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的30及40年代,宽袍大袖的旗装至此已变为贴身合体,摇曳生姿的旗袍。记录了当时风俗人情的月份牌上,美女们无论环肥燕瘦,十之八九都着旗袍。而那时的女明星,更是把旗袍穿出了千种风情,万种风流。时移世易?
★赵雅芝★ 赵雅芝的气质与中国旗袍传统而温婉的特质吻合,所以她既能胜任《京华烟云》中的大家闺秀姚木兰,也把《上海滩》中温柔可爱的冯程程演绎得令人过目来忘,这旗袍,与她的配合可称天衣无缝。,旗袍在如今的女明星身上,又会演绎出什么样的风景?
★田丽★
一向予人野性印象的田丽穿上做工精致的中国旗袍,原来竟可以如此清丽脱俗,传统的力量真不可小视。
 ★周慧敏★
这个兰心慧质的女子被称为“玉女宗师”,不但外型温柔斯文,更画得一笔好画,作品入围过首届“中国水彩人物画展”。宜古宜今的周慧敏本质上也许更接近旗袍——柔软的缎面上那一针一线都是*一颗慧心和一双巧手才绣出的最精致迷人的纹样。  ★章子怡★
在许多关于老上海风情的文字里,总能看到木地板、老藤椅、即使在盛夏也穿得一丝不苟的长旗袍和尼龙丝袜……把肚兜当礼服穿的北方女郎章子怡是否能在《茉莉花开》里找到海派时髦的神韵?
★李嘉欣★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人们流行用火钳在头发上夹出一卷一卷的波浪,老诗人倪海曙忍不住写诗揶揄“生活的残酷难道没有受够,还用烙铁装饰没脑子的头?”受够了被人叫“花瓶”,李嘉欣想在《画魂》里当个有脑子有内容的女人,然而,哪怕旗袍素净得没有一点花样,到底还是不大像1928年在上海美专教书的那个女画家——潘玉良并没有李嘉欣这种素衣白袍也难掩的美丽。
 ★刘嘉玲★
有苏州美女刘嘉玲这样曼妙的身材,才不至于辱没了像第二层皮肤一样熨贴的旗袍。旗袍,有一点年纪有一点经历的女人穿来,举手投足都是风情。她不再年轻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她美。
 ★伊能静★
黑色天鹅绒的旗袍太老成,小女孩是不能穿的。但伊能静已不再是那个唱《十九岁的最后一天》的小女孩了,她的笔也不再只写青春的笑与泪,这袭高贵但沉重的黑色她终于能举重若轻。
 ★巩俐★
旗袍的正宗格调要么是工笔重彩要么是白描,面料与花色千变万化但一定华贵却不失含蓄,妩媚而不失典雅。巩俐身上这种俗艳的大红大绿,以前只能当土坑上搓揉的被面,做礼服固然夸张太甚,拿来当窗帘都会招人笑话,可是,年画比文人画更对观光客胃口,穿给洋鬼子看的就管不得东方的含蓄了——反正《红楼梦》有几个洋人看得懂?
★舒淇★ 很多西方人搞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越南人的区别,设计师眼里的中国美人其实常常长的是越南女人的脸孔、化着诡异的日本艺伎妆……拿透明纱布当旗袍面料的是他们、拿原属亵衣的肚兜当外套的是他们、把模特的脸蛋抹得像猴子屁股的也是他们,舒淇的红眼妆配旗袍也只有他们才会认为是中国味道——在地道的中国人眼里,又不是唱大戏,像哭肿的红眼美在哪里?

★赵薇★ 上个世纪20年代,识文断字的女学生曾经是引领过中国时尚的一族,在美国卫斯理大学读书的宋氏三姐妹是标准女学生出身,她们的英文读说可能比中文还流利,但在接受过最西式的教育后,旗袍陪伴了她们一生。女学生们的旗袍通常为布质,花样素净,像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所穿的这款,在女学生的打扮中已稍显华丽。
 ★周迅★
素净的面料上是秀雅的花样,周迅娃娃脸配清雅的旗袍一派天真。

★邓丽君★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唱过唐诗唱过宋词的邓丽君与旗袍也有不解之缘,在她的演出服里,旗袍占了多数。她成全了它的美丽,它成就了她的传奇。
 ★李玟★
旗袍穿在洋派的李玟身上,如果不是那个小立领,已不大容易认得出是旗袍,但是,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演唱,中国女星不穿旗袍又穿什么呢?
★莫文蔚★
在舞台上穿旗袍上的女歌手不少,但已渐渐失去了邓丽君那样的低柔温婉,旗袍穿在莫文蔚身上与穿在李玟身上都是一样的——特别显穿着者的窈窕身段,但,也仅止于此。
 ★郭可盈★
节日里最图吉利,红——特别是夺目明艳的红,是旗袍色的上选。郭可盈的红旗袍一如邻家女郎的亲切温暖。上门拜年碰到这样的女子递过来一把零食,年味就更浓了。
★陈慧琳★ 该前卫的时候就前卫,该传统的时候就传统。旗袍一遇红色与金饰,隆重的味道呼之欲出,“电音女王”陈慧琳穿起喜气洋洋的红旗袍在配饰上也和谐统一,穿得这样,这天必是“大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