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color="#000080" size="3">俞白眉<br/><br/> 曼曼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人都在医院,只有我平躺仰卧在家里一<br/>动不动。那是四月底了,那一年我在元旦前一天出车祸摔断了腿,在床<br/>上已经躺了整整四个月。一月到三月,我在红十字会的骨科医院里,我<br/>的姐姐隔两三天一个人挺着大肚子坐着公共汽车来看我,有时候拎一份<br/>肯德鸡,有时候带一碗臊子面,有时候是一纸包糖炒栗子或者开心松子<br/>。我的腿从脚踝处横着打了一根钢钎,每天仰巴叉僵卧着,翻身动一动<br/>亦是不能,所以食欲大减,见什么都不想吃——偶尔会有点莫名其妙的<br/>怪念头,比如说,有那么两天,居然吧唧着泛着苦味的嘴,不可遏止地<br/>对来送饭的姐姐说,有酸东西吗,特想吃酸。在病房里陪床的妈妈难得<br/>也一展愁颜,笑着给姐姐说,你兄弟也要生了。后来我把腿养好了,足<br/>足用了八个多月,再上班,单位的大姐说起来,都说我是坐月子去了。<br/><br/> 那是后话。<br/><br/> 姐姐那时候身子已经很笨,脱了袜子脚面全是肿的。医院和家距离<br/>二十里路,她单位在中间。那时候是冬天,下班了就天黑了,她坐着公<br/>共汽车先来医院看我,然后呆一两个小时,要赶末班汽车回家。妈妈直<br/>催她回去,她安安静静地坐着,说不急不急又没有什么事情。<br/><br/> 我们在一起常常探讨的是孩子出生了该叫什么名字。实际上那个讨<br/>论从她怀孕起,到小孩生下来三个多月止,前后一共进行了足足有一年<br/>多。要从浩瀚的中国汉字里挑出两个字来组合在一起,让所有人见了都<br/>眼前一亮过目不忘继而深深叹服自愧不如——现在想来那样的要求确实<br/>高了点儿,不能怪我们不努力。姐姐说,“我们小孩还在妈妈肚子里的<br/>时候就隔三差五来病房看舅舅了,多孝顺呀,当舅舅的不是平常老读书<br/>吗——给我们起个好名字,那还不是份内的事?”<br/><br/> 孩子的爸爸姓高,妈妈姓武。我说,不如你们小孩叫高胜寒,高处<br/>不胜寒嘛;则以后我若有子,就叫武清影吧。虽然不同姓,但是一看就<br/>是一脉—<br/><br/> —这个意见被否了。我又说,叫高入云怎么样?高路入云端?结果<br/>家人全不同意,因为那时候电视正好放《水浒》,有一个傻呵呵背上没<br/>事就插着宝剑的道士叫入云龙公孙胜的,看了着实让人发噱——这个意<br/>见也被否了。我那时在翻看《南华经》《逍遥游》,又有一个好主意说<br/>我们可以从敬仰的古人名字入手,另辟一条思路,比如老子和庄子,老<br/>庄之学嘛,如果是个男孩子,莫若就叫老庄?姐姐大怒,说滚滚滚你们<br/>家小孩才猪八戒才高老庄呢。<br/><br/> 到三月份时,我的腿迟迟不愈合,才发现是医院庸医误事,于是干<br/>脆回家。我回家不久,姐姐就开始住院。那一段时间最辛苦的是妈妈,<br/>来回跑,少爷小姐哪一个都得伺候。<br/><br/> 过了预产期,小孩在肚子里反倒老实了,一声不吭什么动静都没有。<br/>我和姐姐说笑说,小名就叫慢慢吧。什么都慢。往后三岁学说话十岁不<br/>尿床,十二岁开始上学,老师一点名,半天不说话,问急了,从教室最<br/>后一排站起一个大丫头比老师还高,闷声闷气说,我叫慢慢嘛。<br/><br/> 那一天早上六点,在医院的叔叔打来电话说,胎位不正,可能要剖<br/>腹产。<br/><br/> 爸爸妈妈挂了电话,赶紧收拾要去医院。我在卧室里躺着听见电话,<br/>拄着拐蹦到父母的卧室里问,是怎么回事?父母面容紧张,说没有什么<br/>事情,你睡去吧,就急匆匆走了。我又重新躺下,昏昏沉沉的,醒一阵<br/>睡一阵。<br/><br/> 八点多,医院的电话打回来,说顺利生了,没有动手术,是女孩儿。<br/><br/> 十点,正巧我一个大学同学来家里看我,我说,你扶着我咱们去医<br/>院看看我姐吧。<br/><br/> 我拄着双拐,我同学搀扶着我,我们在妇产科医院的住院部病房的<br/>每一个门前探头探脑向里看。我看病人,病人也看我。放眼一望,所有<br/>新生儿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头发蓬乱,满脸幸福。