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阳沅江市与国字号油企联手勘探250万亩区域
<p> ○2006年勘探分析,此地具备年产26万吨原油的基础</p>
<p> ○一旦打出石油,将实现湖南油气开采零的突破</p>
<p>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几代湖南人憧憬着一个梦,能否在洞庭湖盆地发现油气田,实现我省油气开采零的突破。进入新世纪,这个梦想越来越近。</p>
<p> 前日,<span id="stock_sh601857"><a class="keyword"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1857/nc.shtml" target="_blank">中国石油</a></span><span id="quote_sh601857">(<font color="green">13.09</font>,<font color="green">-0.01</font>,<font color="green">-0.08%</font>)</span>浙江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湖南办事处在益阳沅江市成立,这标志着南洞庭湖重启石油勘探,预计总投资12亿元。上世纪70年代,洞庭湖区曾进行过石油和天然气普查,从一口探井里直接捞出20方原油,直接证明洞庭湖为含油盆地。而此次石油勘探范围包括洞庭湖盆地、益阳凹陷区250万亩的区域。</p>
<p> 本报记者刘俊 实习生李秋京 益阳报道</p>
<p> <strong>现在</strong></p>
<p><strong> 低调重启洞庭石油勘探</strong></p>
<p> 2007年7月18日,益阳市委书记蒋作斌在沅江市呈送上来的一份报告上批示,同意该市重启洞庭湖油气勘探和开发。之后,沅江市的油气开发勘探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p>
<p> 油气开发领导小组由沅江市委书记胡立安亲自挂帅,下设了一个临时机构沅江市石油开发办公室。</p>
<p> 2008年10月,刚从沅江市水利局调到石油办任职的游斌告诉记者一则惊人消息:沅江市将成立石油开发办,准备重启洞庭湖底的石油开发。</p>
<p> 这可是湖南人的大事,一旦在洞庭湖底打出石油来,将终结湖南无油气的历史。但游斌说,由于该市一直在与几个国字号大石油开发商洽谈合作项目,希望敲定后再进行报道。</p>
<p> 直到今年4月底的一天,游斌再次打来电话称,沅江市和益阳市已明确了对石油开发的态度,准备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重启洞庭湖底石油勘探。</p>
<p> <strong>过去</strong></p>
<p><strong> 10年勘探没找到大型油田</strong></p>
<p> 2006年1月,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在沅江部署的第一口探井,命名为沅探1井。</p>
<p> 据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洞庭盆地油气勘探始于湖南省石油地质队成立后的1971年,结束于1981年,历时10年。虽然当时的勘探没找到大型油田,但为后来的勘探提供宝贵资料。</p>
<p>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沅江市冯家湾附近打了一口井,井深不到2000米,发现有油砂,研究认为该井生油条件较好,并发现油气显示。而井深在2000米左右的湘深11井,在测试过程中提捞了近20方比重为0.86的轻质原油,现仍在往外溢油,以上钻井均证实了洞庭盆地为含油气盆地。在沅江凹陷地36口钻井中,发现不同级别含油显示142处,多为油迹,部分级别较高为油浸。专家认为,其层位相当于已找到了小型油气田的湖北江汉盆地的新沟咀组,广东三水盆地的布心组。</p>
<p> 据计算,洞庭盆地资源量为2600万吨。而沅江凹陷的油气资源量占洞庭湖盆地的96.7%,洞庭湖盆地油气占湖南总油气资源量的90%。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勘探估计,该盆地为年产原油6万吨的小型油田,通过2006年的勘探分析,盆地具备形成年产26万吨原油的中小型油田的物质基础。</p>
<p> 但是,这些勘探工作都停留在浅层勘探。</p>
<p> <strong>未来</strong></p>
<p><strong> 从2000米向7000米纵深</strong></p>
<p> “力争钻到海相(海相主要是找石油天然气)要求达到的深度从2000米到7000米,为寻找更大的油气基地奠定基础。”专家认为,在洞庭盆地找油气,要形成立体勘探的思维,在纵向上,形成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和下生上储三个不同的勘探领域,且重点应放在新生古储和下生上储这两个勘探领域中,其获得油气突破的可能性较大。这样,加大沅江凹陷钻探的深度则显得十分重要。</p>
<p> <strong>[大事记]</strong></p>
<p><strong> 益阳沅江与石油勘探</strong></p>
<p> 2003年6月11日 <span id="stock_sh600028"><a class="keyword"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0028/nc.shtml" target="_blank">中国石化</a></span><span id="quote_sh600028">(<font color="green">10.14</font>,<font color="green">-0.16</font>,<font color="green">-1.55%</font>)</span>股份公司副总裁王志刚来湖南进行调研,要求抓紧做好湘中天然气、洞庭湖石油的勘探开发工作。</p>
<p> 2007年7月18日 益阳市委书记蒋作斌批示,同意重启洞庭湖油气勘探和开发。</p>
<p> 2008年5月 就洞庭湖石油勘探开发方面,沅江市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浙江油田分公司达成共识:浙江油田公司向中国石油集团申报深层勘探,并投资3000多万元重启沅江凹陷区石油勘探。</p>
<p> 2009年5月 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湖南办事处在益阳沅江市成立。</p>
<p> <strong>[地质分析]</strong></p>
<p><strong> 洞庭湖盆地是含油气盆地</strong></p>
<p> 洞庭湖盆地构造单元中的沅江凹陷,地处洞庭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位置,是油气开发可能性最大的地区。</p>
<p> 据介绍,许多石油行业的专家认为,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周边省份都找到了油气,湖南洞庭湖盆地类同于以上省份的沉积盆地,且泥岩为连续沉积,颜色亦较深,不可能缺乏油气资源。</p>
<p> 从理论上分析,洞庭湖盆地是横跨在加里东褶皱基底和上地幔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凹陷,沉积了一套下白垩统至下第三系渐新统的碎屑岩沉积,累积厚度7500米以上,其中第三系残留厚度约2350米,是一个含油气盆地。</p>
<p> <strong> [释疑]</strong></p>
<p><strong> 上世纪70年代为何没发现大油田</strong></p>
<p> 随着理论水平、勘探技术的革新,为重新勘探洞庭湖盆地石油带来了契机。地质专家分析,上世纪70年代之所以没有发现大的油气田,主要有六大原因:</p>
<p> 1。新组建的队伍缺乏经验,装备落后。2。地质勘探的工作量少,资料品质低,圈闭形态难以落实。3。对油气成藏的规律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研究。4。对盆地复杂的地质条件缺乏正确的估计且准备不足。5。勘探工作的思路和部署科学性不足。6。对非常规低渗透油气层缺乏准备。</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