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楼主: 北回归线

韩寒《长安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

  我没有想过一场饥荒异常瘟疫能有这么长时间。你可想象如此微风拂面,墙外应该是梅花漫天。

  那在开门日混乱里进来的惟一的小姑娘我今天终于可以看见。因为外面瘟疫肆虐,小姑娘进庙里以后就先被关了十天。大家确定小姑娘没有病才把她放了出来。傍晚,大家一起讨论姑娘的去留。

  师父还没有开口。她先说:为什么你们不去救别人?

  一个师兄说:你以为我们是在人群里把你挑出来然后单救了你啊?你是给挤进来的,是个疏忽。

  小姑娘又说:那你们为什么不去救人?

  另外一个师兄说:救什么救啊,自己都快饿死了。

  我也安慰道:寺里的东西只能吃两天了。

  当时我就觉得,所谓救人帮人,全是自己还能保全时候的一种消遣。

  一个师兄说:怎么处理这个小姑娘。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9

  我大吃一惊,因为我已经打了很久这些鸽子的主意。但是我觉得出家人不能吃荤,在我思想不定的时候,居然有人已经下手了。我问师父这人是谁?

  师父说:是方丈。

  我又大吃一惊,方丈为什么不以身作则。

  师父说:前几天方丈身体虚弱,点名要鸽子汤。而且规矩其实是温饱以后的消遣,温饱都不能了,还要规矩吗。

  两天以后。方丈又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寺里的粮食只能用两天了,怎么办?开一半,消息传来,寺外面一个人都没有了。方丈大惊,亲自上墙探望,发现果然一个人都没了,连尸体都不见一具,北风吹冻土,野草依枯树。方丈不禁老泪纵横,说,阿弥陀佛,死得真干净。死者已去,生者掩埋,生者将去,死者相伴。可是,这最后一个是如何自己把自己埋了呢?

  我想,方丈一定是鸽子吃多了,补过了头,这一看就知道城里发吃的了。

  不出所料,消息又传来,皇仓大开,各地发粮。你可知国库里有多少粮食?多到开三天救天下,只用了小库不到一半的储备。这就够举国用一个礼拜了。举国是什么概念,多少人口?大家要能像抢粮食一样积极统一,早就换帝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5

  我吃饱以后正好遇见喜乐,说:喜乐,为什么没有青椒?

  喜乐说:我不喜欢吃青椒。

  我说:我也不喜欢吃青椒。

  我说:你喜欢吃什么啊?

  喜乐说:我喜欢吃番茄,你呢?

  我说:我喜欢吃馒头。

  喜乐说:馒头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我说:我叫释然。

  喜乐说:那我叫你释哥哥。

  我说:不行,这里你能看见的每个生物都是释哥哥。叫我然哥哥。

  我问:你最喜欢做什么呢?

  喜乐说:我最喜欢洗碗。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

  我喜出望外,说:然哥哥我的碗——

  喜乐说:不行,师父说了不能给你洗碗。师父问我最喜欢什么,我说我最喜欢洗碗,师父说,好,以后就洗为师的碗,你喜欢洗谁的都可以,就是不要洗一个叫释然的碗,他见到你肯定会让你洗碗。

  我大吃一惊,师父真是先知,接着说:好,那不用洗我的碗,还有以后你碰到一个叫空哥哥的,也不能给他洗碗。

  喜乐说:你为什么不喜欢洗碗呢?

  我有些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回答道:你也算是奇怪的人,难道你也喜欢倒马桶吗?寺里的马桶以后就是你洗了。

  喜乐哇一声就哭了,直奔师父房中。

  很快,师父出来了,后面跟着喜乐。师父很严肃地说:听说你刚认识喜乐就让她去倒马桶?这样,你倒一个月马桶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7

  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崩溃。因为我最不喜欢搞卫生和吃青椒。而倒马桶是搞卫生中最不卫生的一个项目。师父对我说:这是磨练你的意志。只有意志强大才能真正强大。

  我当时就很不同意这个说法,照那么说,这个寺里最强大的就是长期负责倒马桶的释桶师兄。我觉得意志只是一种愿望,愿望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就比如我看见有人以很快的拳速打我,我连他汗毛的动静都看得清清楚楚,并能看见他同时“嘿”一声而喷出的唾沫星子向我而来,而且我发现再快的拳也没唾沫星子快,我明明看见,却不能闪躲,先被唾沫星喷中,然后再挨着一拳。这才是痛苦中的痛苦。

  我这样和师父说过。师父说,你跑题了,我完全听不懂。

  总之,我解放了释桶。以后每天早起,先扫院子,后倒马桶,再听墙外呻吟。喜乐和我起得一样早。无论我去哪里,喜乐总在旁边——不能这么说,这么说显得我很漂泊,其实我无论去哪里也在院子里。事实是无论我去哪里扫地,喜乐总是跟着我。大家都很羡慕我,觉得在少林寺里能有正当理由和姑娘在一起是个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两天以后,我记得方丈又主持了一次会议,会议的内容是,我们省之又省的粮食,现在只够用两天的了。怎么办?