<br/><br/> 我姐夫抓药过来,惊讶地看见我和我的同学说,“你怎么来了?”<br/>我嘻嘻地笑。<br/><br/> “你怎么进来的?这里门卫看得很严啊,现在不是探房时间,不让<br/>看病人的。”<br/><br/> “不知道。也许看我这架势,国民党匪兵一样的,不敢惹?”我在<br/>拐杖上龙盘虎踞说不出的得意。<br/><br/> 两个人搀扶着我走进病房,妈妈站起来,微笑着也说,你怎么来了?<br/><br/> 病房里有七八只床的样子,七个个初为人母者,床边是她们的亲人。<br/><br/> 姐姐身体很好,要坐起来。妈妈说,哎呀哎呀你躺下吧真是的。姐<br/>姐说,我没事的我没事的,然后看着我乐。还是那个从小和我吵架吵大<br/>的姐姐呀。<br/><br/> 我们一起养蚕,一起用豆沙冰棍调冰淇淋,她胆子比我大脾气比我<br/>倔,我拔了她在院子里下水道旁种的花她就追着我打——现在是小孩子<br/>的妈妈了。<br/><br/> 我在床边坐下,妈妈把小孩抱给我。我小心翼翼接住襁褓,看见了<br/>自己的外甥女儿。小东西眼睛还没有睁开,又黑又小,皮肤皱着,状如<br/>猢狲——<br/><br/> 怎么是这样的啊?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新生儿多半如此,可<br/>是还是不免有点失望。<br/><br/> 曼曼到一个半月的时候,仍然蜷在一团没长开的样子,好象随手捏<br/>的一团黄亮的玉米面。那黄色不见消退,家里人担心起来。新生儿保健<br/>书上说,婴儿黄疸是正常的,可是在出生以后最晚四十天就应该自然褪<br/>下去了。把她抱到儿童医院去,医院里说,有可能是肝炎,要慢慢查,<br/>先交三千块押金,住院吧。<br/><br/> 那个问题后来被证明又是医生无能。我的奶奶是个中医大夫,在乡<br/>下看了五六十年的小儿科,经手的新生儿案例以十万计,在那一方算有<br/>名气。我和姐姐从小是吃老家的药长大的,比如我就知道有一味药叫<br/>“平安散”。那是年代旧远的药瓶,深黄褐色的方筒,一律贴着写着药<br/>名的小红纸条。可是究竟我们是不大相信奶奶的。总觉得年代不同,应<br/>用的医学也应该不一样。<br/><br/> 奶奶在关键时候显示了她的临床经验。她在电话中的建议是观察。<br/><br/> 据她说新生儿黄疸有过了百日也不褪的,不过是个人体质不同,只<br/>要小孩没有其他症状,不会是肝炎。<br/><br/> 吃了奶奶捎回来的药,曼曼脸上的黄色慢慢就褪了下去。然后她又<br/>出现了新的情况,开始在每天下午猛哭一气,非常有规律,怎么哄都没<br/>有。“哇哇”地一哭起来就委屈得不行,小拳头乱舞小腿乱蹬,十分凄<br/>惨,谁在一边看谁揪心。医院的大夫又陷入了尴尬的局面,根本说不出<br/>所以然来。<br/><br/> 拄着拐的我和妈妈姐姐抱着曼曼只好住回老家。我的奶奶断定孩子<br/>是肚子疼,她用一袋热盐止住了曼曼的啼哭。后来我把从奶奶那里道听<br/>途说贩来的一点新生儿医疗常识在单位里卖弄,拉着人跟人讲小孩夜啼<br/>怎么办,小孩黄疸不褪怎么办,听众们都是年纪比我大的已婚人士,拿<br/>着笔记本记完了都很奇怪,问我我是怎么会有这么一手。<br/><br/> 那以后曼曼开始健康成长。妈妈长期劳作,手碰不得凉水,姐姐还<br/>没有出月子,所以我每天负责蹦着蹦着给她洗屎尿布。比方她的屎又变<br/>黄了又发白了,这些情况我都要及时报告。<br/><br/> 看着她津津有味在她的小床里熟睡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小孩子很奇<br/>怪,还什么本事都没有,放屁打嗝的种种恶习已经养成。我们有时候几<br/>个人在她的小床边轻声说话,忽然响亮一声屁响就从小床上传来,几个<br/>人马上就不说话了看着她乐,再看她,依然熟睡,脸上往往会有放松幸<br/>福的神情,我怎么看怎么觉得里面隐隐有嘲弄和得意的意思——也不知<br/>道她那样小小的柔软肚子何来那么大的推动力和能量。她吃饱了还打嗝,<br/>这个也很让人摸不着头脑。<br/><br/> 而且是连珠炮一般,睁着眼睛瞪着你,一个嗝接一个嗝。我说,咱<br/>们曼曼什么都慢,惟有在放屁打嗝上是不落人后,一定要领先一步。