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975|回复: 6

[非小说]绿珠之金谷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6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金谷园》

 

历史多少悲不完的女子

可我独爱绿珠

美女绿珠,艳名传千古。而比艳名更打动人的,是绿珠的传奇人生和她一死报知己的气概。

所以一直的印象里,一直都是绿珠那张哀伤而坚强的脸……

 

亦有一首词如是吟:

人道此处是江南

轮回,百世

我依旧醒在江南

醒在江南的箫鼓

鼓声里—别千年

千年,我把栏杆倚遍。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可悲的附属品

 

西晋是一个动乱多变的朝代,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惠帝司马衷之妻贾皇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杀杨骏,让汝南王司马亮辅政,继而由让楚王司马玮杀亮,旋又杀玮。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和大将军孙秀起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齐王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出兵讨伐赵王伦,杀司马伦,复惠帝位,齐王专权辅政。之后,长沙王起兵,河间王又起兵杀长沙王司马义,东海王司马越起兵攻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乘机进占洛阳。东海王又起兵攻河间王,河间王兵败,与成都王相继被杀。这就是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八王之乱。绿珠生在这个动荡不按的时代,又是侍中石崇的爱妾,因而也难躲离政治斗争的旋涡,其命运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

 

自冒死劝酒之后,绿珠才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完全操在他人之手。这是很可悲的。一个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已很可悲,若命运之神完全操在别人之手,那就更加可悲了。绿珠进不能有助他人,退不能保全自己,心中后十分沉闷,欲待回家乡,奈何山高水远,不熟路径,一个弱女子纵使出了京城,又如何回得到偏远的故乡呢?她想把胸中的郁闷对石崇说一说,希望能得到他的安慰和理解,谁料正逢上多事之秋,石崇常常忙于政事,动辄就是几天难以照面。万般无奈,她只好向小妹妹宋伟倾诉无限的怨恨,无限的愁绪。

 

宋伟与绿珠有着同样的不幸遭遇,很小的时候就被卖进石府,先做使唤丫头,挨打受骂是家常便饭。绿珠来后,她才得到解脱,并因貌美,能歌善舞,善解人意,受到石崇的宠爱。石崇被杀后,她被选入晋明帝司马绍宫中。她和绿珠如同亲姐妹,相互体谅,同命相怜,绿珠向她诉说心中的苦闷,她十分理解,为她们共同的不幸遭遇悲痛不已,为她们目前的处境而担心。

 

“姐姐,做人难,做女人尤难。我们这些姐妹寄居石府,靠石大人的庇护,勉强生存下去。这些天,政局不稳,听说赵王司马伦和大将军孙秀突然举事,杀了贾后,独揽朝政。石大人这些天早出晚归,行色匆匆,想必与朝政有关。石大人倘有不测,我们姐妹只好自谋生路了。”

 

“是啊!人间的不幸,为什么偏偏落在我们女子身上?在家之时,衣褐食粗,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到了石政府,你我姐妹二人这样的人物,尚且整天提心吊胆地活,其他姐妹的处境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什么时候才能找回失去的自由呢?”宋伟问。

“今生今世也许不可能了。不说别的,就是逃出石府,也是不可能的,况且,逃出石府又能怎样呢?出苦海,入火坑,逃出狼窝,掉入虎穴,都是可能的啊!现在我才理解大人的《王昭君辞》中的“殊类非所安,岁贵非所荣”两句诗。我们不是他们的同类,生活在他们的群体中,时时刻刻都有一种不安全感。有时我们雍容华贵,前呼后拥,似乎很高贵,其实,那并不是我们的荣耀,而是我们的耻辱。那些人需要我们装潢门面,需要我们的美貌,却从来没有想到要尊重我们的人格。汉代和番的王昭君是这样,我们姐妹何尝不是这样!”

 

姐妹俩正说着,急报石大人回政府了。绿珠和宋伟急忙整衣迎接。

石崇此时任侍中,出人宫廷,侍从皇帝左右。赵王伦理杀贾后,架空了惠帝王,肆意专权,并有废帝王自立之意。司空张华看在眼里,十分愤慨,可是手无兵权,无力与赵王伦抗衡,被找望所杀。张华死后,朝野震惊,虽然不满赵王的专横,但都敢怒不敢言,只好默认赵王的暴行。赵王以为群臣易欺,更加专横跋扈,终于废掉惠帝王,自己称尊。与赵王同时举事的齐王,对赵王伦的独断专横深为不满意,欲除掉赵王,拥立惠帝。他找来侍中石崇,商议除掉赵王的办法,他知道石崇一个爱妾美丽绝伦,建议石崇用美人计把赵王和孙秀骗过来,一举消灭。石崇就是不同意,他宁愿付出他的全部财产,也不愿意把绿珠交给赵王伦那个老淫棍。齐王以为非常时期,大丈夫欲为国立功,就不能留恋儿女私情,不能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结果二人不欢而散。

