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日晚,杭州杭新景高速往千岛湖方向,4辆摩托车在高速路上疾驰,刹车、变道,一时间险情不断,堪比好莱坞大片《骇客帝国》。杭州高速交警追了13公里,才将他们带下高速。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4对江西民工夫妻想省点钱骑摩托回家.
在考问民工们安全意识缺乏的同时,不妨追思一下,他们为什么出此下策,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生命诚可贵”吗?民工夫妇们“想省点钱”的回答,质朴中透着“回家难”的无奈。
众人都说“回家难”,谁又能比民工更难?对于他们来说,“走得好”其实是奢望,只要能“走得了”、“走得起”,他们就已经满怀感恩之心了。然而,这一要求在很多的时候也显得有点拔高。“买票难”是第一关,他们有限的人际资源在春运紧张供求下显得尤为突出。“买票贵”是第二关,虽然他们并不奢求能“走得好”,但最低档位的票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尤其在当前的经济气候下,他们中的很多人过早的失去了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还没拿到工资。思此,骑摩托回家倒成了无奈中的最佳选择。
在春运列车即将启动之际,民工们的“回家难”,理应值得社会关注。我们不能总是提倡他们留在城市过年,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回家的欲望,理应想到乡村那一双双盼儿回、盼父归的焦虑眼睛。此时,我们更应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帮他们能“买得到”“买得起”回家的票。
联想到另一春运大军——学生群体,对于他们,社会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车站不仅有学生窗口,而且学生们也能买到半价的学生票。受此启发,能否也单设民工窗口,也能让民工们买到相对低廉的“民工票”呢?
这在技术操作上并不难,难的是理念的转变。因为如果一旦施行“民工票”,那就意味着铁路部门将减少大量的收入。就道德而言,这些年来铁路部门相继提出了和谐、人文的理念,这种对民工的关爱,无疑是更大的人性,是对和谐社会的最大贡献。从经济角度讲,有什么服务就应该收什么样的费用。春运之际,旅客享受到的服务往往是打折扣的服务,按照价值规律,也应该付出打折扣的费用。对于铁路部门来说,由于春运人数的增加,适当给予民工们以价格优惠,并不影响整体收益,最起码能保证基本收益,这也为“民工票”提供了无限可能。
或许,让铁路部门独自为“民工票”埋单显得苛求,那么民工所在的城市、所在的企业,是否也能为“民工票”作一定的贡献呢?这些年来,很多城市喊出关爱民工的口号。关爱更需要的是行动,而由财政给予一定贴补、企业给予一定补助,让民工享受到“民工票”,更能体现关爱之情。
生活版“骇客帝国”,理应带给我们更多思考。让民工和学生们一样,也能享受到票价优惠,在当前经济寒冬下,尤有必要。毕竟,我们心中充满着浓浓的大爱,我们谁也不希望民工回家的路是那么的漫长,那么的艰难,甚至可能以生命为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