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问题,过来有很多种说法。民间有民间的传说,童话有童话的创意,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似乎对这个问题考证不多。我今天也无意来考古,只是随便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也回应一下楼主谈猫的热诚。要说十二生肖,先得说天干、地支。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的总称,都是中国古人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我国早在汉代以前就采用十二地支来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从汉武帝到清末,一直都是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 可能是为了便于记忆吧,古人将这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种动物,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等等。大约在唐以前,这十二种动物还未最后定型,到宋以后,这十二生肖就基本定型了。这其中就没有现在家里常见的猫。 这是为什么呢?史籍中对选择这十二种动物作生肖有几种解释,但很少说明为什么不选猫的原因。现代,有人解释说,可能因为猫和虎习惯相当,又同属“猫科动物”,没必要重复。可是这种动物划分法是西方人的创造,是学术上的划分,直到近代才传入中国,老百姓并不熟悉。再说牛、马的习性也相近,也是草食动物,为什么却双双入选呢? 这十二种动物,家养牲畜(禽)有七种,如牛、马、羊、猪、狗、免、鸡都是人们很熟悉的;可以与人伴居在一起的还有鼠和蛇,人类对它们也很熟悉。只有虎和猴基本上野生的;龙则是想象的、综合的。但它们也是中国古人所经常议论的、熟悉的。 按常理推测,十二生肖中应该有猫。猫在中国老百姓眼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比狗、蛇、鼠等动物低。有人说,狗能打猎,狗很顾家。我说狗的“顾家”基本上是守门、护院;猫也顾家,它是“内务管理”,防止老鼠偷吃粮食。中国人老早就仇视老鼠,从《诗经》骂到《黑猫警长》,至今仍在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大家看电视剧《包公的故事》,知道包公有一位高级助手叫展昭,人称“御猫”,武艺高强,主意很多,地位较高。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猫的看法好、评价高。 说来说去,十二生肖中到底为什么没有猫呢?我认为,其原因就在于猫到中国来得太迟,宋以前的中国民间很少有猫,老百姓一般不熟悉猫;即使在贵族阶层,作为“泊来品”的猫也难以形成一个“有影响”的群体,直到近几百年,随着猫的迅猛繁衍,猫才真正来到民间,中国老百姓才熟悉它、接受它、喜欢它,但已来不及在十二生肖中给它“排座位”了。其实这也没么了不起,猫虽然在“台上”没位子,但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不是照样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