回到府中,石崇还正怒气冲冲,他大骂赵王那个老混蛋,指责齐王居心不良。府中一些美人前来问安,都被拒之门外。那些美丽多情的女性,一个个都悻悻而归。

绿住和宋伟来到时,石崇的火气已基本消失,只是一个人在那儿生闷气。见绿珠和宋伟到来,石崇心中稍安,慢慢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人,外面的事情,贱妾不便多问。不过回到府中,大王还是宽心一点好。心宽体胖。大人这些日子一直郁郁不乐,会伤身子的。“绿珠劝慰道。

石崇伸手把绿珠揽在怀中,忧虑地说;“外面的事情你哪里知道!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今日你当家,明日他做主,我们这些朝中大臣也左右为难,不制到听谁的好。官场太复杂、太险恶了,现在想驶船入港,休息一下,已经来不及了。家庭的温暖,天伦之乐,本可驱除烦恼,可现在事情紧迫,到处没有安乐之地了。”

他停了停,伤感地说;“朝中大臣,如今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倘若我也遭遇不幸,这偌大的家业,还有你这稀世难得的美人,不知要落到谁人之手了。”

“难道不能急流勇进吗?”

“我现在是欲罢不能啊!我这一生作恶太多,积怨太深,找遍国中也难找到一块清净的藏身之地。再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躲也躲不掉啊!大着胆子朝前闯,或许能闯过去。闯不过去,就是我的命数该尽了。”

一向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石崇,说出这样悲伤凄凉的话,令绿珠和宋伟十分吃惊。她们很了解石崇其人,争强好胜,死要面子,至死不肯认输,正式凭了这点,加上他的狡诈和机敏,他才成为富甲天下的第一富户,爬到侍中的高位。如今,他如此沮丧,不正说明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

从石崇的命运中,绿珠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归宿。她来京城多年,跟随石崇出入官场,为石崇装点门面,排忧解难,人们早就把她看成石崇宦海沉浮的左右手,而不单单看成是石崇的一个爱妾。她对石崇只有依附、依赖,并没有太多的爱情,然而,她的命运却和石崇联系在了一起,像一个绑缚在冲锋战车上的士卒,不管你是否有能力作战,是否愿意作战,对方都会把你视作敌人,毫不留情地消灭掉。她意识到自己的命运,觉得这个时候,逃脱是不现实的,只有和石崇同心协力,共同对敌,她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尽管她心理上很不愿意把自己彻底交给石崇,但事到如今,她不得不作出这样一种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斛珍珠的身价

晋惠帝永康 (公元300年),京师洛阳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侍中石崇被大将军孙秀斩于东市,他的宠妾绿珠坠楼身亡。京师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议论纷纷,许多人为绿珠的不幸洒下了同情的泪水。

 

绿珠生于白州***(今广西***)双角山下一家姓梁的人家。白州境内有**山、**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等山水,物华天宝,遐迩闻名。当地风俗,把明珠视作最珍贵的宝物,视作吉祥之物,所以不论生男生女,取名都与珍珠有关,生女称作珠娘,生儿唤作珠儿。绿珠生时十分美丽,光艳照人,如绿珠玲珑剔透,令人爱不释手。她的父母和当地的乡亲十分喜爱她,都城她为绿珠。因为绿珠的名头太响,以至许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姓,说起博白的漂亮姑娘,人们都自然而然地想起绿珠,为自己是绿珠的乡邻自豪三分。

白州有一条河,源出双角山,汇入容州江,当地人以为双角山是绿珠的故乡,而绿珠又是如此远近闻名,就称这条河为“绿珠江”;双角山下,有一口碧绿碧绿的水井,井水甘甜醇香,清凉解暑,当地人传说,常饮此井水,生女必染美丽俊俏,他们的力证就是绿珠的母亲怀绿珠时经常引用这口井的水,因此有人又把这口井称作“绿珠井”。后来,绿珠遭到了不幸,当地有人认为美丽的女人对社会有害无益,就凿了一块大石碑立在井边,用做镇邪之物。据说,这之后,喝此井水的孕妇所生女儿,虽然也有容貌秀丽的,但不是五官不正,七窍不整,就是四肢残缺,多是秀丽的残废女子。

 

绿珠十分聪明,能歌善舞,吹起笛子来,特别悦耳动听。美丽的女子,既聪颖多情,又能歌善舞,这并不是一件上好的事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是出类拔萃,美丽绝伦的女性呢?

