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518|回复: 7

湖南: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4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辰在线1月4日长沙讯(记者 何乐)今天下午,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成立授牌暨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会议透露,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将完成“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形成“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顶层设计顺利完成、改革试验全面启动、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并相继开工。

    据了解,长株潭的顶层设计包括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两个方面,日前,国务院已一并批复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这在全国试验区是第一例。湖南省发改委主任兼长株潭“两型办”主任蒋作斌表示,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意义重大,

    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目标任务上,方案提出要努力做到“三个率先”:即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具体目标是“四个定位”,即: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

    方案提出,试验改革分“三个阶段”推进:2008年-2010年为第一阶段,全面启动各项改革,初步建立“两型”社会框架,初步形成长株潭与周边岳阳、衡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市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2011年-2015年是第二阶段,初步形成“两型”特色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2016-2020年是第三阶段,完成“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形成“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会上,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授牌。

发表于 2009-1-5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牧在2009-1-4 19:22:00的发言:

长株潭核心区重点建设“七纵七横”的城际主干道----包括芙蓉大道湘阴段

3+5城市群重点建设“二环六射”的高速公路网----包括从湘阴经过的京珠复线

重点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五港一枢纽”----包括湘阴曹溪港

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力争2010年建成第一期。----我就不信沿湘江到铜官以下就不建了

将重点布局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区----湘阴要争取做滨湖示范区的中心,核心

 

湘阴大有希望,同志们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4 19:25:24编辑过]

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省发改委主任兼长株潭“两型办”主任蒋作斌----这位可是我们湘阴老乡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将实施五大工程

 

    星辰在线1月4日讯(记者 何乐)在国务院批复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强化规划统领,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十大改革”的具体举措。

    据湖南省发改委主任兼长株潭“两型办”主任蒋作斌介绍说,在产业支撑工程方面,到2010年,长株潭将形成2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50家过50亿元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

    据了解,在基础设施工程方面,长株潭核心区重点建设“七纵七横”的城际主干道,形成以城市主干道相连的格局;3+5城市群重点建设“二环六射”的高速公路网,拉开城市群建设的骨架;努力建成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中心,到2010年,能满足18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年货邮吞吐量20万吨;重点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五港一枢纽”,将长江城陵矶经长沙至衡阳的通航能力由1000吨级提高到2000吨级,打通对接泛长三角的江海联运通道。

    在生态修复工程方面,将用5年左右,集中解决长株潭环境问题;加强株洲清水塘等重点地区的治理,确保湘江水质基本保持在二类;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力争2010年建成第一期。

    在城乡统筹工程方面,将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力争通过3年努力,长株潭城市群内转移农村人口150万,吸纳外地人口100万。

    在示范区建设工程方面,将重点布局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区,成为试验区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改革方面,创新十大体制机制,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土地管理五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扣“两型”社会建设主题率先突破;配套推进投融资、对外开发、财税、城乡统筹及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撑平台和配套措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4 19:18:4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株潭核心区重点建设“七纵七横”的城际主干道----包括芙蓉大道湘阴段

3+5城市群重点建设“二环六射”的高速公路网----包括从湘阴经过的京珠复线

重点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五港一枢纽”----包括湘阴曹溪港

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力争2010年建成第一期。----我就不信沿湘江到铜官以下就不建了

将重点布局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区----湘阴要争取做滨湖示范区的中心,核心

 

湘阴大有希望,同志们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4 19:25:2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株潭成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红网1月5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邓蓉 实习生 吴刘芳)昨日召开的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成立授牌暨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长株潭地区已成功获批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与北京、上海等地同一层面的全国六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同时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标志着这一地区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础雄厚、优先发展的区域。
  
  长株潭城市群集中了湖南省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全省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核心富集区。2007年,长株潭地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14个市州总额的37.9%;而到2012年,这一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比例将达到45%。长株潭获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后,将重点发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和新能源五大领域。
  
  这一基地的获批,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高技术产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2007年长株潭地区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550亿元、200亿元、250亿元、380亿元和240亿元。同时,这一地区高等院校较为集中,科研机构众多,信息、生物等领域有一批院士和专家领衔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实力雄厚。第三,产业配套完善,优势明显。仅先进能源材料就形成了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电动车的完整产业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11:44: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抢抓改革机遇 实现科学跨越

——省发改委和长株潭三市政府负责人答记者问

(转自湖南日报)

 

1月4日,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成立授牌暨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发改委和长株潭三市政府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如何保障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的落实?

