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82|回复: 5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3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之墙隔。从孔庙出来前行百来米就到了孔府的大院门面。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孔府的第一个典故:孔府门前柱上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是清代文人纪晓岚所提。你细心看会发现上联中的“富”少一点(富),下联中的“章”字成了破“日”之状(章)。把“富”字去了点,意为“宝贵无顶”。“章”字上划了一笔,成了破“日”之状,意为“文章通天”。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孔府的第二个典故:孔府后厅通廊里有二条大红漆长凳,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未允。此凳系当年严阁老坐候之物。因此,被人称做“冷板凳”。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孔府的第三个典故:孔府二堂门外有一对假山。意为开门见山。希望来人不要拐弯抹角,有事直接开门见山,能够知无不言。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孔府的第四个典故:孔府的三堂是孔府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屋内正中高悬的“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这块匾来源于乾隆的女儿嫁到孔家来以后和婆婆关系不好。乾隆皇帝提牌匾希望女儿能与孔家和睦相处,家庭和睦幸福。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孔府的第五个典故:内宅门的西侧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叫“石流”。过去男女授受不亲,内宅是夫人丫鬟们居住所在,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进石流,淌入内宅。同时为了防止丫鬟与挑夫眉目传情,水槽进入内宅有个弯道,这样内外的就互相看不到对方。挑水夫把水倒入槽内,侍女隔墙接水,也算是最早的“自来水”了。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孔府的第六个典故:内宅的过道仅一人之宽。  据说这也是孔府挑选丫鬟身材时的标准之一,因为过道和门都很窄,只要能够从容走过这个过道,说明身材合格。胖点儿可就过不去了。过道窄有两大好处,一是“宜守”,颇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之势;二是“防盗”。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原创]出差游记--曲阜三孔游,感受儒家文化-----孔府


  孔府的第七个典故:进入内宅门,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以此告戒世人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3 16:55: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1-23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楼主的解说好详细~~
发表于 2008-11-23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LZ辛苦哒,身临其境,呵呵!
发表于 2008-11-24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記性眞好
[BR]咋沒見樓主本人呢
[BR] 
发表于 2008-11-24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一次羡慕月亮

发表于 2008-11-24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天天都见到月亮啊..

 

每日一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