 

果然,绿珠的命运很快发生了转变。

 

这一年,交趾采访使石崇来到白州,考察官吏政绩,举劾不称职的州县官员。州官们都知道石崇大人的来历,他是洛阳首富,家财不计其数,三万五万金银也不在他的严厉,况且白州弹丸之地,州官们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金银,来贿赂这位不看重金钱的采访使大人。一个小吏从石崇的随员那里探知采访使大人喜好声色犬马,家有美女千余人,建议州官选几个美女送给石崇。州官觉得是个好注意,就令人寻访美女。手下的人告诉他,全白州最美的女子,就数博白的绿珠了,送一个绿珠被采访使大人,胜送金银十万。州官这才如梦初醒,令人责重礼去博白请绿珠来。

 

州官派去的人到达博白时,已经晚了,绿珠已被石崇用三斜真珠的贵重聘礼接走了。

原来,身为采访使的石崇,根本不是一称职的使者,他来南国,一个皇帝的旨意,不得不来做一番考察,而册他也想借这个机会得到几个南国佳人。到了白州之后,他就派随员四处打听,了解一下此州谁家的女儿最漂亮,谁家的娘子最俊俏。随员很快打听到绿珠,向石崇形容了一番。石崇听得眉飞色舞,垂涎欲滴,先使人带着礼物去双角山绿珠家通个信息,自己随后带了三斛珍珠而至。

 

双角山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什么时候见过朝廷的使者。更别说是采访使这样的大人物了。人们恭立道路两侧,欢迎这个来自京师的大官儿。这个大人物进到村子,不说不笑,径直向绿珠家走去。

 

绿珠的父母惊慌得手足无措,慌忙双膝跪倒,向石崇问好,只是不敢动问来到寒舍何事。

石崇威严地朝院中一坐,并不吭声。随员对绿珠的父母说:“采访使大人听说你家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特意来看一看。请你们把女儿叫出来,让大人过目。

 

绿珠的父母都是厚道的山民,见石崇一行人来到家中,吨决蓬荜生辉。他们不知道采访使是多大的官,只知道他是朝廷来的,听说州官见了他都点头哈腰,摇头摆尾。州官在他们眼中已经是大得不能再大的官了,这个采访使的官比州官还大,那不是快赶上皇帝了吗?要不是也是一方王爷。这样大的官要见见他们的女儿,实在是抬举这个家,抬举他们的女儿。他们不敢怠慢,忙入闺房把绿珠叫出来。

 

石宠正在院中端坐,忽见一个身着粗布衣服的美丽少女立在面前,仔细一看,大为惊讶!想不到南国偏僻之乡竟有如此绝色女子!粗布不能掩其美,荆钗不能藏其艳,不施粉黛却容光照人,不加雕饰却仪态万方,近看如清水芙蓉,远看似绿山粉黛,粗看如巫山神女,细看似晶莹碧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何能言其美!倾国倾城,举世无双,焉能尽其艳!这样的女子,真堪与西施并肩,与王嫱媲美!不得此女,真是枉有千余美人。

 

“大人呼唤小女子有何见教?”绿珠久居山野,不懂得那么多的忌讳和规矩,站着问道。绿珠的声音如银铃那般清脆,丝毫不带任何杂音钻入石崇的耳中。石崇乐不可支,问道:

“绿珠姑娘,你想不想到京师去,到天子脚下去?”

“小女子山村野姑,无此福分。”绿珠回答得很得体。

“这有何难!”石崇招呼随员,把三斛珍珠送给绿珠父母,接着对他们说:“三斛珍珠,一点点心意,请二位收下。我现在把绿珠姑娘带走,家中日后若有事情,可直接去找州官,我会吩咐他好好地照顾你们。”

 

绿珠的父母舍不得女儿远离,但更舍不得三斛珍珠。他们这样的贫寒人家,一生也难得见到几颗珍珠,现在却有三斛珍珠送上门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有了这三斛珍珠,那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富户,别说博白,就是全州有谁能比得上?再说,有了这样一个州官见了都害怕的人物做靠山,三里五里,邻州邻县,谁人不敬畏三分!绿珠的服务被石崇的财富和权势打动了。他们答应让女儿随同进京,认为女儿跟上这样一个人是不会吃亏受苦的。

就这样,石崇用三斛珍珠把绿珠带回了京城。绿珠的命运从此和石崇联系了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金谷园的明珠

