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40|回复: 2

[转帖]明代古尸完好古墓却被盗光文物散失无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8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名正在自行挖掘

 

保存完好的女尸头部

  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处白石村竹洞村小组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处明代古墓,古墓中有3具古尸保存完好,陪葬物齐全,可惜的是,由于保护不当,发现的当天晚上凌晨古墓就被盗,文物散失无踪。昨天,惠州文物部门表态认为,由于此前村民已经将古墓破坏,已无研究价值。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并视情况上报决定是否立案。

棺体似乎使用了某种防腐药水

  据小金口街道办事处白石村竹洞村村民小组组长张伯成介绍,发现古墓的地方已经征地拆迁,准备建工业园,当时这里有一处当地村民的祖墓,有清朝嘉庆年间竖立的墓碑。村民从开发商处获得补偿后于25日进行迁坟,没想到从祖坟一侧的地下深处意外发现了摆放着5具棺椁的大型合葬墓,他们迅速向小金口街道办事处文化站汇报。

  经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罗国雄、专家郑成文等现场考证,该墓地具有使用石灰“三合土”外层包裹木质棺椁的典型明代葬俗特征,应属于明代古墓。这是在惠州区域内第3次发现明代墓葬,不过如此规模的合葬墓还是头一次。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墓中有1具尸骸保存比较完好,面容依稀可辨为一年轻女性,头发眉毛仍存,身上有金丝丝绸包裹,丝绸质料的鞋子保存完好,棺里还有两把丝绸竹扇和几块槟榔状的东西,丝绸扇面却几乎没有损坏,仍能自由开合。这5具木棺体外都还有一层由石灰和糯米浆、糖浆三合土混合制成的30厘米厚棺体,然后5个棺体分2具、3具组成2个大棺体,大棺体也是由三合土制成,最里的棺体明显有液体存在,似乎使用了某种防腐药水。

  “墓主人棺椁的左右有两具年轻女人的棺椁相伴,不排除买人陪葬的可能。另外,棺椁之间搭有隔梁,应该是分辈合葬的墓地。不过,这种棺椁间搭建隔梁的现象在惠州、深圳等地还是首次发现。”曾在深圳市有过多年考古工作经验的惠城区文化局文物股股长凌樵亮认为,该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惠州、深圳等南粤区域的墓葬风俗有着较重要价值。

古墓文物一夜被盗光

  记者前天早上9时多赶到现场时,看到村民正在自行捡拾尸骸,数十平方米左右的墓地全被挖开,一具尸骸已经被捡出。墓地里的棺椁已被村民打开,包裹尸骸的绸布扔得到处都是。据住在离古墓最近的村民张国方说,发现古墓的当天晚上他零时还来看过古墓没什么事。但次日早上起来就看到一些包裹尸骸的绸布已经被扔到了地面,棺里原有的扇子等陪葬物品全部不见了,有一具尸骸都被拖出了地面。古墓估计是凌晨被盗的。

  据悉,在发现古墓当天下午博物馆专家到场后,有村民们认为,这是祖上的风水宝地,从祖坟上一次性发现这么多棺材,而且里面有陪葬物,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他们都应该得到补偿,然后才能迁移“明代祖先的物品”。于是,在如何处理此事上,当时的在场各方面人员没有及时拿出最终处理意见,所以,当晚也就没人守护古墓,以致被盗。


发现古墓应及时保护

  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罗国雄当天到达现场后认为,他和专家赶到时,古墓已经被破坏性挖掘,目前,市博物馆所能做的,就是进行“抢救性挖掘”,具体说来,就是把棺内物品进行清理,然后放到博物馆专业收藏。

  昨天,惠州文物部门就此事表态时认为由于村民在挖掘时对古墓破坏严重,已经没有研究价值。

  广东省文物局接到记者电话后认为,发现古墓,应该及时由当地组织保护,然后上报到省文物部门组织考古研究所专家前往鉴定挖掘。然而省文物部门没有接到惠州方面的报告。

 

发表于 2007-7-30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新闻见怪不怪了,

公民法律意识淡泊再次印证了现在还并不是法治社会。

发表于 2007-8-15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盗墓的人好多

我都在想,要是什么时候捡个文物多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