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澳门旅游,品尝蛋挞是必备的项目,以至于有了“没吃过安德鲁蛋挞,等于没到过澳门”的说法。
早在中古世纪,欧洲就有食谱记录“挞”的做法,据说最早是修女为吸引信徒到教堂做礼拜而“研发”出来的甜品,渐渐地蛋挞就成为了欧洲特别是南欧地区人们的家常甜品。
澳门的“安德鲁蛋挞”是葡式蛋挞中的精品。安德鲁是定居在澳门的英国人。他对传统的葡式蛋挞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良:保留传统葡式蛋挞螺旋纹式的酥皮,但改以植物油代替猪油来制作酥皮;馅料方面仍以蛋液为主,加鲜奶油(传统葡式蛋挞是加牛奶)和糖;烘烤则学广式炖奶的手法,以高温大火烘烤。正宗的安德鲁蛋挞,表面必有焦黑的斑点,这是馅中糖分,经高温大火烘烤而化为焦糖的证据。手工捏制的酥皮松软香酥、入口即化,蛋馅微呈不规则起伏,质地湿润、颤巍巍的像半熟的蛋黄,乳香十足、滑嫩甘美、柔似蒸蛋。
1989年,安德鲁在澳门路环岛开设了安德鲁饼店,制售蛋挞。随着名气越来越响,又在澳门市区开了两家分店。1997年,安德鲁与妻子唐志慧离婚,安德鲁自己保有老店,而唐志慧女士则到澳门半岛市靠近市政厅的地方开了家“玛嘉烈蛋挞”。
其后,“玛嘉烈蛋挞”与肯德基合作进军香港,又进入内地市场。而安德鲁本人,也先后在香港、台北开了分店。就这样,蛋挞成了“两岸四地”的甜点明星。
现在的安德鲁老店,还是一间不大的店面,没有任何修饰,进门一组不高的玻璃柜台,柜台后面就是制作车间,游客可以亲眼目睹制作全过程。由于店内没有座椅,游客买了蛋挞要么带走,要么就到店外的海边防波堤或附近的小教堂广场上,一边享用蛋挞的美味,一边观赏周围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