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51|回复: 0

高考后报志愿技巧:推算录取段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3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知道好成绩是通过刻苦学习而最终取得的,如果掌握好一套正确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但能够顺利而快捷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历了多次自学考试后,我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考成绩。

    一、广泛收集自考信息

    顺利取得毕业证书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多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各种信息。包括: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历层次,主考院校,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有哪些,对于自己是否需要加考课程,何时报名,本专业的报名点设在哪,是否有教学辅导站等。所学专业共有几门课程,哪些属公共课,其中查看是否可以申请免考,哪些是专业基础课,哪些是专业课,是否有实践环节的考试等。各课程的性质、设置目的和要求是什么,指定教材及参考书有哪些,课程之间是否相互关联,哪一门为先修课,它的后续课程又有哪些等。

    以自考金融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和外语课等;第二类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这类课程是金融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是学好金融的必要前提;第三类课程是专业课,其中又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业务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奠定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业务课程主要包括与银行业有关的业务课(如银行信贷管理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银行会计、国际结算等)和与金融市场有关的业务课(如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等)。

    在上述三大类课程中,选择课程的顺序应当是先选第一类,再选第二类,最后才选第三类。在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当先修经济学等理论课,然后是会计学、统计学和管理学,再后可以选修电子计算机应用类的课程。专业课首先必须学货币银行学,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国际金融,然后才可选修其他业务课程。如果考生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同时学习部分课程,但必须是相互之间联系不太密切的课程。考生必须在修完与金融业务课程有关的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前提下再去选修业务课。

    以上信息均可以通过各专业的报名点向老师咨询或认真查阅各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各地的自学考试报刊在与考生沟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桥梁作用,都要认真阅读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登记,以便日后查阅。尽可能多地了解自考信息,这样可避免多走弯路。

    二、走出认识误区

    自考成绩揭晓后,和自学者总结上一轮学习得失时,发现不少自学者在对待诸如考试大纲、教材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以“纲”为纲。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自学和社会助学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和考试的指南,考试大纲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许多自学者对考试大纲很少问津,以致问及考试大纲内容,大都一脸茫然,不知考试大纲作用何在。

    各科考试大纲在概括教材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制订了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内的考核目标,规定了最低限度应掌握的知识内容、知识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者若能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弄清考试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和考核目标,并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从教材实际出发,拟订出符合自己实际水平,主攻方向明确的学习计划,从而克服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主动性、实效性得到全面加强。考试大纲对命题原则和考试要求,对试卷的题型、题量以及试题的难易度都作了明确规定。考试大纲将试题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等,并将四种难易程度的分数比例定为2:3:3:2.据此,自学者可依据自己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程度,及时调整应考策略,拟定出切合实际的考试目标。比如,基础一般的自学者,可全力攻下易和较易题,力争较难题有突破;成绩较好的自学者,可全力拿下较难题,力争突破难题。这样,考试目标明确,考试信心增强,考试跟着感觉走的现象就会大为减少,考试成绩会显著提高。当然,教材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和自考试题难易程度不是一个概念,每个能力层次都有难易程度的区别,每位自学者都可以从自己实际水平出发,找到学习和考试的切入口。以“纲”为纲,分类推进,考试大纲帮助自学者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和怎么考的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