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484|回复: 12

湖南耗资60亿在湘江建大坝 引发反对声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6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trong>南方周末11月26日报道</strong>&nbsp;9月30日上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以下简称“长沙枢纽”)在长沙市望城县高塘岭镇开工了。5年后,一座拥有1750米长的坝顶公路桥在内的湘江大坝将截断湘江水。</p>
<p>和任何一个涉及大江大河的重大工程一样,湘江大坝从20年前动议起,就饱受争议和反对,甚至催生了一个专业新名词——“不可行性论证”。</p>
<p>但现在,这项总投资近60亿元的工程终于上马了。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p>
<p><strong>湘江水景的吸引</strong></p>
<p>湘江大坝的最早动议缘自1989年。当时的湖南省及长沙市主要领导提出在长沙河段建设长沙水电枢纽的建议,在当时,这是作为湘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并未真正启动。</p>
<p>2003年湘江长沙段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最低枯水位,导致长沙市供水紧张,水质受到影响,有些人再次想起了长沙水利枢纽。</p>
<p>次年1月,时任长沙市委副书记杨顺初在省人代会期间,以议案形式建议将工程纳入省重点,尽快立项,争取早日动工。纸上的湘江大坝时隔十余年后,再入公众视野。</p>
<p>杨指出,2003年湘江枯水造成了长沙市城市供水紧张,水质遭受严重影响,且使山、水、洲、城的景观遭受破坏,而且往往使得长沙的客运中止,货运遭受重大损失。而筑坝拦水,将有望解决这一困境。</p>
<p>杨这样描绘拦河大坝的美好前景:“工程实施后,以此抬高水位,既使湘江永远保持山光水色,同时保证城乡生产、生活用水,进而改善长沙水荒及湘江水景。”与此同时,还可能将打造“一条长50公里、跨越株洲、湘潭和长沙3个城市的沿湘江生态经济带,未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p>
<p>杨顺初议案中的这一描述实际上与之后官方对于长沙枢纽的定位完全一致,因此,很难相信这仅仅是杨一人的建议。</p>
<p>仅仅一个月后,湖南省政府召开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专题会,就地质、防洪、治污、生态、移民、交通以及拆迁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时间表一度乐观地定于2005年底开工,2010年底完成。</p>
<p class="f_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26/20091126104208d2434.jpg"/><br/></p>
<p class="f_center">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示意图</p>
<p><strong>八参事反对声浪</strong></p>
<p>但就在这个专题会召开之前两天,质疑这个“惠泽4000多万人民的伟大工程”的声音出现了,出自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傅玉辉。</p>
<p>专题会前后,他两度写信给当时的省领导,力陈长沙建坝之弊。这位曾任省环保局长10年之久的老环保人指出,湘江长沙建坝,不是不可为,但一定要论证好湘江长沙段淤塞、加重防洪负担、江滨排水口重构、血吸虫蔓延、湘江流速减慢导致自净能力降低等五大问题。</p>
<p>特别是按照“流水不腐”的古训,对于湘江这样企业排污、生活排污都极其严重的河流,蓄水之后流速一旦减缓,自净能力降低,后果可想而知。</p>
<p></p>
<div class="gg200x300">反对声浪的高潮随后出现,这年9月,包括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程不吾、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聂芳容等在内的8名省政府参事联名致信省政府,再度力陈建坝“对长沙环境将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要求有关部门“再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div>
<p>来自地方环保部门的反对声也一度附和,同年11月,时任湖南省湘潭市环保局局长的黄常见撰文呼吁,任何牵涉湘江水生态的项目务必慎重,否则,大坝建成,水流减速,湘江势必成为死水一潭。</p>
<p>呼号中的傅玉辉终于收到了省里有关方面一封近6000字的长信回复,核心内容是长沙枢纽远没有傅所说的那么可怕。</p>
<p>但八参事的上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事实上,即使在政府部门内部,对长沙枢纽也有不同意见。聂芳容透露,湖南省水利厅就曾专门发文,反对该工程。局面僵持不下。</p>
<p><strong>夭折的“不可行性论证”</strong></p>
<p>时间进入2005年初。当时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停建国内30家大型电力项目,掀起空前的“环保风暴”。这场“风暴”不久也波及湖南。</p>
<p>这年2月的湖南省“两会”上,湖南省政协委员邹克等首先提出电站选址、特大水库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有必要进行“不可行性论证”。这一新提法得到了众多政协委员的呼应。而“湘江建坝”被认为首当其冲应该接受“不可行性论证”。</p>
<p>参加政协会议的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当场表态,湖南将从“湘江长沙段建坝”项目开始,对大型项目进行“不可行性论证”。他甚至流露出了另外一个一直被忽视的担忧,像“湘江筑坝”这样的大项目一旦建成,现有很多排水系统因为水位抬高会排不出水,很多排水系统都要重建,“一个工程上马,百个工程报废的事再也不能干了。”“不可行性论证”的新名词很快出现在湖南各大媒体上,为一时公众热议。</p>
