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74|回复: 11

今生,我们缘定消防——两位俄罗斯消防伉俪风雨同舟五十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7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bsp;正值50年金婚之际,卡拉金及塔玛拉夫妇本想在自己家庭内部举行一个简单的金婚纪念活动。没想到他们竟收到了俄罗斯莫斯科市政府的邀请信,莫斯科市消防局长将为他们举办专门的庆祝酒会,卡拉金原先所服役的消防部队的领导以及他的朋友和同事听说后都特意赶来为他们祝贺。老夫妇没想到政府竟然还记着他们,十分感动。<br/><br/>&nbsp;&nbsp;&nbsp;&nbsp;这次庆祝会上,世代从事消防事业的卡拉金家庭博得了当之无愧的尊敬。卡拉金夫妇两人来到摆满鲜花、挤满人群的大厅的舞台上,听着大家的贺词,接受着一份一份的礼物。他们回忆起过去的经历,那些遥远年代的事,又从尘封的记忆中清晰起来。<br/><br/>&nbsp;&nbsp;&nbsp;&nbsp;卡拉金回忆说,他的祖父———德米特里·瓦西利也维奇,开始在农村义务消防队,后来搬家到卢岗斯克,并在那儿当上了一名消防战士。<br/><br/>&nbsp;&nbsp;&nbsp;&nbsp;卫国战争开始前5年,祖父在扑救一场火灾的时候牺牲了。而他的儿子,也就是卡拉金的父亲———费道你·德米特里维奇,一直是一个城市消防中队的班长。在平时他主要进行训练,一旦响起火灾报警,便飞奔投入战斗。当时卡拉金还小,但是他时常在父亲那里,听到这些与火战斗的英勇故事,并立下了也要当一名消防战士的愿望。<br/><br/>&nbsp;&nbsp;&nbsp;&nbsp;1946年,卡拉金子承父业,也参加了消防队。但当时正值战后,日子十分艰苦,乌克兰到处是饥饿的群众,作为一名消防战士的他,有时饿得连动腿的力气都没有。在当了一年消防队员后,他报考了哈尔科夫消防学校。<br/><br/>&nbsp;&nbsp;&nbsp;&nbsp;书面的考试是顺利通过了,但在资格评审委员会里,人们还在迷惑:录取还是不录取?因为他个子太小,人太瘦,有人认为他不适合做消防这项工作。但最终校长格捷列夫一锤定音:“你们对他怀疑什么?他的祖父是消防战士,父亲是消防战士,怎么不录取他!”就这样,他开始了正规的消防业务学习。<br/><br/>&nbsp;&nbsp;&nbsp;&nbsp;几年后,卡拉金以出色的成绩读完了哈尔科夫消防学校,被派到莫斯科工作。他小时候由于营养不良,体格瘦小,进了学校后逐渐强壮。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当了首都消防实用运动混合队的教官,在多次全苏消防运动比赛中成为滑雪运动员及体操运动员。<br/><br/>&nbsp;&nbsp;&nbsp;&nbsp;他负责的消防管辖区域中最重要的单位就是当时的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在那里他历任排长、代理指导员,后来成为该部队的指挥员。<br/><br/>&nbsp;&nbsp;&nbsp;&nbsp;这位年轻的指挥员,由于工作中宽容、勇敢,很快得到了晋升。在不知不觉中,爱情也悄然来到了他的身边。有一次卡拉金参加音乐会迟到了,随便找到一个空位,就这样邂逅了旁边的一位姑娘,无意中得知原来她也是一位消防工作者。两个一见如故,后来结为夫妻,一同生活了50年。<br/><br/>&nbsp;&nbsp;&nbsp;&nbsp;卡拉金的妻子塔玛拉说,几十年过得很快,仿佛弹指一挥间,但是这50年过得又很充实,内容很丰富。50年前,塔玛拉是一位消防宣传员,她的父亲当时担任克里姆林宫消防主任。<br/><br/>&nbsp;&nbsp;&nbsp;&nbsp;婚后,新郎从7人一间的消防队员宿舍里搬到了岳父的住宅中。岳父家的房子非常大,但是家里的人也不少,有4个孩子。卡拉金决定,应当靠自己安置一切,可塔玛拉不想离开父亲的家,几番争执之后,也只得“嫁鸡随鸡”。年轻夫妇又重新搬回了消防队的宿舍里,在那儿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诞生了。<br/><br/>&nbsp;&nbsp;&nbsp;&nbsp;由于添丁,卡拉金从消防队分到了一套简易木制公房,这可还是他的领导四处托人给搞到的。要知道,在上世纪50年代,能分到一套住房可是很不容易的。然而,孩子周岁后,妻子应当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当时,一个男人的工资还不能供养全家,所以年轻的妻子不能马上变成“全职太太”。<br/><br/>&nbsp;&nbsp;&nbsp;&nbsp;于是卡拉金决定从卢甘斯克(伏罗希洛夫)城请出自己的母亲伊万帮忙带孩子。令他尴尬的是,老母亲来了之后,就反反复复问“你在教堂里举行过婚礼仪式吗”、“你给女儿举行了洗礼吗”这些问题。<br/><br/>&nbsp;&nbsp;&nbsp;&nbsp;这位可怜的老人家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在俄罗斯农村沿袭了数百年的老规矩都不管用了。因为在前苏联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一个普通人如果经常去礼拜都是会受到惩处的,更何况一个消防部队的官员呢。<br/><br/>&nbsp;&nbsp;&nbsp;&nbsp;后来老人家自己乘车回老家了,并把孙女带走整整四年。新婚夫妇为此感到十分懊丧,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勤奋工作中,以此来消磨时间。