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梁军
国庆临近,全国各地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人们对新中国成立60年的大型阅兵式翘首以待,希冀能够在天安门城楼俯瞰庆祝大典。在湘阴,就有一位老人,在1969年,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当年的国庆观礼。近日,我们走近王新民老人,和他一起再次感受了40年前那段激情澎湃的日子。 老王是湘潭人,生于1934年,1950年到长沙当学徒,1953年参加志愿军,在山西当兵两年后转业到株洲机械厂。说起到湘阴来工作,老王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当时,老王和妻子陈桂兰结婚不到一年。妻子是湘阴湘剧团的名角。恰好当时湘阴的一位副县长是一个湘剧迷,很喜欢听陈桂兰唱戏,便开绿灯将老王调到了湘阴,安排进了当时的二机械厂。在厂里,老王的工作热情很高,他和当年的十几个青年小伙夜以继日,手工打铸打稻机、粉碎机等实用的农业机械。1961年,厂子发展到300人的规模,成了一个专门的农业机械厂,老王当上了型铸车间主任。由于工作出色,老王年年被评为市县劳动模范,还参加了省复原军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7年,老王当选为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委员。1969年9月,他接到组织通知,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全县仅两人。 听到自己被组织推荐到北京参加建国20周年国庆观礼,老王的心情十分激动,想着能够亲眼见到毛主席,一连几晚都在做着甜蜜的梦。9月10日起,岳阳地区的10名代表全部集中到岳阳进行纪律学习。9月19日,湖南代表团进京。9月20日, 入住北京友谊宾馆,接受学习。10月1日早上7点多,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老王被领上了观礼台。观礼台上早已整齐划一地站好了全国各地的代表。 “毛主席来了!”代表中不知谁小声说了一句。观礼台上人群开始激奋起来,代表们纷纷踮起脚尖。远远地,毛主席从天安门缓缓走上来,不断地朝代表们挥手,同行的还有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见边上的上海代表举起望远镜激动地看着,老王赶紧说,借给我看看毛主席,好吗?老王举起望远镜,毛主席高大魁梧的形象近在眼前。“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见到毛主席,当时我的眼泪刷刷地就流下来了。”
那天,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飘,人头攒动, “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海陆空部队方阵整齐而过。老王他们在观礼台上一站就是几个钟头,一点也不觉得累。第二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会,老王早早地随同湖南团到了大会堂。湖南代表都坐在第三排,隔毛主席近。毛主席坐在主席台上,微笑着朝大伙挥手。又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老王的眼泪又流出来了。 回到友谊宾馆,老王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要把在北京见到毛主席的喜讯告诉湘阴人民。他们马上给湘阴的县革委会主任陈荣发电报,说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身体很好,请湘阴人民放心。 回来工作后,老王参加了工作队,组建了乌龙陶瓷公司,一度使其成为省市的明星企业。从1979年起,老王担任了8年县工程机械厂厂长,又将其经营得风生水起。现在,老王和老伴一起住在城郊向家园,平时养养花,喂喂鸟,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湘阴周刊]国庆观礼代表—王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