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厅厅长张健来我县调研(http://www.xiangyin.gov.cn/article.asp?articleid=3391)
国家拨款4亿元助湖南建设20所县级医院 (http://hn.rednet.cn/c/2009/02/07/1703056.htm)
连续两天接连传出的两条新闻显示出湘阴中医院终于熬出头了,可喜可贺!
因为近代中医的没落和现代西医的快速发展,加之传统习俗中巫医不分,导致很多人认为中医是迷信,中医不可靠。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西医技术更是让国人崇拜乃至有部分人更将崇洋发展成媚外,中医不受人待见也是在所难免。在湘阴不愿意去中医院而一定要去人民医院看病医治的患者不在少数,而人民医院的一再改扩建也使得其将中医院炮在后面越来越远。
其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部分之一,中医在国外甚至比在国内更受重视。纯植物中药药方和针灸等理疗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认可的医疗技术。在湘阴中医院比人民医院进出通道明显要更加畅通,如果改建好,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人才,肯定能够比现在人民医院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不过对于中医院不能简单的只是改扩,而是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规划:
一。在文星镇湘江沿岸更需要的是能提供快速便捷的医疗服务并与医疗保险挂钩的社区医院。像中医院这样的大型卫生设施不能完全发挥出起本身的作用,还要与人民医院恶性竞争。
二。老城区已经有人民医院,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再建设大型医院纯属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同时现在中医院周围的环境是:1.三井头,大操坪等传统集市,商业气氛浓厚,进出通道窄小,地价昂贵,不便于征地拆迁用于医院改扩建;2.文庙,状元桥,太和元气坊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没有主意可打,人家不和医院争地已经是在放让了;3.东湖和原武装部,这两个方向都需跨马路,不是理想的医院建设用地。从各个方向观察不难发现,如果在原地只能改建不能扩建,这样是不可能建设出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医院出来。
从以上各个角度出发,我们能够发现现在中医院的位置是非常不利于建设大型医院(相对湘阴现有的卫生水平,非与湘雅等医院相比)的。而站在发展湘阴的角度来看,湘阴需要的是能满足未来几年人口膨胀需要的医疗服务的医院,毕竟国家的钱不是用来浪费的,也是不能浪费的。浪费的不仅仅是钱财,还有国家对湘阴的信任,如果湘阴没有能力证明自己能够建设一个美好的城市,国家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了,因为还有数百计数千计很多很多珍惜机会的小城市在排队争这个机会。目前高岭新城区文教卫设施明显跟不上城市扩容的步伐,那么多的楼盘和业主,将来必定要发展的企事业单位和职员,以及那么大的物流和客流,没有一个好的医院是不行的。远期洋沙湖附近也需要建设一个大型卫生设施,不过目前的需求没有高岭城区这么迫切。所以中医院不仅仅要改扩,还要搬迁,最好是搬到湘阴大道或者新世纪大道旁边,这样能够平衡县城卫生设施分布不均匀的局面,新规划的医院能够拥有更方便的进出通道,能够成为湘阴120急救的中心医院。而出让原中医院地块的收入能够投入到建设新医院中,同时也为三井头社区旧城改造做出贡献。
另外还有一点建议:医改方案已经出台,年内就会通过国务院批准。希望中医院在改进硬件设施的同时,要做好医疗人员医务水平和医德水平改善的软件升级工作,切实地执行国家出台的方案,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降低老百姓看病的成本,解决湘阴人民看病难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7 23:16: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