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27|回复: 3

黎县长在国际都市圈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论坛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30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我是来自省会长沙近郊湘阴县的一位基层行政工作者,十分感谢论坛让我有机会在这里就湘阴如何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个话题谈点浅见,求得各位的指教。
    湘阴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隶属岳阳市,县城距长沙中心城区仅38公里,处于“长株潭”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内。虽然行政区划上不属“长株潭”,但两地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经济流向、人员往来乃至文化风尚历来取向于长沙,处于长沙经济文化的近程辐射圈内,区位优势是湘阴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今年5月19日,省委常委(扩大)会决定把湘阴纳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滨湖示范区”,湘阴的优势和潜力得以充分显现。湘阴如何主动对接、服务、配套“长株潭”,加快形成市场相通、体制相融、交通相连、产业互补格局,促进湘阴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是当前湘阴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的总体构想是:
    一、坚持科学对接,在审视差异中找准战略定位
    湘阴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湘阴这只微型小艇要对接“长株潭”这艘艨艟巨舰,科学定位是关键。综合考察两地区位特征、发展差异、产业现状等情况,我们可以对湘阴的发展定位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1、“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承接站”。“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后,产业升级加快,大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湘阴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不仅具有容量大、成本低、环境好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而且有利于通盘规划整个湘江流域的“环境同治”,走出一条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长株潭”城市群对接武汉城市圈的“中间站”。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看,国家批准设立“长株潭”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是着眼于形成东中西互联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湘阴位于“长株潭”与武汉城市圈的“接点”位置,可以与两大试验区共生崛起,共同发展。
    3、“长株潭”城市群通江达海的“出口站”。湘阴地处湘江入洞庭湖口,拥有漕溪港、虞公庙等深水港资源,上可溯“长株潭”,下可通江达海,是“长株潭”城市群通江达海的必经通道。常年通航能力在3000吨以上,具有霞凝港所不具备的深水优势,可以弥补霞凝港枯水季节难以通航的不足。
    4、“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农产品的“供应站”。湘阴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鱼、商品猪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强,具有品牌优势,大宗鲜活农产品主要销往“长株潭”地区,能成为“长株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供应配送基地。
    5、“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的“观光站”。湘阴地处洞庭湖畔,东据逶迤山岭,西偎坦荡湖乡,北靠浩淼洞庭,集湖光、山色、水韵于一体,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同时,湘阴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左宗棠等一大批先贤时哲出生在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交相辉映,成为吸引“长株潭”市民就便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
    二、发挥比较优势,在互补发展中推动产业对接
产业对接是湘阴对接长株潭的核心内容。加快湘阴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错位互补中做大做强县域产业。
    一是以要素优势发展现代制造业。充分发挥土地、淡水、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充分利用湘阴工业园这个省级工业园的平台和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这两块牌子,紧紧抓住“长株潭”地区产业扩张和优化升级的机遇,积极承接中联重科、长丰猎豹等优势企业的产业配套项目和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整体搬迁项目;同时加快建设新技术、新产品孵化基地,积极引进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形成与“长株潭”城市群相配套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是以品牌优势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湘阴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产品加工大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要立足现有加工优势,充分释放品牌效应,以长株潭农产品市场为导向,围绕“长株潭”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重点推进优质稻、名特优水产、优质生猪、水禽和时鲜蔬菜等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发展板块农业,实施园区化、工厂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的“集团军”,提升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能力。
    三是以港口优势发展航运物流业。湘阴164公里的湘、资黄金水道和常年通航能力3000吨以上的漕溪港深水资源是发展航运物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要积极推进港口建设,培育发展港口经济。在漕溪港一期工程竣工后,积极启动二期工程2个3000吨级泊位建设,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同时,加强与霞凝港和金霞物流园的沟通和合作,努力健全服务机制,加快物流产业园建设,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加速港口经济发展。
    四是以山水优势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立足县域人文山水资源,积极开发 “左宗棠故里游”、“鹅形山省级森林公园游”、“横岭湖青山岛湿地公园游”、“户外垂钓休闲游”等一批“湘阴味”十足的休闲、观光、度假、文化、生态旅游产品,推向“长株潭”旅游市场。
    三、突出基础先行,在完善载体中加强全面对接
    加快水陆通道建设,缩短对接“长株潭”的时空距离。协调推进京珠复线建设,结束湘阴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下定决心,举全县之力启动长沙芙蓉路北延工程,建设城际快速通道;争取长沙湘江沿江风光带延伸到湘阴;建好柳林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畅通湘阴西部湖区对接长沙的便捷通道;同时,注重发挥湘江黄金水道的作用,疏浚河道,建好码头,实现水陆并进,多点对接。
    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构建对接“长株潭”的核心平台。坚持特色立园,创新园区规划理念,合理调整园区功能区划,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树立“大园区”理念,走“一园多区”之路,精心规划樟树港、界头铺等特色工业小区。坚持基础强园,创新投入机制,加快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产业兴园,转变园区招商思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努力形成以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器产业为主,农产品加工、轻纺服装、装饰建材、精细化工为辅的“一主四辅”产业发展格局。
    率先开发城南地区,建设对接“长株潭”的先导区域。湘阴城南地区最近的乡镇距长沙中心城区仅19公里,是湘阴对接长株潭的前沿地带。要坚持优势优先,利用生产要素沿江沿路扩散规律,率先开发城南地区,加快长湘路产业带、临长产业带、沿湘江生态产业带、湘汨路产业带等四条特色产业带建设。
    积极优化服务,营造对接“长株潭”的同质环境。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打开市场融资、多元投入的通道,实现项目资本化运作,设施、资源市场化经营。积极改善政策环境,确保“长株潭”有的湘阴都有,“长株潭”没有的优惠政策湘阴也有;“长株潭”能够办到的湘阴都能办到,“长株潭”不能办到的湘阴也努力办到。大力提升政务服务,切实解决好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的问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明的政策,做到同样是优惠,湘阴更落实;同样是服务,湘阴更细致;同样是微笑,湘阴更真诚,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
    四、保护青山绿水,在创优生态中实现可持续对接
    青山绿水是大自然赐予湘阴的宝贵财富,更是湘阴加快发展的先天条件。在对接长株潭的过程中,发挥湘阴特色最重要的就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坚持打好“绿色牌”、“生态牌”、“环保牌”。一是加强生态保护,释放生态环境的吸引力。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与“长株潭”地区协同推进湘江水污染综合治理;保护鹅形山、青龙湖、青山等自然生态资源,构建长株潭外围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横岭湖青山岛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湘阴“两型社会”的名片,用山川秀美、天蓝地绿的环境优势增强湘阴对接“长株潭”的吸引力。二是严格环境治理,增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严格环保执法,淘汰、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无公害垃圾处理场,实现县城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三是强化规划控制,培育生态环境的永续力。树立“两型”理念,加强规划控制,明确不同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划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留出生态缓冲空间。对芙蓉路北延线、湘江沿江风光带等交通干道两侧要加强规划控制,留出生态空间,将长湘路、湘江两岸建成湘阴对接长株潭的生态通道。按照“金藤结瓜”的思路,重点规划建设几个工业小区,切实防止和避免两侧企业、民居遍地开花,走过去的老路。
发表于 2008-9-30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I]
[BR]哈,偶最喜欢坐沙发,
[BR] 
[BR]不晓得可能不咯!!!!!!!!!
[BR][/I]
发表于 2008-9-30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加把力

把划到长沙这事尽快落实

一切才皆有可能啊

发表于 2008-9-30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还念念不忘 划到长沙。。。。
[BR]要发展 挡不住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