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61|回复: 9

我们的党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9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午饭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个旁边闲扯,这是个很慵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次烧烤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 
    
  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 
    
  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辄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 
    
  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 
    
  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 
    
  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 
    
  “那您参军七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 
    
  “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 
    
  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 
   
  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 
  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张叠的很仔细的白纸打开看,看完后递给我,默默无语。 
    
    
  那是一张村委会的介绍信,大意是持该介绍信者为我村复员残疾军人,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村财政困难,无力抚养,特准许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协助云云。 
    
  村委会的大印红的刺眼。我们都被这个事实震惊了,饭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结结巴巴的对老人说:“老爷子,再到了吃饭的时候您就上我这来,只要我这饭馆开一天,您就......” 
  老人打断他说不,他说他还能走动他就要走,老人说山东好咧,当年在孟良崮他就知道山东人好咧。 
    
  我纳闷地问老人为什么在行乞的过程里为什么不要钱呢?老人突然盯着我说:“我当过七年兵的,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哩,我怎么能......?”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看完后,心情沉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希望大家能把这帖帖满全国各地的论坛!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国现在还有着这么一些人!我没什么话说,能做的就是转发一次,仅此而已。  
发表于 2009-5-10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党对这部分有功之人也还是蛮重视的.每月政府有补助费.
发表于 2009-5-10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人!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发表于 2009-5-10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抗战片也比较多

每次看完

闪电间

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观

 

发表于 2009-5-9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也是冒办法,那时候人民都为国家··

现在都为自己

发表于 2009-5-10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不可否认,在很多知识份子中,大多人都存在着价值动摇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当权者制定国策的本意是为人民服务的,但在执行的过场中被人为地大打折扣!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猪通过勤劳致富有50元钱存在老鼠开的钱庄里。猪打算拿这50元钱建一个小窝,大概要花20元买地,花30元搭窝。王八来搞工程,他想在猪身上挣更多折钱,于是找来当投资 顾问的狐狸想办法,狐狸说:这好办。于是找来管地盘的狼,开钱庄的老鼠一起来商议,结果王八从老鼠那里借来 200元,用100元 买了狼 地,花了30元把猪窝盖,花了50元给了狐狸咨询服务费,猪没有地,只好求王八把窝卖给它,王八要价500元,老猪说只有50元买不起,这时候狐狸说服猪去向老鼠借钱,老 鼠答应借500元给猪,
前提是要他连本带利还600元,可以分10年还清,并且产权证拿来抵押。结果成交。猪到最后花了600元买来了猪窝,比他原来折计划高了11倍,猪努力了十年去挣钱还贷。 在这场交易里面,狼,老鼠,狐狸还有王八都挣了钱。以后他们就如法炮制。更多的猪去贷款买房子了,这时候,当商人的驴看到有机可乘,到老鼠那里贷了很多很多的款,把王盖房 子都买 来,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猪。猪的还贷期就越来越长,吃的越来越差,小猪崽子也不敢生了。由于猪的数目越来越少,狼觉得这样下去自己没有猪肉吃了,非饿死不可,于是开始 调控,不让老鼠再借钱了。但是王八还没有停止盖房,把自己挣的钱和贷的钱全投入生产了。驴手上的猪窝囤积了很多,卖不动了被套牢了。结果,老鼠,王八,还有驴都挣了许多的 猪窝。钱到最后集中到狼手上。如 今,谁都等着狼把钱拿出来救命,于是4万亿就这么出来了.
发表于 2009-5-11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党啊···我们的党····

发表于 2009-5-11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事应另有原因,事实上我是一名党员,而且知道一点点,事实上咱们党和咱们国家对离休人员即49年前参加工作的,还有因公受伤的这类人群称之为特殊人群是看病全部实报实销,并且有民政等的救助,至少在我们湘阴就是这样,县里很重视离休人员,哪怕不是干部只是一个工人,还有以前受伤人员,都是很好的,我想其他地方政府也应是这样的。这样的事我想另有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0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SB,本来就是转的帖.你有没看见最后一句?我又没说原创,你这样说想证明你厉害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