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572|回复: 5

建造左宗棠塑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汽车站对面,东湖旁的左宗棠广场建设日新月异,作为湘阴的一份子,心中无限欣喜与憧憬。不知道目前到底有没有建设左宗棠塑像的计划,如果没有实在可惜。因为湘阴似乎从未有过标志性的建筑,而建筑之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即可以说它是城市的名片,也可以说如果一座城市是一幅画,那么城市雕塑就是画龙点睛的“睛”。 它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密不可分。尤其现在我们县的定位之一是大力发展旅游娱乐业,更不能忽视雕塑的建设。现在只要提到长沙黄兴路步行街,谁都会想起路口的那座威严宏伟的黄兴铜像。提到长沙还会想起那个叫浏阳河的建筑等等。而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民族英雄,如果建设如此有气势的一个广场,空有其名,没有配套的一座纪念左宗棠的雕塑,实在是再遗憾不过的事情。

至于雕塑左宗棠应该采取何种姿势,形象,望领导三思之后请技艺高超的专业人士设计,建造。

 

 

 

左宗棠

 

 

 

 


  (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为抗拒太平军多所筹划。为抓住展示才能的时机,他经常为一件小事而与人大吵大闹;在当上巡抚,官及三品时,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句著名的话就是他说的。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1862年(同治元年 ) ,组成中法混合军 ,称常捷军 ,并扩充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 年 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论功 ,封一等恪靖伯 。旋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 1866 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 。1865年升任闽浙总督。1866 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 ,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旋改任陕甘总督 ,推 荐 原 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

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并助胡雪岩拿到了象征着慈禧太后近臣的黄马褂。却终因胡雪岩满门抄斩而身败名裂,也因李鸿章的镇压而无能为力。但总的来说,他还是为晚清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8 17:46:24编辑过]
发表于 2009-10-30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到、独到、独到!此君之建言应去县长信箱表述一番!
发表于 2009-11-1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签名档我很佩服。。。。。

发表于 2009-10-28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想法,2012年是左公诞辰200周年,湘阴应当开始筹备纪念活动,于湘阴,于中国都是有意义的.
发表于 2009-10-29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政府采纳才行。
发表于 2009-10-29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建

一个城市应该有其标志性雕塑或者建筑

再说左公也是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