖……”
一段采访韩少功当年插队时知青和村民的视频,引爆了现场气氛。
今天的会议设了操长乐、天井口音的主持人,一只话筒放在桌子上。但无需主持人点将,乡亲们都主动上前、拾起话筒开讲。
“少功当初在长岭的时候,我们就看出了他今后的出息。”当年的村会计李复查说,韩少功曾经对他们说,要写农民的辛勤劳作,你就写他从田里回到家里躺在地上,留在地板上那个汗水印子。
“少功是长岭村的骄傲,更是我们的偶像。”当年的伙伴老李说,后来他用韩少功刻苦学习、努力写作的实际教育孩子发奋学习,如今自己的大儿子厦门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二儿子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教书,成为了美术家。
气氛升温,拘谨后退,热情高涨,是抢话筒的时候了。 “韩花,我来说一句。” “少功,我们不叫少功。我们都叫‘韩花’。” “韩花书里写的我,是个不好不坏的人。这就比较好。” “韩花要常来。这里他好多朋友。” ……

“毛主席,发号召,养猪事业要有大发展,我们坚决要做到。”当年的文艺宣传队员康爱水即兴表演起当年由韩少功作词的快板《为革命养猪》,将人们又拉回到了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前前后后算起来,我和少功在汨罗生活了28个年头,除了感谢感恩,我再也找不出别的词语。”见面会上,梁预立几度哽咽并鞠躬致谢。
“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享受温情。”为回报挚爱乡亲,韩少功向当地学校和敬老院各捐款3万元,并向长岭的乡亲们赠送了自己新出版的作品。现场掌声雷动……
作者系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社长、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高级记者、作家。 韩少功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主编:谷阳 商务合作电话:18182021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