石崇是何许人物呢?石崇是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字季伦。开始当官时,只做了一个小小的修武县令。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石崇出任荆州刺史。荆州是富庶之地,又是南北陆运,东西水运的交通咽喉。石崇利用做刺史的方便,暗中遣人劫夺远道使者的礼物贡品,沉杀客商,掠夺客货。他名是荆州刺史,暗是杀人越货的刽子手,是江洋大盗。靠了这种手段,他很快成了巨富。后来,他入京做了大司农。大司农是九卿之一,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是一个很有油水的肥缺。石崇很善于积敛钱财,一时富上加富,成为京师数一数二的巨富。他还和晋武帝司马朝的小舅子王恺相互勾结,制取鸠毒,毒杀无辜,夺人钱财。石崇为富不仁,但他做得很巧妙,往往不路蛛丝马迹,很多人只知他富,却不知道他怎么富起来。

 

石崇回到京城,把绿珠安置在他的别墅金谷园,送给绿珠许多贵重的衣服和礼物,和绿珠谈天说地,东扯西拉,逐渐消除绿珠的生疏感和恐惧感。绿珠善于吹笛,又能歌舞,为感谢石崇之恩,她常常单土为石崇吹奏歌舞。绿珠声与穷乡僻壤,识字不多,石崇就叫她吟诗作赋。绿珠聪颖过人,肯快学会了相传为汉元帝宫女王昭君所作的《怨曲》,并能和着曲谱翩翩起舞,舞姿十分优美。她十分同情王昭君的不幸遭遇,把深深的同情融汇到幽雅的舞姿之中。频繁的接触,友好的相处,消除了绿珠的戒心,不知不觉中,这个天真美丽,多情可爱的少女便自然地落入情场老手石崇的圈套,成了石崇的掌中玩物。

 

天真的绿珠以为石崇真心爱她,因而显得十分快乐,乌有五律,她认真学诗作赋,有空时还学学化妆,精心妆扮自己。女为悦己者容。她为石崇打扮,让石崇欢心。

 

自迷上绿珠哪天,石崇就决定要把她搞到手。这样美丽的女子,只有他石崇才消受得起。他认定这个理,利用他的巨富和地位把绿珠带回了京城。他知道心急喝不得热稀饭,强扭的瓜不甜,就耐心地创造机会,制造环境,让绿珠自然而然地投入他的怀抱,从心里接受他。他的计划实现了,可他忽然发现自己以往的努力并不单单是要把绿珠搞到手,而是一开始就带有几分爱慕,现在却是陷人欲海,每时每刻都想和绿珠在一起,度过那无数消魂的时刻。石崇对绿珠由欲生爱,渐渐难以自拔了。

 

石崇常观绿珠舞昭君《怨曲》,日久就觉得单调乏味了,就自制《王昭君辞》,教绿珠吟唱。这首诗从王昭君将赴匈奴写起,写尽昭君赴匈奴途中的哀伤愁绪,描写了王昭君在匈奴“殊类非所安,岁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渐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花不足欢,甘于秋草并”的悲苦心情。石崇又作《懊恼曲》赠给绿珠,宽慰绿珠。绿珠很快就又学会,常在更深人静之时,轻舒广袖,载歌载舞。石崇看了,如醉如痴,喝彩不已,更加宠爱绿珠。

 

石崇又从他的一千多名美女中挑选出几个高低胖瘦、容貌相似的,刻玉为例龙佩,绕金丝作凤凰钗,让绿珠带领她们,衣袖相连,绕着楹柱起舞。绿珠教起这些人十分认真,每一个舞步,每一个水袖,每一种身段,她都认认真真地教。她还教她们吹笛、吟诗,要求相当严格。挑选出来的这些美女,受到绿珠的专门训练,跳起舞来起伏有致,吹起笛来抑扬有声。石崇想要召唤其中的某一个,不用喊她的姓名,都是听她们的玉佩声,看她们的金钦颜色,玉佩声音轻的在前面,金钗颜色艳的在后面,依次而行,循序而进。绿珠只是石崇的宠妾,看着石崇纵情声色,却毫无办法。封建社会,有权有势有财的人,大豆是妻妾成群,妻妾们承认男人这种特权,彼此虽不免争风吃醋,但都不得不默默接受这样一种事实。绿珠也不能超脱,也只好接受这种事实,再说,她还只是石崇的一个妾,不过是一个得宠的妾罢了。

 

绿珠教习的美人中,有一个叫宋伟的生得也是天姿国色。她原来只是石府中的一个小丫头,绿珠来后,慧眼认识美人,奏明石崇,把她调在身边听用。绿珠经常教她吹笛跳舞,读书识字,还教她描眉施粉。宋伟心灵手巧,很快和绿珠成为知心朋友。室内称为姐姐,室外喊作师傅。石崇从府中千余美人中选择几十个组成一支舞队,一眼就看中了宋伟。宋另成了绿珠之后另一个得宠的人。不过,石崇的心思主要还在绿珠身上,视绿珠为第二生命。