<p>但是,程不吾在事后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坦言,“不可行性论证”这个新名词虽然当时叫响了,却一直没有真正实施,省委书记的表态也并未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p>
<p>一片反对声中,湘江大坝工程仍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2005年11月2日,湖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工程立项。同年底《环评大纲》亦通过专家审查。</p>
<p>尽管官方并未将“不可行性论证”付诸行动,但是湖南民间却有人自发地进行了相关研究。长沙市水利局退休工程师龚重惠是其中一位,他自己琢磨出了一份《关于&lt;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gt;不可行性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称,长沙枢纽将带来“三个解决不了的大后患”——长沙市城、乡自流排渍、排污出口全部被封堵;坝址以上沿河两岸堤垸内农田土地面临荒废,引发移民问题,土地环境遭严重破坏,造成不安定因素;长沙将正式成为“血吸虫感染病疫区”,严重威胁长沙市民、村民百姓的身心健康。</p>
<p>这三大问题在傅玉辉和八参事的上书中均有提及,但龚重惠也给出了新的经济价值上的论断,就电力效益而言,他以详细的数据证明,工程所发的电甚至不够工程带来的负面效应所耗费的电力,而至于航运,大坝将降低下游水位,不但不利于通航,反而可能造成下游断航。</p>
<p>2007年初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咨询评估文件证实了龚重惠的结论。这份文件指出,长沙枢纽工程的财务效益很差,采用公司投资银行贷款的资金筹措方案不可行,建议重点考虑政府全额投资方式。</p>
<p>2008年以来,湘江屡陷枯水危机,这也成为各方呼吁湘江大坝上马的一个原因。  图/龙弘涛</p>
<p><strong>“十万分之一”的民意</strong></p>
<p>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持续的湘江枯水问题愈演愈烈,两岸农业受灾和饮水困难等民生问题渐渐成为头等大事,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利于缓解这类困境的正面效应也在凸显。</p>
<p>尽管认为财务效益不好,但基于更广泛的考虑,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7年还是向国家发改委出具了该工程“很有必要”的评估报告。</p>
<p>2007年8月15日,民意开始正式被吸纳进决策参考范畴,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发布了《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公众参与公告》,公开向民众征集建议和意见。</p>
<p>程不吾、省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义高等省政协委员再次要求缓建湘江大坝。但人们再也听不到傅玉辉的声音,2个月前,傅玉辉因心脏病复发去世了。</p>
<p>此后公布的环评报告显示,公众参与调查环节共发放并回收调查表145份,其中初中或小学文化的占62%,农民占61%,基本为工程所在地望城县的居民,83%的人赞同该工程建设,认为对国家有利,只有5%的人不同意征地拆迁。</p>
<p>但仍有网友质疑,“湘江长沙段修建拦江大坝,涉及128公里湘江沿岸上千万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145人只占10万分之1,真的具有公众代表性吗?”有网友发现,在红网对该项目的网上调查中,当反对票数超过支持票数时,被直接对调选项,借以造成支持多数的假像。</p>
<p>但是在环评之后,人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再未看到关于此工程的宣传。此时,无论是湖南省环保局,还是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市的环保局,都不同意长沙枢纽工程上马,省领导不得不亲自给省环保局打电话,请他们支持。</p>
<p>虽然此后环保系统并没有公开反对,却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一要把湘江边所有污染企业全部治理好,实现零排放,如果做到就同意;二是如果有排放,要做一条大管道把所有污水放到大坝以下。这两点其实都并非一年两年可以完成。</p>
<p><strong>神速推进的动力</strong></p>
<p>2007年7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p>
<p>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范焱斌介绍,湘江大坝水运低成本、节能环保的优势日益凸显,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p>
<p>而从2008年10月开始,“天时”开始转向有利于长沙枢纽工程。</p>
<p>这年10月以来,湘江长沙段再次创下历史最低水位,部分水厂不得不依靠二次提水才能保证供水,饮水危机再度显现。</p>
<p>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各地政府纷纷往北京申报投资项目。</p>
<p>《长沙晚报》的报道说,……过去跑了多年批不下的项目,现在可以批复了;争了多年要不到的资金,现在可以要到了;盼了多年做不好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好了。</p>
<p>湘江大坝自此进入了“神速”的推进阶段,在2009年内,就完成了从科学改选坝址、重做前期工作、实现正式开工的“三步跨”。《长沙晚报》称之为“抢抓发展机遇的结果”。</p>
<p>作为对一直以来反对声音的实质性回应,长沙枢纽的坝址由香炉洲改到了蔡家洲,以减少工程对县城防洪、水质以及环境生态带来的影响。</p>
<p>而大坝的蓄水水位则从原先的31米降低到29.7米,这则是对包括傅玉辉、龚重惠和8参事在内的反对者的尊重。</p>
<p></p>
