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47|回复: 1

解读湘阴交通风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8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贺泽盆


      沃野平畴,山川秀美,湘阴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浩淼的南洞庭湖畔,她地处湘资两水尾闾,紧临省会长沙。
      沐浴着时代的晨光,70万湘阴人民簇拥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扬帆竞发,掀开了湘阴交通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近年来,该县投入资金近10亿元,在湘资两水,架起了两座桥梁,建成了两个渡口;南去长沙,建成了长湘公路和湘樟公路,加上即将建设的湘阴至望城防汛抢险通道,形成了三条主干道,直通长沙;北进岳阳,拓宽改造了湘汩公路;在广阔农村,硬化乡村公路340公里,改造村级公路500公里,使全县乡镇通车率达100%,村通车率达90%以上。目前,该县每年还有上亿元的项目资金投入到建设当中,交通建设呈现一派“枝繁叶茂”的新景象。


会诊湘阴发展“瓶颈”


 
      “汽车跳,湘阴到”,这是过来老百姓对湘阴交通运输的心里话,也是过来湘阴交通状况真实写照。湘阴境内既无铁路,也无国道,除仅有一条的省道是沥青路外,其他都是砂石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全县乡镇通车率不到70%,村村通公路率仅75%。湘阴毗邻省会长沙,虽然只有70多公里,却有180多道弯,而且弯急路窄坡陡,路况很差,旅程将近3个小时。加上湘阴境内江湖分割,40多万湖区人民的交通全靠50多个大小渡口。湘阴群众饱受隔河渡水行路难之苦,湘阴经济饱尝交通不畅的“瓶颈”制约。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采取“上面争、业主投,招商引”的办法,把交通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来抓,在湘阴的青山绿水间书写交通建设的辉煌篇章。

 
交通风暴卷起重重堆雪


      1998年8月18日,第一场战役一一湘长公路建设,正式奠基动工,吹响了湘阴交通建设的号角。从此,湘阴人民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交通大会战。面对热火朝天修路筑桥的场面,干部们坐不住了,私营老板坐不住了,在外乡友坐不住了,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家乡的交通事业建设。建设所到之处,凡需要拆除的房屋,需要征用的田土,广大群众都是毫无怨言,积极支持。当长湘公路在一片宽松的环境中于2002年6月顺利建成之际,湘阴的决策者们已经开始了梦寐以求的湘江大桥设计构思。考虑财力有限,原计划湘江大桥连接线,接县城东茅路,宽12米,长107米。面对全县人民的热情,新一届县委领导果断决策,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建设新世纪大道,宽60米,长5公里,直接接通湘长公路和S308线湘汩段作为大桥的连接线。这一方案得到大家的一直赞同,也为以后城市滨江大道等改扩建工程埋下了伏笔。通过紧锣密鼓的筹备,湘江大桥于2001年12月3日正式奠基。一位到现场观看的老百姓激动的说:“湘阴从此有桥了,我们再也不愁过渡了,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当湘江大桥建设正酣之时,湘阴县委、县政府又将目光投入到了临资口大桥的建设上,接连建设两座大桥,在众多人的眼里,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县委书记毛七星斩钉截铁的说:“只有我们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于是,新的筹备工作开始了,回忆当时的情况,县交通局的一位负责同志说:“为了这个项目的筹备工作,可以说是,跑烂了一部车,累病了一批人”。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湘江大桥即将竣工的前夕,临资口大桥于2003年9月16日正式奠基,目前该桥已进入扫尾阶段,将于今年4月底竣工通车。
      在桥梁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伴随着国家政策的东风,该县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打响通乡(村)公路攻坚战。县交通局配备精干力量,从宣传发动到勘察测量和工程监质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专人负责,夜以继日,吃住在农村,工作在工地上,为“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撒下了辛勤的汗水。与此同时,国土、计划、水利等部门单位密切配合,步调一致,一切从服从大局、服务全局的角度出发,为“两通”工程广开绿灯。特别是各乡镇村在“两通”工程建设中,呈现出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他们纷纷采取群众投工投劳,“一事一议”和发动群众捐资捐物等办法,筹措建设资金,掀起了该县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玉华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路基改造土方多,资金十分紧张。但该乡发动群众无偿投工一万多个,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确保了袁华公路路基改造如质如期验收合格。八甲至罗塘公路改造,当乡镇干部正为村民陈伍久家200多株桃树挡在公路前面而犯愁时,没有想到的是,陈伍久主动提出,将其桃树砍掉,无半点怨言。几年来,该县共投入建设资金1.3亿多元,完成通乡公路硬化130公里,完成通村公路路基改造500多公里,硬化通村公路208.5公里,基本构建了农村公路主框架,大大提高了农村公路运输能力。
      湘阴交通建设再传捷报,湘阴县漕溪港千吨级深水码头已通过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将投资3000万元于下半年正式开工建设。湘阴县高岭汽车新站也已通过省交通厅批准立项,现已动工建设。湘阴至望城防汛抢险通道及柳林江大桥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昔日“水窝子”,如今却是“黄金码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交通的巨变,使过去的“水窝子”湘阴变成了今日的“黄金码头”,大大提升了区位优势,引得外商纷至沓来,去年该县引进投资项目151个,引进资金33.7亿元,到位资金13.2亿元,招商引资工作连续3年位于全省先进行列。通过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落户该县企业总数达到21家,投资总额突破10亿元,初步形成了食品、造纸、建材、轻防、化工五大产业集群。


路漫漫其修远兮


      风好正是扬帆时,坚定从容向未来。明显的感到便捷的交通给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带来巨大变化的湘阴群众,对大办交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面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好机遇,决心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把“消灭交通盲点,实现乡村公路硬化,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做为交通建设的一场新战役。面对“十一五”启航,给交通事业带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县交通局局长李军良也表示将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树立交通新形象,以抢抓发展机遇,狠抓项目带动,狠抓资金筹措,狠抓改革创新为举措,推动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过去的成绩,面对其它县市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姿态,县委书记毛七星、县长周友庚既显得格外激动,又感到责任重大,他们表示一定以新一轮目标为起点,带领70万湘阴人民珍惜这难得的发展机遇,筑起湘阴经济腾飞的更大平台,在这方热土上描绘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新湘阴。
      (作者单位:湘阴县交通局)

----

----

转载岳阳人大信息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8 21:54:02编辑过]
发表于 2007-9-11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安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