省发改委主任兼长株潭“两型办”主任蒋作斌:主要考虑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继续深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树立全球眼光、国际视野,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充分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创新,为全省和全国建设新型城市群、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探索有益经验和发展模式。二是抢抓政策机遇,争取国家支持。国家批复的方案,表示我们的改革和建设都进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为争取国家支持、带动全省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当前,尤其要抢抓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战略机遇,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进入国家笼子。要建立部省合作机制,与国家有关部委联手推进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三是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加大投融资支撑力度。四是省市形成合力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

问:新组建的长株潭试验区“两型办”的职能定位是什么?

省发改委副主任兼长株潭“两型办”常务副主任徐湘平:主要有五项职能定位。一是研究机构。要负责拟定试验区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综合性的法规,整体规划和专业性规划,加强理论及技术标准的研究。二是协调机构。重点包括协调中央及中央各部委与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关系、协调省直各部门的关系、协调三市共建共享重大项目的关系等。三是实施机构。主要抓整体实施和跨区域重大公共项目的实施。四是考评机构。五是示范、推介机构。

问:“两型社会”建设将给普通市民带来哪些实惠?

省发改委副主任邓治平:一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下一步将全面推进三市一体、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撤除三市互连公路收费站、统一三市电话区号并在三市范围内全部按市话计费等一批重大的利民、便民举措。二是提升公共服务体系。让1300万长株潭居民共享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三是推进长株潭人口自由流动。四是共享优美的生态环境。

问:长沙市今年将如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改革的突破上。基础设施方面,将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建设。产业发展上,将加快“两型”产业的发展,包括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等。改革方面,目前已推出排污权交易所,下一步将在土地征转方面取得突破,还将在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如大河西先导区实行大部门体制,提高工作效率。

问:株洲做了哪些“环境友好”工作?

株洲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群: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株洲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去年以来,株洲市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下决心关停了清水塘地区18家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关闭了2台15万千瓦发电机组。现在你到株洲来,臭皮蛋一样的气味再也闻不到了。去年,株洲市空气良好的天数达到了320多天,创历史记录。目前,株洲市正在争创全国环境友好型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株洲的环保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问:湘潭市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爱国:完成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武装、氛围营造。聘请了专家顾问进行顶级规划。举办了“两型社会”环保论坛,环境治理迈开了实质性步伐。进行了市域规划、综合配套等20个重大课题研究。湘潭火车站改扩建已经启动,将一举改变湘潭50年无始发车的历史。规模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已从2007年排全省第10位上升到了第2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12:10:0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1月4日讯(记者 蒋吕文 易博文 柳德新)今天下午,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成立授牌暨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会议透露,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将完成“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形成“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模式。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长株潭“两型办”)同时成立。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的核心要求是两条:一是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基本原则有四点: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二是坚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区域特色;四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2、主要目标。具体目标是“四个定位”,即: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改革试验分“三个阶段”推进:其中2008-2010年是第一阶段,全面启动各项改革,初步建立“两型社会”政策法律体系和体制机制框架,初步形成城市群综合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形成长株潭与周边岳阳、衡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市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2011-2015年是第二阶段,纵深推进各项改革,初步形成“两型特色”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2015-2020年是第三阶段,完成“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形成“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3、主要任务。改革方面,创新十大体制机制,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土地管理五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扣“两型社会”建设主题率先突破;配套推进投融资、对外开放、财税、城乡统筹及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撑平台和配套措施。建设方面,推进五大工程,包括以“两型”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以湘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以城镇为节点的城乡统筹工程、以创新为核心的示范区建设工程。

当前试验区建设的重点是4个方面。1、按顶层设计要求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尽快完成10个专项规划以及5大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3+5”城市群8市城市总规修编。修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等法规,使规划实施进入各部门、三市的工作程序。2、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今年力争新开工13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00亿元左右,包括长株潭城际轻轨、长沙地铁、杭州至长沙高速铁路、城际干道、高速公路、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项目,以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把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扎实推进截污治污、源头治理、防洪保安、生态修复等7大工程,积极争取纳入全国重点流域治理范围。3、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4、统筹推进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个示范区建设。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为长株潭“两型办”授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红、省政协副主席阳宝华、省军区副政委万建华参加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主任兼长株潭“两型办”主任蒋作斌发布新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12:21:3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