  有人提议派出一些兄弟去外面寻找粮食。少林寺和朝廷的关系一直很好,所有粮食其实都是朝廷所发,但是现在情况真是很困难,连县老爷都有三天没吃上燕窝了,可想老百姓苦成什么样,粮仓早就空了,我们在的中原又是重灾,自然没有多余粮食。师父提议可以到其他寺寻求帮助,说:现在外面人心惶惶,疾病肆虐,最近的灾情比较好一点的通广寺应该有一些储备,来回七百里,谁愿意去?

  大家都表示与寺共存亡。寺在我在。所以,这次大会的结果是,大家再勒紧腰带,两天的粮食分四天用,然后两天以后再讨论怎么办。

  师父说: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的中心思想是,只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原本缺少的东西也可以变得很多。

  我说:我们可以报信给其他寺里。

  师父说:现在外面太乱,很难传递信件。

  我说:用鸽子啊,寺里养有很多信鸽。

  师父说:早吃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前言

  首先我要说,这其实不是一部武侠小说,这只是一部普通小说,只是安排发生的时间比较早而已。不过着实没有办法,因为我感觉古人动不动就打起来。不安排在现代可能觉得写从前根本没有的事情似乎比较自由尽管历史的现实和小说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少林从来没有被谁烧过,古人也不能随便拿着刀满街乱跑,事情的性质和后果就和现在你拿着枪满街乱跑是一样的。



  其实这是很早就有的一个想法,可是很难,都知道倘若是发生在现代,你无须让自己有所变化,白天发生什么甚至晚上就可以写进去,但古代的事情就没那么简单,我突然很理解为什么要躲起来写,我一直觉得每时每刻都可以写,但事实不是这样,连我这样宽容的对条件不苛刻的人都无法忍受你在书里探讨这把剑有多么好是皇上赐的什么的时候突然手机响了朋友告诉你一会儿一级方程式比赛就要开始了。



  不知道作为一个一本书的创作者是自己入戏其中不能自拔并且把自己安排到书里一个角色比较好呢还是在上面冷眼看着自己笔下一堆人做一些自己安排的事情并时不时议论几句比较好。我想这本书是属于后者的,不幸的是我是用的第一人称,这让人很痛苦。



  虽然我一向觉得小说文字是最重要的,思想是其次的,但其实谁都想在自己的小说里探讨一些问题,我事先有很多想法,结果发现都没有实现。而小说带个人的思考就好比一首歌带个人回忆一样是因人而异的,我不能清楚的曹素你们我的想法,因为我有的时候都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想法。结果总是能用一句话形容,过程却半天说不清楚。



  最后我发现小说可能完全不是我事先想象的那个样子,不过也没有关系,无论如何,我都喜欢其中的一些部分,一些章节,一些对话。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有的时候也不错。倘若你爱那么多,想每句话都精彩,除了让人感觉这不是小说以外,自己也很累,谈过恋爱的都知道。



  说实话,我对这本书没有什么很大的把握,因为有时候写的大脑一片空白,实在不知道里面的人物在干什么;或者有一段自己特别想写的,但又不得不为此做一些漫长的铺垫。所以,一点点,就可以,倘若什么都是一点点,我想人一定活得很开心。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我出生未知,父母不详,却不知为何有一个师父。我从小受困,四面高墙,一样不知为何。 

    我懂事的时候命运安排我目睹武林中最浩大的一场比武。


  当时江湖中有两个派系,便是少林和武当,少林的势力比武当强大一点,因为大家都觉得长头发很难打理。少林信仰佛教,抛去一切的表面或者深刻,年幼的我觉得它讲究的是“忍”字,派中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忍”的度,高手的出手总是那么时机恰当,有的时候一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做会有不同的效果。

  师父写下:时,空,皆无法改变,而时空却可以改变。这很难理解。我的早期理解是一个逗号可以改变一切,师父说:不,你仔细看。

  我说,上句和下句就有一个逗号之差别。

  师父说,你只看到表面,你仔细看,差别不只一个逗号。

  从日落到日出,我将手上捧的俩字看到快不认识了,师父将我叫入房中说:你看出差别了吗?