<div class="gg200x300">曾经的反对者、八参事之一的程不吾现在则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来形容对湘江大坝的看法。湘江流域日益饱受枯水困扰,环境问题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事件经年不绝,“一旦上马大坝,则倒逼着必须立即解决湘江水污染问题,否则大坝拦着的就是一潭死水。”而利用大坝来作为根治湘江污染的最后一博,也多少跟环保部门最终妥协的想法不谋而合。</div>
<p>截至2009年9月25日,长沙枢纽工程已经获得了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批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向国家发改委出具了咨询评估报告,距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最终批文仅有一步之遥。而湖南已经等不及那张批文了。</p>
发表于 2009-11-27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问题不大?比三峡大坝对湘阴的影响大100倍是有的吧?再遇到今年的水位,湘阴大桥下涉水过是一定的。下一个坝一定建在洞庭湖出长江口,好象这建议常德某位有远见的人早就提出来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7 10:09: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9-11-27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洞庭麻雀</i>在2009-11-27 10:06:00的发言:</b><br/>
<p>问题不大?比三峡大坝对湘阴的影响大100倍是有的吧?再遇到今年的水位,湘阴大桥下涉水过是一定的。下一个坝一定建在洞庭湖出长江口,好象这建议常德某位有远见的人早就提出来了。</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7 10:09:59编辑过]</font></div></div>
<p><font size="5">问题是上游一拦,湘江湘阴段就真的麻烦了,汛期还好,枯水季节绝对是死水。就算在洞庭湖出长江口建坝,湘江湘阴段依然还是死水。</font></p>
发表于 2009-11-27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洞庭麻雀</i>在2009-11-27 10:06:00的发言:</b><br/>
<p>问题不大?比三峡大坝对湘阴的影响大100倍是有的吧?再遇到今年的水位,湘阴大桥下涉水过是一定的。下一个坝一定建在洞庭湖出长江口,好象这建议常德某位有远见的人早就提出来了。</p>
<div align="right" twffan="done"><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7 10:09:59编辑过]</font></div></div>
<p>&nbsp;</p>
<p>说得对,三峡才是整个湖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再则,湘阴没有水,长沙航道能过10000吨的船也无意义。</p>
<p>&nbsp;</p>
<p>湘阴还是要与长沙沟通协调好,将湘阴水位与长沙蓄水高程联动。</p>
<p>&nbsp;</p>
<p>湖南还有一个规划就是在湖区修建5个水利枢纽,湘阴很有必要争取一个,保证樟树漕溪虞公庙港口群的通航能力。</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7 12:46: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位被长沙一栏,湘阴投入大资金建设漕溪港码头还有何意义??
发表于 2009-11-27 0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color="#000080">那确实</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000080">要好好考虑一下</font></strong></p>
<p>&nbsp;</p>
发表于 2009-11-27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开始我也是想到这个问题,但是么办法.人家大啊!
发表于 2009-11-27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应该对湘阴影响不大吧</p>
<p>&nbsp;</p>
<p>如果长沙一直处于枯水期</p>
<p>&nbsp;</p>
<p>那可能就大一点</p>
<p>&nbsp;</p>
<p>但是如果是枯水期不拦坝也不见得水位有多高</p>
<p>&nbsp;</p>
<p>再加之长株潭如果要走水运</p>
<p>&nbsp;</p>
<p>湘阴就是必经之路</p>
<p>&nbsp;</p>
<p>相信他们也会考虑的</p>
发表于 2009-11-27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慕容玉山</i>在2009-11-27 9:18:00的发言:</b><br/>
<p>应该对湘阴影响不大吧</p>
<p>&nbsp;</p>
<p>如果长沙一直处于枯水期</p>
<p>&nbsp;</p>
<p>那可能就大一点</p>
<p>&nbsp;</p>
<p>但是如果是枯水期不拦坝也不见得水位有多高</p>
<p>&nbsp;</p>
<p>再加之长株潭如果要走水运</p>
<p>&nbsp;</p>
<p>湘阴就是必经之路</p>
<p>&nbsp;</p>
<p>相信他们也会考虑的</p></div>
<p>你看看修这坝的相关资料,水运不是重要的,是要保证长株潭有水,一个三峡让洞庭湖的水位一年比一年低,长沙这坝真是要了湘阴的命;湖南只要长株潭,真的是不管其它地方了。</p>
发表于 2009-11-27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独孤求败</i>在2009-11-27 11:52:00的发言:</b><br/>
<p><font size="5">问题是上游一拦,湘江湘阴段就真的麻烦了,汛期还好,枯水季节绝对是死水。就算在洞庭湖出长江口建坝,湘江湘阴段依然还是死水。</font></p></div>
<p>死水不死水不重要,怕的是没水,修好那大坝遇到枯水期湘阴的喝水比今年的长沙难多了,枯水期长沙到湘阴有断流的可能,不要说航运。</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