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了听证会,许多想涨价又怕遭遇社会舆论非议的行业无不纷纷用上了这一招。这一招妙就妙在听证会上,除了少得不能再少,却又必须应景的百姓代表,几乎都是由召集人一手安排的主涨派,所以,听证会上的涨价之声就会呈现一边倒之势,为此,老百姓得出结论:凡是想涨价就必听证,凡是一听证就必涨价。
也正因为逢“听”必涨,故而,老百姓对于听证会非但已无兴趣,甚至不乏厌恶、反感之情,更有刻薄者干脆把它比喻为是“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无耻行为。
但是,未必人人都甘于受人摆布。10月8日在哈尔滨举行的调整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听证会上,我们就看到了别开生面的一幕。那是在听证会进行到9时38分时,老百姓代表、退休职工刘天晓突然高举右手站起身,并高声说道“主持人不公”,随后将一瓶还未喝完的矿泉水瓶扔到地上。他激动地表示,从听证代表发言开始,他就一直举手要求发言,但一直都没被主持人叫到名字,这明显不合理。
没想到,这个聊充聋子耳朵的刘代表——有关方面为了堵老百姓嘴的一个摆设竟认了真,他还真把自己当成代表,把听证当一回事了,为在听证会上发出代表广大老百姓心声的声音,竟不惜摔瓶而起。这大概也是听证会主办方所始料不及的。
刘天晓的摔瓶举动看似很无理——在一个由政府部门主持的、整齐有序地坐着来自社会各界有头有脸人物的会场上,一个平头百姓竟然将矿泉水瓶摔在地上,既显得粗鲁,又显得没有教养。但是,有谁敢说如果不是他的惊人一摔,主持人会理睬他吗?!会正视他这个百姓代表的存在吗?!会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吗?!在粗鲁的摔瓶子行为的背后,是刘天晓作为百姓代表一种难以忍受的屈辱。与其说刘天晓摔瓶子的无理,更不如说主持人的傲慢与偏见。摔瓶子行为它折射出来的是百姓代表的一种无奈,一种愤怒,一种发泄。
在这个听证会上,主持人就是一个不该受人尊重的人,对刘天晓彬彬有礼的举手示意故意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刘天晓一摔瓶子,却马上同意他发言了,这分明是欺软怕硬、自取其辱。事实证明,刘天晓这个瓶子摔得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非常得人心,在他摔了瓶子以后,得到了说话的许可,得到了作为代表必须拥有的资格,得到了作为代表应有的尊重,得到了为他能够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而大声疾呼的机会。
其实,尽量让老百姓代表少说话或者不说话,这是听证会一贯的基调。而要做到让百姓代表少说话或者不说话,首先就是在不可能不安排百姓代表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安排,象这次听证会,原本已经选出的下岗、退休职工代表,在出席时都被公司董事长、民主党派和公务员所取代。为什么在任何听证会上,老百姓的代表是少之又少,因为说白了,听证会就是涨价会,是掏老百姓腰包的会,一个听证会如果与会的大多数是百姓代表,到时候必是反对涨价之声响成一片,这个价还涨的起来吗?!
说是听证会,只让少得不能再少的老百姓参加,还不想让老百姓讲话,更不想听老百姓提反对意见,对老百姓而言,这种有害无利的听证会不开也罢;但是,这样的听证会尽管老百姓不喜欢,有关方面喜欢,现在都在说民主,讲民生,为了表示尊重民主,关注民生,有关方面就需要这种徒具形式的听证会,因为,它既让有关方面捞了尊重民主,关注民生之誉,又使垄断行业得了涨价之实,他们何乐而不为?!
很显然,只要肆意涨价的欲望不灭,这种忽悠老百姓的虚假听证就将会继续下去,那么可以断言,既然已经有了摔瓶子的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不排除会有所演变,变得的比这种形式更夸张、更激烈。因为,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老百姓没有别的选择,而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新闻链接:
哈尔滨水价拟上涨33% 听证代表扔矿泉水抗议
 |
刘天晓(中)出席哈尔滨市调整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听证会。 |
 |
刘天晓掷水瓶后,与有关人员发生冲突。供图/东北 |
哈尔滨水价听证会疑点重重 消费者代表身份存疑
8日上午,哈尔滨市调整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听证会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听证会听证人、参加人、旁听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会议参加人就哈尔滨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是否应当调整、调整幅度应当为多少等问题进行了各自阐述。
会上,哈尔滨市物价局有关人员首先陈述了调价方案:居民生活供水价格将由目前的每立方米1.8元调至2.4元,上涨0.6元,即33%。
不过,这次听证会疑点重重,有人对消费者代表的身份提出质疑,对涨价持反对意见的退休职工刘天晓还在会上怒掷矿泉水瓶表示抗议。
据《中国青年报》
消费者代表“货不对板”
8日的听证会上,13名消费者代表和哈市消协副秘书长董长晓组成消费者团参加听证。
在哈尔滨市物价局提供的《哈尔滨市调整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调整听证会会议指南》上,13名经遴选的消费者代表中,有下岗职工两人,分别为谷孝发和杨秀梅。退休职工两人,为刘汝文和刘天晓。教师两人,为何淑玲和周福仁。社区干部两人,为马淑英和李桂芝。一名企业职工王继辉,一名企业领导宫立君,一名办事处干事修利文和一名律师李民,还有一名是医务人员刘国斌。
但当天出席会议的13名消费者代表中,指南中提到的下岗职工杨秀梅没有到现场,坐在她位置上的是太平大有坊社区干部孙晶。而经记者了解,另一位所谓的“下岗职工”谷孝发是哈尔滨市信访局退休干部,现年70岁,1994年退休,并非下岗职工。
两名退休职工中的刘汝文告诉记者,他是哈尔滨现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而且是黑龙江省民进委员会委员,不到退休的年龄,也不是退休职工。
只有一人坚决反对
在消费者中,对待调价主要持三种态度。
一种赞成提价;一种认为涨价可以,但是涨幅应该降低;第三种认为应该暂缓涨价或者不涨价。
坚决反对涨价的,只有退休职工代表刘天晓一人。在听证会现场,因屡次举手示意欲发言,主持人不予理睬,刘天晓一怒之下,将手中矿泉水瓶扔到地上,并高声说道“主持人不公”。
刘天晓会后告诉记者,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并没有提供一流的服务,水的质价不符。
他介绍,市供排水公司几十年都未曾给这些消费者“消费账单”,这些小区的水费都是按人头均摊,造成了用水方面的一笔“糊涂账”,用水少者为用水多者埋单。
“哈尔滨的相对水价比很多一线城市高。”来自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听证代表周福仁表示,水价应跟当地收入水平联系起来,哈尔滨的水价收入比在全国城市中是偏高的,所以水价涨幅超出居民的承受水平。
“哈尔滨周边的很多城市都在看,如果涨上去,会引起连锁反应。”周福仁说,基础产品的价格不能轻易动,它会带来其他商品和服务一起涨。 |