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湘阴县的北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1′——118°02′,北纬28°30′——29°03′,总面积为43000km2;。横岭湖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湿地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但与之紧密相连的横岭湖目前尚未纳入国家级湿地。横岭湖区域位置独特、生态环境相对完好。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的集聚地,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中的瑰宝——江豚的避难所,并且有罕见的自然野化种群麇鹿。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切实保护好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加快横岭湖湿地的建设,保护洞庭湖地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湘阴县林业局决定向国家申请将横岭湖纳入洞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范畴。 1 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保持洞庭湖完整性的需要 横岭湖位于洞庭湖南部,它承纳湘江、资水流域的河水,沅水、澧水也经横岭湖流入洞庭湖汇入长江,是连接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的纽带,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价值极其重要,将其纳入洞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持洞庭湖湿地完整性的需要。 1.2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复杂,动、植物物种丰富,是许多濒危、珍稀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珍稀鱼类动物也纷纷聚居于此。区内有中华秋沙鸭、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江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多种。 1.3 是保护湿地资源的需要 横岭湖是东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是长江流域留鸟生息繁衍的温床。由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天然湿地的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建立横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将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阻止湿地生态环境恶化,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 1.4 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湿地不仅在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着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巨大的生态功能,而且还具有提供水资源、发展渔业生产、开展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是当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实现湿地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5 是提高保护管理能力的需要 保护区建立以来,管理中心虽然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做了一些保护、宣传工作。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区各方面的工作尚未步入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保护设施、科研设备比较落后,物种保护与监测网络还不健全,保护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制约了保护区内湿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因此,加强保护区各项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是当务之急。 2 建设条件 2.1 资源条件 2.1.1 湿地资源 横岭湖湿地类型比较丰富,在国际重要湿地类型分类系统中该湿地包括两种类型。 (1)天然湿地。永久性的或季节性河流/溪流/小河;淡水湖泊;芦苇沼泽;泥炭沼泽;苔草沼泽;灌丛沼泽;滩涂地。保护区天然湿地占98%。 (2)人工湿地。池塘;水稻田;灌溉地;鱼池塘。保护区人工湿地占2%。 湖南省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淡水湖泊湿地类型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芦苇沼泽湿地。 2.1.2 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保护区为雪峰古陆的一部分,自然历史悠久,植物种类丰富。由于历史的变迁,位于洞庭湖区原有的丘岗沉入湖底,经过泥沙的淤积,湖水位置的移动,陆地——湖泊——陆洲的易换,植物发生相应的迁移、繁育和发展,湖沼洲滩上形成以草甸与湖泊植物为主的天然植被,而环湖丘岗仍然是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植被。该区有植物82科225属337种,其中栽培植物有120余种。并有野生的金养麦、野菱等珍稀植物种群。 (2)畜、鸟类资源。横岭湖水域草洲辽阔,湖汉交错,盛产鱼、虾、蚌,水草丰盛,气候适宜,是多种鸟类生活、栖息的场所。特别在冬季,湖水枯落,湖洲浅滩外露,为各种鸟类特别是冬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是人们对横岭湖多鸟的写照。保护区共有鸟类16目43科152种,其中水鸟10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白尾海雕、白头鹤、中华秋沙鸭7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江豚、小天鹅等,特别是麋鹿自然野化种群、中华秋沙鸭、江豚等珍稀动物种群,颇具科研和保护价值。 (3)水产资源。浩淼的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为生物特别是水生生物的丰富以及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历来是我国著名的水泊鱼乡,是我国主要的淡水鱼业基地之一,共有鱼类9目15科68种。还有多种虾类和贝类。 2.1.3 独特的旅游资源 靠近保护区的青潭乡四面环水。保护区中心的横岭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淼。周围渔村帆影,星罗棋布。涛涛防浪林,茫茫芦苇荡,加上抗日纪念馆、杨幺头、黄鹤家冢等众多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横岭湖的独特风景。 2.2 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 2.2.1 已经开展了前期工作 于2001——2002年开展了“湖南横岭湖自然保护区能力提高项目”,建立了横岭湖湿地保护站、生态监测站,培养了部分技术人员。 2.2.2 建立保护专职机构 2000年湘阴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县级横岭湖鸟类和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湖南省政府批准建立湖南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年6月,湘阴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分局,为科级,定编为20人,并下设办公室、财务科、监测科、宣教科、保护管理科和研究中心。 