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上邓小平
[原创]现代化都市里的文明(特区特色14)
莲花山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北端,因山形似莲花而得名,总面积达166公顷,是中心区最大的公共绿色空间,建有莲花山公园,那里曲径通幽,绿草如茵。莲花山是深圳最重要的市政公园之一,有人工湖、风筝广场、疏林草地、椰风林大草地和休闲茶馆等,景观丰富,山水灵秀,在山顶可以俯瞰中心区全貌。 中山公园孙中山
[原创]现代化都市里的文明(特区特色14)
中山公园位于深圳特区西部南山区辖区内,公园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是深圳市唯一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公园,也是深圳市目前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 中山公园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始建于一九二五年,由当时宝安县县长、香港绅士胡钰先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兴建的。当时面积仅有1.3万平方米。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深圳特区前进的步伐,中山公园不断扩建和发展。深圳市成立后,市政府为中山公园重新规划,于一九八四年八月为公园划定了用地红线,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积极筹建,完成了征地和老园区的建设。一九九八年,南山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开发、改造中山公园、"还绿于民",作为“为民办实事”重大举措,对中山公园的开发改造进行重新规划定位,利用园内起伏的冈峦、茂密的植被,多处古迹名胜和现代园林建筑,构造14个景区,成为具有历史文化教育意义和时代气氛与传统特色相统一的综合性公益休闲公园。园内有被列为深圳市重点保护文物、明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年)修建的南头城北城墙遗址;有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主持雕刻的,全国最大的孙中山先生石雕头像。并在聚英草坪处安放了由众多雕塑界名家制作的深圳、南山地区有影响的历史名人雕像群,整个园区以热带园林风光为主,景色与名人雕像相互映衬,鲜花飘香、草地如茵、古木参天。有上百年古树名木32棵,观光树种200多种;有近6万平方米的疏林草地、3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区。改建后的中山公园于1999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33周年纪念日重新开园,以崭新的面貌和优美的景观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山公园林则徐
[原创]现代化都市里的文明(特区特色14)
大鹏古城赖恩爵
[原创]现代化都市里的文明(特区特色14)
在深圳市大鹏镇鹏城村。大鹏守御千户所置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洪武二十七年筑城,“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有门楼、敌楼、护城河等。清代屡有修葺。 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为东门街、南门街和正街,主要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关帝庙、赵公祠、天后庙等。原有格局基本保留,东、西、南三城门仍保存完好。 城内现存主要建筑物有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等,建筑规模宏伟,保存完好。 大鹏所城原为防御海盗、倭寇侵扰而设,清初为大鹏所防守营,康熙年间(1662—1722)又改为大鹏水师营,成为一个管辖珠江外洋东部海路的海防军事机构。在海上要塞设有九汛,后又增建南头、大屿山等4座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国侵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湖公园董必武
[原创]现代化都市里的文明(特区特色14)
深圳市东湖公园原名“水库公园”,位于深圳市东部,东连梧桐山,西临沿河路,南接深沙公路,北靠爱国路,始建于1961年,1966年正式向社会开放,1984年10月,经深圳市政府第四十二次会议研究决定,正式改名为“深圳市东湖公园”, 1991年4月,列为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5月,被评为首批“园林式、花园式”达标单位。2003年12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