 

有一年的元宵佳节,洛阳城内,天子公卿,平民百姓,家家都张灯结彩,在府门和家门口挂起各式各样的灯笼,摆起最贵重的物品。国舅王恺富甲洛阳,又有当朝天子做后盾,府前摆满了奇珍异宝,水晶宫灯旁边,摆了三尺高的珊瑚树。洛阳城里的平民百姓哪里建国这样的珍奇,都围到王府门前观看,一时水泄不通。王恺站在水晶宫灯下,得意地捋着胡须。

正在这是,石崇左手挽着绿珠,右手挽者的宋伟,也来看热闹了。他和王恺有时勾结,狼狈为奸,表面上似乎很要好,实际上都在暗中斗富。当时,豪门大族夸富斗富是一种世上,他们为了显示自己富有,挥金如土。石崇,忘恺都是京中大富户,互不夫妻。王恺今日所谓,正式友谊显示自己的富有,出其不意地战胜石崇。谁料石崇乘兴携带两个美人出来消磨良辰美景,恰好看见王府门前的情景。他分开众人,挤到前面一看,原来只有一个水晶灯和一棵小珊瑚树。

 

“这样的小玩意也值得众人围观吗?“他请请地对绿珠说了一句,绿珠举起手中的玉如意。只几下就把价值连城的珊瑚树打得粉碎。微观的人都无限遗憾,感到万分可惜。

 

石崇上前一步,对王恺说:“王大人,如此良辰美景,你身为国舅,就拿出这样一侏带有许多瑕疵的小珊瑚树出来,岂不让京师百姓笑我们王公贵族政府中无物!”

 

王恺见石崇打碎他的珊瑚树,正要动怒,忽然见石崇一左一右两个美人朝他嫣然一笑,火气顿时消了一半,又听石崇这样一说,满腹的怨或也就发不出来了。他怔怔地看着石崇,不知道如何回答嗜好。

 

“王大人如不掀起,请派人到合下另取一株珊瑚树来,在下不甘说保证比你的好,但颜色、高度、造型和纯净度却比贱妾刚才瘩岁的那一株好一些。王大人若有雅致,也随石某到我的珊瑚树房子挑上几棵。”

 

石崇说罢,朝绿珠看了一眼。绿珠心领神会,对王恺说;“王大人,我们石大人说的都是真心话,请你无比去石大人处看一看,只有您看中的,才配摆在您王大人政府前。”

王恺早听说石崇一一宠妾,美貌倾斜天下,今日意见,果然不凡,哪里还有心思!生气!他色迷迷地盯着绿珠,如痴如醉地说:“能得次女子,方不枉次一生。”

 

这正是石崇狡猾处,他从自己的感受中深知女人的美丽,深知漂亮女人无坚不摧毁的美丽。今晚,他携带绿珠、宋伟出来,就是准备必要的时候派她们的用场,不料果然用上了。王恺以国舅之尊,见到绿珠,早已丧魂失泊了。

 

绿珠在师傅,即使石崇的冲切,有时石崇政治斗争的有兆时度年个 秘密武器。可惜绿珠只知道前者而不知道后者,不知不觉中充当了石崇的政治斗争工具,这样,绿珠的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宴席上的人头

绿珠经常随师崇出入官场,抛头露面,不久,京师就传遍了绿珠的名字,都知道石府有一个貌比天仙还美的绿珠,都以能一赌绿珠的芳容为大幸。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式人生得意之时的石崇,忘了这一简单的道理,仍然到处炫耀,夸耀绿珠的美色。他不知道,他的豪富,他的官运亨通,他的左右逢源,以及他那无人可及的艳福,已经引起了同僚们的愤慨和嫉妒。他仍不停地宴请朝中公卿大臣。

 

石崇宴请朝中公卿大臣,一是联络感情,和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再者就是向他们显示他的富贵。每次宴会,都是山珍海味,名菜佳肴,陈年美酒,所用餐具都是金玉做成。所以,在石崇这里饮酒,公卿们不必提防有人暗中下毒相害,因为砒霜等毒品见了饮具就会发生反应,使餐具变色。饮酒的时候,石崇让府中美女轮流上来劝酒,谁敬上的酒若是没被客人饮掉,那么,这个美女就要被杀头。一些公卿知道石崇的用意,怜悯那些无辜的女子,一到石府就开怀畅饮,直到滥醉方才罢箸停杯。

 

然而,也有不给面子的。

 