2.2.3 具有较好的技术储备 横岭湖自然保护区从2000年起至今,已经实施两期小项目,并多次派员参加有关湿地保护方面的技术培训,尤其在水鸟的调查和监测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丰厚的技术基础。 3 建设效益分析 3.1 生态效益 3.1.1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建立湖南横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将更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水禽和鱼类的栖息生态环境,维持水禽和鱼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促进保护区生态平衡。使其能够在此安全生存,永续繁衍。珍稀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便可提高生物多样性,湿地的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就更趋稳定,抗逆性更强,湿地质量及功能也就随之增加。 3.1.2 调节气候,净化环境
恢复湿地,可加强其气候调节能力,特别是气温调节能力,给城乡人民群众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极端气温对农业生产等的影响。湿地还有极强的环境净化能力,可吸收有害、有毒物质。可美化区域的生态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清静的生存空间。 3.1.3 恢复湿地景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建立湖南横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比较完整的湿地景观,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植被的逐步恢复,鸟类和鱼类种类不断增多,会形成鱼虾成群、百鸟展翅、嬉戏和鸣、水雾飘渺的湖光水色,吸引人们前来旅游观光,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乡村农民收入。 3.2社会效益 3.2.1 改善环境,提高横岭湖的知名度 建立湖南横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地提供人民群众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护湿地还可减少湖区洪涝灾害,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用水,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会更加丰富,到保护区观光旅游的人数会大量增加,科考、探险、绘画、摄影等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多,保护区的知名度也会越来越大。同时,湿地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搞好湿地保护,可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 3.2.2 有利于发展湖区经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搞好湿地保护,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及环境条件,从而加快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加快湖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 3.3经济效益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间接效益方面。 3.3.1 降解污染效益 湿地内的植物茂盛,具有较强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同时水中生物种类繁多,大多具有富集氮、磷等功能,而且对铁、锰等金属具有极高的吸附性。湿地的降解污染作用,可减少用于污水处理的巨额资金。保护区工程项目的实施,间接地增加了保护区的经济效益。 3.3.2 防洪减灾效益 湖南洞庭湖地区从1949年以来,共发生洪水灾害16次,造成的经济损失逾1000亿元人民币。以最近的2次洪水损失为例,1998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79亿元(全省合计329亿元),1996年仅岳阳市的经济损失便达143亿元,全洞庭湖区直接经济损失约518亿元。过去10年的洪水损失,如仅以2次特大洪灾计算,平均每年的损失也高达70亿元。如果湿地面积和质量得到恢复,调蓄洪水能力得以增加,按照横岭湖保护区的面积推算,则每年减少洪水损失达7亿元左右。 3.3.3 渔业增产效益 湖南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湿地渔获量在逐年下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1957——1970年期间年均渔获量为4.0万t左右,1971——1990年期间下降为2.1万t。如果通过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保护鱼类的索饵场及产卵场,可逐渐将保护区渔获量恢复到解放初期的水平,每年可增加渔获量近2.0万t,年均经济效益约16000万元(以均价8000形t计)。 3.3.4 其他效益 湿地还有很多不易估算的效益,如湿地的气候调节、储蓄水源、碳沉积、保护濒危珍稀物种、旅游休闲、航运、科研与教育等,都具有潜在的直接与间接价值,同时保护区的建设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 4 讨论 横岭湖为洞庭湖的最南端,是洞庭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复杂,是许多濒危、珍稀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因此保护好横岭湖湿地对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82科225属337种;鱼类资源9目15科68种,动物类23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近50种。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是湖南省重要和宝贵的濒危、珍稀物种天然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通过建立湖南横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利于综合提升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能力、科研、监测能力。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对湿地环境的影响,维持区域生物的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得到改善,也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育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为越冬水禽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地,从而极大的保障栖息水禽种类和种群数量。同时对增强湿地调蓄洪水和净化水质的能力、改善湖区的气候、美化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保护区群众的环保意识、扩大保护区的知名度,对于促进对外开放、合作交流、促进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胡利平,廖衡松系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总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2 5:14: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