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于湘阴本土人长期以来较为稳固的社会结构,以及曾经70年代在湖南领先的经济地位,对外来人群也多有排斥,对其语言也多有讥讽。
加上整体移民的缘故(如今移民就很少大规模整体迁移,而是小群分散,以更好促进与当地的交流和融合),杨林寨较好保存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而不是融入本地的生活环境。湘中山区文明的彪悍和湘北湖区文明的温和保守就产生冲突,一旦发生涉及移民的事端,社会舆论就一边倒偏向本地一方(而对本地之间的事端,印象和影响都要小得多),长期以往,他们就更多觉得弱势而凸显其彪悍的作风,更容易抱成团。一代一代的观念传递,长期以来的对立和矛盾积累,就形成了今天一县两种文明的对立,甚至产生流血冲突。
我们要反思才是,作为本土的湘阴人要为这种现状感到羞耻,40年的时间没能融合这个移民群体,反而使得对抗激化,这是我们所有湘阴人的失败。如何化解仇恨和矛盾,促进团结,促进湘阴整体共同发展,主要工作还应该是本土湘阴人来做。
杨林寨移民以及后代也要反思,为何长期没能融入新的环境,反而格格不入,要逐步改变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不使人家有话柄可抓。
真情呼吁:杨林寨人现在是地地道道的湘阴人,湘阴人也包括了杨林寨人。
敞开心扉,放下成见,携手化解心结,共创和谐共处繁荣富强的美好湘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