一次,石崇宴请尚书令王衍和大将军王敦。王衍字夷甫,出身士族,喜欢倾谈,他身居要职,出言极为随便,前说后改,不负责任,当时的人都说他信口雌黄。东晋大司马恒温曾这样评价王其人:“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能辞其咎。”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竟然官至尚书令,专擅重任,成了朝廷的重臣。对晋代王氏家族的这样一个人物,石崇断然不敢得罪;王敦这人更邪,此时虽然年纪尚青,但强大的王氏家族作为后盾,他有恃无恐,颐指气使,后来升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广、交六州诸军事,握重兵屯武昌。唐代诗人刘禹锡“旧时王谢堂上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诗句的“王”,指得就是隆盛百年余的王衍和大将军王敦所在的王氏家族。

 

按说,王衍、王敦并不把石崇放在眼里,但因石崇富甲天下,拥有无数家产,王衍他们也有用得着石崇的时候,何况石崇还是朝中要员呢,他们应邀来到了石府,在诸多美女的簇拥下,大模大样地在首落坐。

 

刚刚坐下,两队美女手持金杯,鱼贯而入。她们一个比一个妩媚,一个比一个娇憨,轮流劝酒。王衍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他一边和美女们调情逗乐,一边开怀畅饮。然而他纵然海量,怎能抵挡一个接着一个而来的美女阵的攻势,大杯大杯的酒灌落下去,很快就酩酊大醉,成了烂泥一滩。

 

王却不是这样。他早就听说过石崇令美女劝酒,客若不饮酒,就杀掉美女,一点也不可惜。他想亲眼见识一下,三杯过后,他借口不胜酒力,死活就是不肯饮,石崇见状,令人把劝酒的美女拉出去杀了,接着让后一个美女劝酒。那个美女已有覆车之鉴,知道殷勤相劝不行,就双手捧杯,跪在王敦一侧,请求饮掉此杯,救她一命,哪知王理也不理,石崇令人将第二个美女也拉去砍了。第三名美女见前两个已经被杀掉,心惊胆战,就施展女人的拿手好戏,一边挑逗,一边劝酒。王敦之妻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官拜驸马都尉,对女色并不那么特别爱好,第三名美女试图以女色取胜,希望侥幸逃过。哪知王敦同样拒辞不饮。

 

这些情况都被宋伟看在眼里,知道再这样下去,还要有许多无辜的姐妹丧命,急忙向绿珠求救。

 

绿珠早闻王敦其人,只是没有见过他的尊容。听人说他是一个冷面将军,嗜杀如命,常常把杀人当作乐趣。他今天这样做,就是拿石崇开心,拿石府中的美女开心。他听说石有美女千余名,快赶上后宫了。他将信将疑,想借喝酒的机会看一看石府到底有多少美女。绿珠料到了他这种心思,对宋伟说:“妹妹,看来我今天非出场不可了。石大人若是看中我们以往的感情,或许会手下留情,饶我一死,那样的话,姐妹们也许就安然无恙了。假如我也不能侥幸逃过,那只好希望于王敦这个杀人魔王的良心发现了。“姐姐,你放心好了,石大人是那样地宠爱你,把你看成他的生命,他决不会伤害你。”宋伟宽慰说道。“石大人争强好胜,不要寄予太大希望。不过,纵然这样,我还是要试一试,我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姐妹一个一个去送死。

 

绿珠说完,止住了第四个就要进去劝酒的姑娘,手捧杯子,款款朝王敦走去。

 

第三个美女刚刚被杀掉,三颗血淋淋的人头送了上来,王墩看也不看,挥手让人端下,静等第四个美女来劝酒。就在这时,他听到了轻盈的脚步声,眼前骤然一亮,只见一个亭亭玉立的天使立在眼前,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心中不住地赞美造物主竟然赋予给人时间这样美丽多情的女子。

 

绿珠不卑不亢,双手捧端酒杯,两眼含情脉脉地看着王敦,似要摧毁他的意志,融化他的高傲,消除他的冷酷。看着绿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不由的想伸手去接那只杯子。就在这时,他心中忽然闪出一个念头,都说石崇有个宠妾叫绿珠,貌比天仙,石崇十分宠爱她,把她当作掌上明珠,看作心头肉,看来词女必然是绿珠,我不妨再试一试,看看石崇是否真的把他的宠妾也杀掉。想到这里,他收回目光,端坐不动,也不伸手去接酒杯。

 

石崇看绿珠亲自出面,王敦也不赏脸,感到十分为难,绿珠是他的爱妾,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看得那么顺眼,听着那么人耳,他舍不得他的聪明,她的多情,她的丰姿,她的爱怜,舍不得杀掉这样一个可人的美人儿,可是要不杀绿珠,前面三个算是白杀了,前功尽弃,丢尽脸面,石崇是不会接受的。为了两全,石崇只好亲自出马劝酒。

 

“绿珠是我的宠妾,是我的第二生命,王驸马难道还不赏点面子,真的忍心看着我把她杀掉吗?”