<br/><br/> 她中午的时候用完午膳照例会有一段长约二十分钟的哭闹。那哭闹<br/>我认为多半是在提醒大家本小姐十分重要你等马虎不得。只要抱起来,<br/>摇着她唱一段她就可以满足了就会又沉沉睡去。我的姐姐为了偷懒,骗<br/>我说孩子就要她舅舅抱听她舅舅唱歌才会睡,不然睡不着。我脑子转得<br/>慢一些,上当以为果真如此,每天吃完中午饭就兴高采烈抱着孩子乱转,<br/>唱催眠的歌。<br/><br/> 我的老家是长安县的一个镇。晚上镇上的十字路口会有小夜市,卖<br/>烤羊肉麻辣烫和馄饨米线。有几个棚子有彩电,旁边接了音箱就是露天<br/>的卡拉OK.我本来奇怪那怎么会有生意的,可是发现总有镇上的前卫青年<br/>拿着话筒在唱,“你说我俩常相依,怎么能把你忘记”。不幸曼曼的品<br/>味也不高明,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就从一开始坚持了镇上人的欣赏口味——<br/><br/> 在长期对各种摇篮曲的摸索过程中,我发现她的趣味实在不能令人<br/>恭维,如果我唱“睡吧,宝贝”,她不睡,我唱“军港的夜啊静悄悄”,<br/>她不睡,我唱“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她也不睡,只有唱“你说我<br/>俩常相依,怎么能把你忘记”,她一听就嘴角浮出甜美微笑,跟着摇头<br/>晃脑一阵就心满意足睡去。我歌词记不住,经常唱唱就唱忘了,“怎么<br/>能怎么能怎么忘记,怎么能把你忘记”——她倒脾气好,也不大计较。<br/><br/> 尤令人发指的是:除了这个《常相依》之外,她的另外三首至爱保<br/>留曲目分别是《流浪歌》,《铁窗泪》和《杜十娘》。为了能够更好地<br/>哄她入睡,我不得不每晚潜入街头的卡拉OK铺子里,咬牙顶着恶心恶补<br/>了那几首民工之歌。后来我约会女孩子出去吃饭,在路上走着一高兴一<br/>不留神那几个旋律就顺口而出,女孩子会皱眉惊讶说,你怎么哼这个调<br/>调呀?再后来我写电视剧,曼曼的妈妈要求我给她们家曼曼写一个角色,<br/>我叹气说,就凭你们家孩子好听的那几首歌那档次,写出来往好了说也<br/>就是一《打工妹》。<br/><br/> 曼曼在健康成长,慢慢就长大了。<br/><br/> 她已经会接电话了,拿起电话就不由分说扯着小嗓子嚷嚷:“喂,<br/>你找谁啊?”我说:“高曼曼我找你啊。”她居然还能再对答一句:<br/><br/> “我就是高曼曼你找我干啥呢?”我说:“我就找你啊,找你不行<br/>啊?”她就听不懂了没有应对措施了,在电话里沉默一阵说:“让爷爷<br/>跟你说吧。”<br/><br/> 她已经会在电话旁边跳着跳着说,“再让我跟舅舅说一句。再让我<br/>跟舅舅说一句。”把电话给她,她说:“舅舅我给你唱《国歌》吧。”<br/>我说:<br/><br/> “不好不好老唱这一首,换一首吧。”她已经唱起来了,舌头卷得<br/>也不大利索:“起来,不愿做路隶的银们……”<br/><br/> 她已经知道害羞了。我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妈妈对早都醒了赖在<br/>床上就是不起眼睛睁得溜圆的她指着我说,“曼曼啊,你看谁回来了?”<br/>蓬头垢面的曼曼微笑着不说话。“是舅舅吗?”曼曼还不说话。“你不<br/>是老说想舅舅吗?现在舅舅回来了,你给舅舅说吧,要说什么,说吧。”<br/>曼曼忽然就脸红了,傻乎乎笑着把被子遮到脸上不敢看我。<br/><br/> 她已经会在我睡觉的时候光着脚“腾腾腾”跑过来,咬着我的耳朵<br/>一个字一个字说,“舅舅你还不结婚你等啥呢?”我睡迷糊了没听清:<br/><br/> “什么?”还没等她重复一遍,我就听见她的妈妈在客厅得意地哈<br/>哈大笑。<br/><br/> 是啊,她已经两岁半了,是个小姑娘了。她已经会用遥控器熟练地<br/>播放我妈妈至今还不敢动的VCD了;她已经把一小本唐诗背得滚瓜烂熟了;<br/>她已经会发脾气会一怒就跺脚大哭会狠狠地撕别人的脸了;她已经知道<br/>在犯了错误的时候该找谁帮忙合适了;她已经高了,重了,已经在慢慢<br/>长大了。<br/><br/> 曼曼还是别长大吧。曼曼还是快长大吧。</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