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暗恋?
“岳州窑”出自洞庭湖南部的湘阴县湘江沿岸,跨越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宋多个朝代,沿袭千余年,是全国六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一直保存完好的民间窑文化的宝贵遗产。据史料记载,原岳州窑是在湘阴县城西南21公里的湘江西岸的窑头山。从1937年开始到近几年,曾多次在河床岸的窑底部和四周各处挖出过碗、壶等陶具。据文物部门考古分析,“岳州窑”的窑炉也保持了唐窑的风格,故“岳州窑”又正式命名为唐窑。 听说岳州窑的“龙火”已经烧起,7月18日,我们驱车前往湘阴县城东的三峰窑。
“岳州窑”是窑工们以手工制作方式,把自己手中的一件件窑器经窑泥精洗为原料,到手工捏制套模上釉,经烈日暴晒后,再成批成量地送入龙窑,又点上一炉大火,历时三天三夜时间经龙火烧制,再慢慢冷却便出窑成品。 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制作窑器的窑工们很多与现代生活有着特殊的不同,他们,在高达70多度的窑炉里汗流浃背地工作着,对生活的渴求却很简单,以窑为乐,以火为灵,只盼着老天爷能在夏至赐一个艳阳天,烧起一把熊熊大“火”,成功地烧制出自己的作品。 杨伯仁,今年75岁,祖辈生活在“岳州窑”,8岁开始做窑工,历经数十载,对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儿女们几次接他去城里居住,他都舍不得离开他的那间经历沧桑的木瓦房,舍不得与“岳州窑”相伴的生活。 76岁的陶淑华,一个从十几岁就嫁给了窑工作妻子的女人,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奉献在一把泥土上,今天,她的背被压弯了,脸上也刻满了皱纹,但她依然却天天坐在窑房中用双手捏她的坛坛罐罐,乐此不疲。 …… 窑工们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他们经历着四季的岁月磨练,没有荣誉与地位的相争,仅仅是为了生活,渴求简单,一代又一代扎根在这里,捍卫着“岳州窑”的文化和手工技艺。
图/文 王志晖 彭宏伟 蒋 娜
岳州窑 夜阑惊起千年梦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些没有是什么技术含量的~~
他们这个没有窑黝的不好看~~
我们家从我望上三代都是陶瓷工人!我父亲的爷爷从解放前开始就从事这项职业!湘阴的陶瓷史不短!
改革开放初期,湘阴有陶瓷一厂(大货窑),二厂(小货窑\三峰窑),三厂.毫无疑问,陶瓷业那时侯是湘阴最大的产业.我小的时候,湘江边上总是船来舟往,公路上车水马龙,都是运贩陶瓷的.那时侯陶瓷的品种也多,酒缸,水缸,盖房用的瓦,瓦棺材,花盆,罐,瓦煲,瓦锅,大花瓶,甚至还有仿制的秦兵马俑.无所不有.要是经营得当的话,今天应该发展成产业集团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撇开经营模式的问题外,国有企业经不起蛀虫(最大的蛀虫是陶瓷一厂某位王姓厂长,离职后就带巨款外逃,至今不敢回家)的吞噬.陶瓷三厂,一厂先后倒闭.陶瓷二厂(三峰窑)也是奄奄一息了.
现在想想,造成这种状况与当时的县工业局的领导不作为有很大关系!从不想办法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有问题的领导纵容包庇;鼠目寸光,看不到自己发展的优势! 导致现在陶瓷业在湘阴逐步的走进了博物馆.
另外觉得在三峰窑开发旅游业没前途,就想陶吧在大城市没前途的道理一样.
下次过切参观哈
嘿嘿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