“哪里哪里!”王敦纵声大笑,一点也不让步。“这个可是稀世难得的美人,西施转生,王嫱再世,也不过如此,杀了实在可惜。只是在下酒量太浅容不了许多,石大人难道非要我步夷甫兄的后尘,烂醉如泥不可么?”

 

王敦一再推辞,明是逼石崇杀了绿珠。石崇无可奈何,既然无法让王敦饮酒,也无法替绿珠解脱。

 

看到出现了僵局,绿珠只好壮着胆子,抖起精神朝前走。她一手举杯,一手招呼宋伟:“妹妹,拿毒药来!既然王大人不肯赏脸,妾身何借此贱躯,愿在王大人面前饮掉此杯,一死以谢大人。”

 

宋伟万万没有想到闹到这种地步,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她若真的把毒药拿来,绿珠就更难下台了。

 

也是吉人自有天相。恰恰这个时候。尚书令王衍醒了过来,他看到欢快的宴会闹得这样僵硬,怕到最后不好收场,忙站起来对绿珠说:“刚才多饮几杯,没轮到你来劝酒,就已经先醉了。那么,你那杯酒,就让我这个当哥哥的代饮了把,我可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王衍不愧是个清谈家,这几句话说得十分得体,既为绿珠解了围,又轻轻地将王敦遮掩过去,更说得石崇心服口服,佩服这为当朝宰相善于处理复杂棘手的事情。

 

石崇也是精明之人,他马上顺水推舟,打破僵局,为绿珠解围:“既然王丞相愿意替贱妾代饮这杯,那就便宜了她了。”他忙喝令绿珠来谢恩,然后举起酒杯对众位客人说道:“来,让我们陪王丞相、王驸马一同干掉这杯!”

 

一场急风暴雨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可绿珠心理却一直不能平静下来:女人为何这般命贱,任人宰割呢?千头万绪,她一时也找不到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可悲的附属品

 

西晋是一个动乱多变的朝代,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惠帝司马衷之妻贾皇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杀杨骏,让汝南王司马亮辅政,继而由让楚王司马玮杀亮,旋又杀玮。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和大将军孙秀起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齐王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出兵讨伐赵王伦,杀司马伦,复惠帝位,齐王专权辅政。之后,长沙王起兵,河间王又起兵杀长沙王司马义,东海王司马越起兵攻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乘机进占洛阳。东海王又起兵攻河间王,河间王兵败,与成都王相继被杀。这就是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八王之乱。绿珠生在这个动荡不按的时代,又是侍中石崇的爱妾,因而也难躲离政治斗争的旋涡,其命运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

 

自冒死劝酒之后,绿珠才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完全操在他人之手。这是很可悲的。一个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已很可悲,若命运之神完全操在别人之手,那就更加可悲了。绿珠进不能有助他人,退不能保全自己,心中后十分沉闷,欲待回家乡,奈何山高水远,不熟路径,一个弱女子纵使出了京城,又如何回得到偏远的故乡呢?她想把胸中的郁闷对石崇说一说,希望能得到他的安慰和理解,谁料正逢上多事之秋,石崇常常忙于政事,动辄就是几天难以照面。万般无奈,她只好向小妹妹宋伟倾诉无限的怨恨,无限的愁绪。

 

宋伟与绿珠有着同样的不幸遭遇,很小的时候就被卖进石府,先做使唤丫头,挨打受骂是家常便饭。绿珠来后,她才得到解脱,并因貌美,能歌善舞,善解人意,受到石崇的宠爱。石崇被杀后,她被选入晋明帝司马绍宫中。她和绿珠如同亲姐妹,相互体谅,同命相怜,绿珠向她诉说心中的苦闷,她十分理解,为她们共同的不幸遭遇悲痛不已,为她们目前的处境而担心。

 

“姐姐,做人难,做女人尤难。我们这些姐妹寄居石府,靠石大人的庇护,勉强生存下去。这些天,政局不稳,听说赵王司马伦和大将军孙秀突然举事,杀了贾后,独揽朝政。石大人这些天早出晚归,行色匆匆,想必与朝政有关。石大人倘有不测,我们姐妹只好自谋生路了。”

 

