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06|回复: 2

[转帖]“狗吃人”谁之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那么“狗吃人”则是旷古奇闻,更是惨绝人寰的千古奇闻!然而,这样罕见的人间悲剧,却不幸竟然就在我们身边真实地发生了。

据《黑龙江晨报》2009年12月8日报道,12月5日时许,家住大庆市萨区八一小区的一男子在给爱犬藏獒喂食时,却不幸发生了“狗食主人”的惨剧。当家人赶到现场时,看到的只是雪地的鲜血和亲人冰冻的尸体,“食人藏獒”随即被闻讯赶来的民警就地“正法”。

在死者家中,记者采访了他的妻子和儿子。据了解,死者的妻子今年46岁,无职业。儿子年仅16岁,目前在一所职业高中读书,学习电焊技术。死者生前,家境十分贫寒,一家三口全靠低保维持生活。如今,丈夫不幸去世,顶梁柱轰然倒塌,家中只剩下这对孤儿寡母。

据其妻讲,丈夫之所以养藏獒,喜欢养狗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家着想。当初,丈夫抱养的是只母藏獒,就是为了让它产崽儿卖钱,以此养家糊口。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妞妞”还没有给主人带来收入,就发生了这种事儿。丈夫就这样走了,抛下了这对无所依靠的患难母子。想到这儿,母子二人相拥而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对于这样的悲剧,网闻博报小社员不禁慨叹,低保居民养狗本为赚钱养家,如今命丧爱犬之口,可怜只剩下孤儿寡母无以为继。烈性犬伤人事件不少见,不少城市颁布禁养法规,如今悲剧又发,究竟谁之过?而该男子竟违法违规冒死养烈狗,却又透射出民生的无奈与悲凉。穷人冒死养狗,原来为的是供富人享乐,这已是不可否认的市场机制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当今社会上所谓“贫二代”与“官二代”和“富二代”之热议,于此或可见一斑。

那么,富人之富,养狗之乐,究竟几何?据中国新闻网2009年11月30日报道,身高80厘米、体重170斤、利齿能将铁盆咬穿。昨天,一只身价220万元的“超级藏獒”从千里之外的青海玉树迁居常州,这只来自青藏高原的纯种藏獒在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都十分罕见,它将在常州繁衍后代。主人为均衡其营养,还给这只“东方神犬”喂上了“21金维他”和“黄金搭档”。

又据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2009年11月14日报道,13日上午,一支由奔驰、宝马、奥迪等28辆名车组成的豪华车队,从宿迁市区浩浩荡荡开往宿城区洋北镇,“欢迎”一条花费160万元从河南买来的藏獒。“藏獒太珍贵了,对它比较重视,所以才会安排如此隆重的场面,而所有接送的车辆都是朋友自己开来祝贺的”,藏獒的主人如是说。车队从市区八一路转弯,沿着黄河路一路向南。由于车队太长,每个红绿灯处要绿灯亮三次车队才能全部通过,车队排开后,有一公里左右长,所到之处,引来路人艳羡的目光。车队出了市区后,过了淮北明珠转盘,车速才开始快了起来。藏獒宛如出场的大明星,吸引了众多的媒体。据了解,当天的活动,宿迁本地的报纸、电视、网站媒体基本到齐,甚至有两名专门做犬类新闻的媒体记者从北京坐火车连夜赶来。一位现场观众的评价比较理性,“藏獒比较昂贵,养藏獒的人非富即贵,160万元的藏獒落户时,引来了28辆豪华车迎接,这看上去似乎是一种炒作。”

不仅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在西部内陆地区,同样不乏这样的富奢盛况。据《西安晚报》2009年9月10日报道,昨日下午2时30分许,在两辆“三菱”越野车的带领下,30辆清一色的黑色奔驰轿车列队驶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停车场,引起不少过往乘客驻足观看。30辆清一色的黑色奔驰轿车排列整齐地停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停车场,这个豪华车队是为了迎接一只身价400万元的藏獒。如此气派的迎接队伍引来不同的声音。有人说,这样太奢侈,有“炫富”嫌疑。为迎接一只藏獒,居然动用这么多车,且都是名车,不少目击群众表达了不同的看法。“难道狗比人金贵吗?”“是不是有点太讲究排场了?”一位等亲友的先生连连咂舌,“以前见过兴师动众搞迎接的,但阵势这么大,还真没见过。来这么多的车,这样的排场不能提倡!”

可叹华夏大地,一边厢是富人的“狗市”繁荣盛景,一边厢是穷人的饥寒困苦。以至于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大庆,发生低保户穷人为养狗糊口而“被狗食”的惨剧。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中国唐朝散文大家柳宗元的名作《捕蛇者说》,如有古文爱好者不妨借此复习一下。其原文如下: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一千多年前的永州农夫冒死捕蛇,一千多年后的大庆市民冒死养狗,竟是一样的是为生活所逼迫的无奈。毒蛇烈狗,猛于虎也!千古奇闻,却似也不奇。寒冬之际,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穿越时空的悲叹!

少数人的富奢,大多数人的贫困,难道真是中国人永远打不破的宿命吗?

公平公正,幸福安康,也曾是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追求和梦想。可直面现实,除了广大普通百姓的诸多生活困苦和不幸,在日前拆迁户唐福珍以命相搏“暴力抗法”的背后,我们还看到了房地产业的繁荣盛景和85%中国家庭买不起房的经济虚脱危局。而官僚作风和腐败,精英文化和买办,更使人民的困难雪上加霜。

不过,信心与希望终将与中国同行与人民同在。“蜗居”寒冬之时,我们已听到了党报对老百姓“干的多挣得少”的民生疾苦呼声,也已看到了政府重视贫富差距和改善民生的春天的希望。

据中新网12月7日最新报道,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盛极必衰,衰极必盛,阴阳相生,大道轮回。这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精髓,也是我们的信心之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愿“狗食人”的悲剧就此下不为例,并永远成为历史。
发表于 2009-12-8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盛极必衰,衰极必盛,阴阳相生,大道轮回。  这句话很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730-230 9876

工作时间 全天 8:00-17:30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17 WWW.XYP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技术支持:NS TECH 粤ICP备16098181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