  我说,我只看出一个逗号的差别。师父说,你已离答案很近,但是离答案越近,便越容易找不到答案。

  我跪在地上请求师父参破。

  师父说,看,其实是两个逗号。

  少林武当恩怨已久,分歧明显后,少林内部便更加严格。秋天时候,师父下令统一江湖中所有少林子弟的服饰,但是麻烦随即而来,服饰统一后,坊间便有伪造,一些人购得少林服饰后,打劫拐骗,严重蛊惑民心。师父十分疑惑,为何没有人冒充武当?我说,武当上下皆是便衣,不过师父宽心,武当作恶多端,已经不需要冒充,而少林形象一向很高,所以才会有人受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7 19:58:4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师父听了没表情,觉得外表只是次要,而外界纷扰,清者自清,主要要在修行上和武当有区别。“忍”字是种技巧,刃悬于心,退一寸则不成忍,进一寸不成仁。我们静静思索忍的度。其实忍字不难,不就是憋着吗,关键是“度”难以掌握,倘若出手太早,我等便和武当没有区别,这是少林的大忌;倘若出手太晚,我等已然被打死,自然很愚蠢。

  我的师兄叫释空,师父应该很不喜欢他,他的身世很特别。我们一起出去,最先动手的永远是他,关键是他并不具备我佛精神,不光在我们中间他最先动手,甚至在敌我之间他都是第一个。我想,他是只记住了师父一万多句话中的一句,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并且是后半句。

  江湖中群龙无首的时候看似很乱,但是群龙有首的时候其实更乱。我记忆中的那场比武很乱,大家靠人口传播,此事已经成为全国轰动的事件,圈内圈外更觉得这是今年惟一具有观赏性的赛事,只是人多口杂,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误差,好不容易统一了时间以后,地点上出现了很多的传说,有说在府前广场的,有说在城外竹林的,有说在望江楼外的。而当时皇帝对张贴布告管理很严,所以传说只能如此继续。

  那天,长安城大乱,城中各大广场竹林妓院客栈饭庄前都出现了千人以上围观人群,自发组成很多堆,各自坚信将目睹世代的交替。

  武林中的想法是,比武在城中最高的地点上举行,这样方便大家的见证。长安最高的点莫过于朝中宰相开的怡春阁。可是当时楼下居然只有一些圈内的人士,为了权威和公正,大家决定将决斗推迟两个时辰。我记得很多少林的人都在城中宣传,决斗真正的地点是长安城最高的地方。江湖虽然是少数人的,但是江湖要多数人都看见。

  两个时辰以后,负责传话的释空告诉我师父,怡春阁下依然人群稀少。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师父对我说:你看,任何事情都要当机立断,不能一再拖延,和很多人有关联的,更加不能一变再变,这样,谁都对你失去信心。今日的决斗本是天下大事,可是民心已失,那结局无论怎样,都在历史上有所遗憾。

  说完,又有消息传来,城西一棵千年古树下围了上万人。师父当时很诧异,有人向他提议,那场比武可以移到那里举行,毕竟人少好迁移。师父说,不能在树上打,万一掉下来,那怎么办。长安再好也好不过这屋顶,告诉他们,在怡春院屋顶上,朝廷就不管了,人那么多,朝廷也不好管。

  口信发出去,民众又纷纷向怡春院涌来。

  那时我觉得,其实人民是愚蠢的。

  少林的当家人慧竟和武当的当家人刘云此时已经从梯子上走上屋顶,两人对视站着,手背在身后,很威风。时辰到后,俩人的衣服都被风掀动了一下。我看见刘云掀起手掌发了暗器,慧竟微微闪了一下,那针刺入屋顶雕龙中,从龙额头刺入,却从龙须中探出针头,可是终究无力为续,卡在龙雕中。我看见慧竟用手指抽出镖,应该完全没有想到那针很阴险,没那龙头挡着还能回来。

  那一镖极为隐蔽,我只能从他的袖口扬了一下判断镖已出手,而且速度应该很快,只是有点歪,擦破了刘云的耳朵。速度准度和隐蔽程度一直很难三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