“是啊!人间的不幸,为什么偏偏落在我们女子身上?在家之时,衣褐食粗,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到了石政府,你我姐妹二人这样的人物,尚且整天提心吊胆地活,其他姐妹的处境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什么时候才能找回失去的自由呢?”宋伟问。

“今生今世也许不可能了。不说别的,就是逃出石府,也是不可能的,况且,逃出石府又能怎样呢?出苦海,入火坑,逃出狼窝,掉入虎穴,都是可能的啊!现在我才理解大人的《王昭君辞》中的“殊类非所安,岁贵非所荣”两句诗。我们不是他们的同类,生活在他们的群体中,时时刻刻都有一种不安全感。有时我们雍容华贵,前呼后拥,似乎很高贵,其实,那并不是我们的荣耀,而是我们的耻辱。那些人需要我们装潢门面,需要我们的美貌,却从来没有想到要尊重我们的人格。汉代和番的王昭君是这样,我们姐妹何尝不是这样!”

 

姐妹俩正说着,急报石大人回政府了。绿珠和宋伟急忙整衣迎接。

石崇此时任侍中,出人宫廷,侍从皇帝左右。赵王伦理杀贾后,架空了惠帝王,肆意专权,并有废帝王自立之意。司空张华看在眼里,十分愤慨,可是手无兵权,无力与赵王伦抗衡,被找望所杀。张华死后,朝野震惊,虽然不满赵王的专横,但都敢怒不敢言,只好默认赵王的暴行。赵王以为群臣易欺,更加专横跋扈,终于废掉惠帝王,自己称尊。与赵王同时举事的齐王,对赵王伦的独断专横深为不满意,欲除掉赵王,拥立惠帝。他找来侍中石崇,商议除掉赵王的办法,他知道石崇一个爱妾美丽绝伦,建议石崇用美人计把赵王和孙秀骗过来,一举消灭。石崇就是不同意,他宁愿付出他的全部财产,也不愿意把绿珠交给赵王伦那个老淫棍。齐王以为非常时期,大丈夫欲为国立功,就不能留恋儿女私情,不能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结果二人不欢而散。

回到府中,石崇还正怒气冲冲,他大骂赵王那个老混蛋,指责齐王居心不良。府中一些美人前来问安,都被拒之门外。那些美丽多情的女性,一个个都悻悻而归。

绿住和宋伟来到时,石崇的火气已基本消失,只是一个人在那儿生闷气。见绿珠和宋伟到来,石崇心中稍安,慢慢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人,外面的事情,贱妾不便多问。不过回到府中,大王还是宽心一点好。心宽体胖。大人这些日子一直郁郁不乐,会伤身子的。“绿珠劝慰道。

石崇伸手把绿珠揽在怀中,忧虑地说;“外面的事情你哪里知道!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今日你当家,明日他做主,我们这些朝中大臣也左右为难,不制到听谁的好。官场太复杂、太险恶了,现在想驶船入港,休息一下,已经来不及了。家庭的温暖,天伦之乐,本可驱除烦恼,可现在事情紧迫,到处没有安乐之地了。”

他停了停,伤感地说;“朝中大臣,如今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倘若我也遭遇不幸,这偌大的家业,还有你这稀世难得的美人,不知要落到谁人之手了。”

“难道不能急流勇进吗?”

“我现在是欲罢不能啊!我这一生作恶太多,积怨太深,找遍国中也难找到一块清净的藏身之地。再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躲也躲不掉啊!大着胆子朝前闯,或许能闯过去。闯不过去,就是我的命数该尽了。”

一向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石崇,说出这样悲伤凄凉的话,令绿珠和宋伟十分吃惊。她们很了解石崇其人,争强好胜,死要面子,至死不肯认输,正式凭了这点,加上他的狡诈和机敏,他才成为富甲天下的第一富户,爬到侍中的高位。如今,他如此沮丧,不正说明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

从石崇的命运中,绿珠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归宿。她来京城多年,跟随石崇出入官场,为石崇装点门面,排忧解难,人们早就把她看成石崇宦海沉浮的左右手,而不单单看成是石崇的一个爱妾。她对石崇只有依附、依赖,并没有太多的爱情,然而,她的命运却和石崇联系在了一起,像一个绑缚在冲锋战车上的士卒,不管你是否有能力作战,是否愿意作战,对方都会把你视作敌人,毫不留情地消灭掉。她意识到自己的命运,觉得这个时候,逃脱是不现实的,只有和石崇同心协力,共同对敌,她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尽管她心理上很不愿意把自己彻底交给石崇,但事到如今,她不得不作出这样一种选择。

发表于 2007-7-27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LZ请注意,如果非小说的文章请发贴倒东湖文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7 11:01:1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