后来,丈夫被任命为消防局的监察员,妻子成为一名负责防火监督检查的教官。<br/><br/>&nbsp;&nbsp;&nbsp;&nbsp;卡拉金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起自己的上司,当时的管理局———伊万·尼洛维奇·特洛衣次克:“他是一个聪明的上司,任何时候都不训斥下级,不大发议论,不轻率。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总是帮助下级,启发他们独立思考。”<br/><br/>&nbsp;&nbsp;&nbsp;&nbsp;正是这位伊万总局长,推荐了当时还十分年轻的大尉指挥员卡拉金担任消防司令部参谋长职务。这可是一个负有重大责任的岗位,号称是首都“火灾克星”。当时在他手下有许多人比他年长,经验比他丰富,知识比他广。但是他们工作协调得很好,团结一致,立下不少战功。<br/><br/>&nbsp;&nbsp;&nbsp;&nbsp;很长时间,卡拉金都担任参谋长这一要职。在长期的灭火斗争中,常常是一个晚上要起来两三次,害得妻子和儿女陪着他不得安宁。出发时,吵醒了妻子;回来时,又吵醒妻子。有时他从火场回来,浑身上下被熏得黑黑的,这时候还要妻子帮忙。这一切,作为妻子的她都理解了,她总是在期盼、惊慌、担忧中度过夜晚。<br/><br/>&nbsp;&nbsp;&nbsp;&nbsp;莫斯科那时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加上由于物质条件困难,每间房子里面都住满人,这种房子一旦发生火灾就严重了。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火灾,而且很少有火灾不死人的。作为消防队员,危险也是可想而知的。<br/><br/>&nbsp;&nbsp;&nbsp;&nbsp;有一次,莫斯科烟草仓库着火。该库长200至250米,高5米。仓库烟草垛之间的通道非常狭窄,卡拉金带着消防队员尽全力勉强走到终端时,有一个捆包倒下挡住了他们的出路。他试图爬过去,但未成功。这时候,他双腿无法支持,呼吸困难,流淌眼泪。靠着屋顶刚亮的微弱光线,他费了不少力才弄出一个窟窿,大声呼救,人们听见了,才将深入侦察火情的参谋长等人拖了出来。<br/><br/>&nbsp;&nbsp;&nbsp;&nbsp;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中央陈列馆的屋顶火灾中,卡拉金差一点被闷死在沥青烟雾中。就这样,卡拉金日复一日,出生入死战斗了20多年。由于身先士卒,他经常受到外伤住进医院,对医生的劝说他总是听过了之。<br/><br/>&nbsp;&nbsp;&nbsp;&nbsp;他后来当了莫斯科消防局人事处副处长,热心工作,真诚待人,不几年便成为消防局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满腔热情全力工作,今天俄罗斯消防界很多知名人士都曾得到他的赏识。在他们隆重的金婚庆祝会上,市消防局的每位领导都向他表示祝贺,感谢他的栽培。<br/><br/>&nbsp;&nbsp;&nbsp;&nbsp;按照前苏联的规定,1983年卡拉金在55岁时退休。退休后,他担任了俄罗斯消防技术展览会的主任,至今还在那里工作。为展览会的组织和会务工作,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br/><br/>&nbsp;&nbsp;&nbsp;&nbsp; 卡拉金夫妇一生牵手,一世情缘,共同走过了半个世纪风雨飘摇的人生旅程,他们的高尚情操令世人敬佩。
发表于 2006-11-27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沙发</p><p>你很羡慕他们吧~~~</p>
发表于 2006-11-27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算很高成就了吧</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哦,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新境界哦
发表于 2006-11-27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确实确实</p><p>如果你们男人老实点</p><p>想度金婚是没有问题的</p>
发表于 2006-11-27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金婚``唯一做的就是祝福和羡慕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一个老实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一个痴情种子哦 ,认定一个就只爱一个哦
发表于 2006-11-28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你们男人就总觉得别人的老婆才是好的</p><p>老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p>
发表于 2006-11-28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你还以为你说你认识一个就爱一个呢</p><p>那太博爱的</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